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挑戰。但由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結果直接影響到人才的培養質量,由此也顯得極其重要。為此,河北外國語學院輔導員也探索出了一些比較實用且有效的辦法。與此同時,還應牢記: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所以教師在開展管理教育工作的時候,尤其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不過,在增強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細節問題依舊不容忽視,本文也將針對“如何加強學生管理中以人為本的思想”這一主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學生管理;以人為本;思想;進行探究
一、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多。而教育作為人才成長過程中必須接受的一種啟蒙方式,則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因此作為高校的輔導員或者相關教師,除了要格外關注學生的成長,還要注重在“以人為本”思想指導下如何加強對學生的有效管理。
二、 以人為本思想的基本概念
過去的中國經濟的發展,講究的就是速度,即一味地追求國內經濟生產總值的高速增長,完全忽視甚至損害了人民群眾的集體利益,其實質是一種“以物為本”的思想,而它和“以人為本”是兩種不同的思想觀念。
“以人為本”這一理念體現在高校教育上,主要表現為輔導員或者教師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來管理班級。尤其是一些班規守則不只體現其有效性,還與學生的健康成長相吻合,從而彰顯出一切為了學生、一切著眼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的“以人為本”教育理念。
三、 學生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 對學生管理認識不清晰
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學生為主體的“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深入人心,并漸漸地被高校輔導員以及相關教育工作者運用到了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但是學生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
而輔導員在日常的學生管理中,也只是做面子工程,其重點關注的內容無非就是班級的秩序、學生的成績等等,而完全忽略了和學生之間進行合理的溝通和交流。加上高校學生大多處于一個十分敏感的年齡階段,他們內心渴望得到更多人的關注,由于長期和輔導員以及相關科任教師之間缺少溝通,以至于學生管理者對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完全不清楚,這就很難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較好的推廣。
(二) 輔導員管理水平和能力還有待提升
高校學生管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以至于對輔導員等相關管理人員的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很多高校輔導員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比較強的工作能力,但是在實際的學生管理過程中,他們與學生在溝通態度上卻存在著兩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一些輔導員在處理學生管理問題的時候,會潛意識地偏袒那些成績好的學生,而這是十分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這其實也反映出輔導員在心理學方面教育的能力欠缺。
其次是輔導員在和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完全沒有考慮到學生個體上所存在的差異,從而導致他們在處理具體的學生管理問題時常常存在敷衍的態度。長期如此,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將會出現各種問題,進而降低高校學生管理的有效性。
四、 在學生管理中體現以人為本思想的有效途徑
(一) 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
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實際上也是學生管理過程中“以人為本”理念的一個體現,而這些都是基于校園文化活動展開之上的。科學研究表明,環境對人的心理影響很大,因此,河北外國語學院輔導員通過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發現:營造文明健康的校園文化環境尤為重要。
比如:針對高校學生浮躁、心理素質差等問題,良好校園文化環境在營造上就需要注意:動靜結合。體現在“動”上,主要就是指高校可以在校園內的一些大屏幕上,或者食堂的電視上播放一些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的視頻、短片等內容,甚至還可以組織各專業的學生參加相關的心理素質教育演講,辯論比賽。這不僅促使高校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而且還能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能力。由于大學生長時間身處校園之中,因此他們必定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這些“動態”校園文化的影響。
而體現在“靜”上,主要是在高校學生經常活動的地方,張貼一些和心理素質教育有關的名人名言,比如:遭人嘲笑是不舒服的,因為嘲笑的是你的短處,用短處創造出奇跡就是對嘲笑者最有力的回擊……這主要就是告訴大學生面對別人異樣的眼光,要端正心態,并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
(二) 培養一支高水平的輔導員隊伍
擁有一支高水平的輔導員隊伍,將會使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還能夠讓“以人為本”的理念得到有效的展現。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由于高校學生管理是一項理論性、知識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工作,因此,高校除了選擇一些受過系統、科學培訓的輔導員以外,還要定期對他們開展專業的知識培訓,并以有關高校的學生管理的專業為依托,為其提供學歷進修的發展機會。
其次是鼓勵高校教師根據學生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有條件的高校,每年還可以設立若干學生管理教育相關課題,從而促進高校輔導員不斷提高理論水平,進而也增強自身的專業管理水平。
總之,輔導員管理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學生管理效果,甚至還影響到其在管理過程中能夠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加以貫徹和執行,可見,培養一支高水平的輔導員隊伍極為迫切。
五、 結語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人為本”的理念應充分融入到輔導員的學生管理中。而作為高校輔導員以及教師,還應當注重改善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從而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的發展,進而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因此,在今后的高校學生管理中,應該積極呼吁廣大輔導員以及教師,將“以人為本”理念有效滲透到其中。
參考文獻:
[1]邵偉,孫英.高校班主任工作中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5,03.
[2]胡鵬.論以人為本思想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滲透[J].亞太教育,2015,06.
[3]關煥林.試論“以人為本”思想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J].赤峰學院學報,2016,05.
[4]郭俊元,賀迅.論新時期高校“以人為本”學生管理工作理念[J].文教資料,2017,05.
[5]胡志鑫.試論學生管理中人本管理思想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6,03.
作者簡介:
孫培培,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外國語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