徐 慧
泰州油恒油氣工程服務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面臨著巨大的變化,這時就需要依靠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為其做出正確的指導方向。所以構建和諧的黨群關系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引導廣大群眾走向正確的道路,團結各族人民加強與基層群眾之間的友好關系,只為能夠樹立我黨的光輝形象,不辱我當肩負的歷史使命。
(1)經濟利益因素。經濟利益導致的矛盾是最根本的因素,一方面經濟的發展無法滿足人民對利益的根本訴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民群眾對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經濟發展的速度跟不上不斷擴大的利益需求總量。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各種因素的阻礙,不健全的分配制度難以保證利益得到均衡,再加上各種惠民政策在執行過程中不能有效的落實,導致我國當前階級分化嚴重、貧富差距較大,導致構建和諧的黨群關系變得更加艱難。
(2)政治體制因素。當前我國政治體制還不夠完善,政府職能還處于轉型期,領導權力過于集中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轉變,公眾對其難以實施合理、有效的監督,而領導層的決策準確性與否還需進一步驗證,而政治民主化程度無法滿足人民日益高漲的參政熱情,政治參與程度較低導致廣大群眾的根本訴求不能進行直接、有效的表達,因此就無法以端正的態度面對利益調整。若不將其進行合理的解決,長此以往不僅會激起民憤,還會使我黨在群眾中的形象形逐漸弱化,不利于博取民心。
(3)干部自身因素。在黨內隊伍中也會存在很多掉隊的干部,在長期的建設過程中有些干部開始走了下坡路,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弱化,起不到良好的帶頭作用;還有一些領導干部在其位不作為,激起群眾的強烈不滿;甚至還有些干部干脆不把人民群眾當回事,運用權力帶來的便利性開始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將人民群眾的利益視作個人利益,拉關系、走后門為的都是謀取個人利益。這類干部在黨員之中就是敗類,不清理對不起人民群眾的信任,難以維系與人民之間的和諧關系。
(4)思想觀念因素。在我黨中間有部分黨員是50后、60后,這些黨員大部分接受的都是傳統教育,思想中難免存在保守的觀念,甚至還有些黨員思想過于封建,無法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思想不進步、觀念不更新就不能始終保持我黨的先進性,更不能秉持科學的發展觀投入到社會發展的浪草種,更別說帶領人民群眾走向富強、民主、和諧的社會主義道路,而人民群眾需要依靠黨的領導,一旦黨的決策和方針得不到人民的認可,便會回我黨的先進行、科學性產生懷疑。
(1)促進經濟和社會同步發展。維護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滿足國民內心的主要訴求是我黨的首要任務。所以將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是構建和諧的黨群關系的基礎,集中力量推動生產力,并將利益實現合理、均衡的配置才是硬道理,始終將廣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對于經濟建設的發展要更加科學、協調,不斷健全利益協調機制及矛盾緩解機制。同時要控制好各個階層之間的利害關系,從而不斷地深化黨群之間的和諧關系。
(2)不斷健全政治體制。政治民主化是當前緩解黨群關系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舉措,在黨內民主中、社會民主中都有著深刻的體現。加快政治民主化的進程,不僅為人民群眾能夠深入政府內部表達內心的訴求,更是對各個階層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的協調、磨合。所以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發展,通過促進黨內民主來掀起人民民主之風,不斷地轉變人民監督、舉報不暢的狀況,從而保證群眾能夠真實的深入到政治建設中,繼而為構建和諧黨群關系添磚加瓦。

圖1 構建黨群關系的宣傳圖
(3)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黨員干部是我黨的中堅力量,也是完成一切社會發展使命先鋒隊。構建一支優秀的干部隊伍是黨開展一些工作的有效保障,是引導14億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先決條件。所以為了加快黨內干部的建設,鞏固我黨的執政地位、完成執政使命,開展“兩學一做”只為加強從嚴治黨,積極推進反腐倡廉,從而維護好我黨的光輝形象,不斷加強群眾的認同感和信任感,從而促進黨權關系的發展。
(4)建立健全黨的群眾工作機制。對于黨群關系的和諧程度關鍵在于群眾的態度,所以作為評價黨群關系和諧度的關鍵在于群眾對我黨的作風是否認同。同時在給予人民群眾相應的權力和義務的同時,還要對其進行適當的素質教育,從而確保群眾能夠合理的利用手中的權力,為構建和諧關系奠定群眾基礎。

圖2 群眾參政教育示意圖
十九大剛剛結束不久,我國對黨群關系的建設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當前我國社會已經步入了新的發展時期,黨組織不僅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還要應對更多不可預知的困難和挑戰,而構建和諧的黨群關系旨為黨和人民能夠團結一致、同仇敵愾面對未來的發展與挑戰,從而加速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與發展,盡快實現小康社會的偉大理想。
[1]于健.論新形勢下構建和諧黨群關系的思考[J].企業文化旬刊,2015(5):98-99.
[2]呂秉鐸.關于新形勢下構建和諧黨群關系的幾點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2(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