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力別克·艾力汗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三農政策的提出,鄉鎮發展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鄉鎮財政所直接面向對象為農民,承擔著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是促進農村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農村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有效落實惠農政策的實施者和組織者。要想充分發揮鄉鎮財政的職能作用,就必須加強對鄉鎮財政所的建設,不斷提高鄉鎮財政服務水平,夯實科學化精細化財政管理,從而保障和改善民生。
【關鍵詞】鄉鎮財政所建設;問題;措施
現階段,各地政府將鄉鎮財政精細化和科學化管理作為財政本職工作的奮斗目標,不斷推動鄉鎮財政所建設。要想真正提高鄉鎮財政管理水平,就必須加強對鄉鎮財政的建設和管理[1]。在國家財政體系中,鄉鎮財政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國家財政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若鄉鎮財政服務水平低下,基礎不牢,財政監管力度不夠,資金和債務風險頻發,就會危及基層政權,影響政府執政,因而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鄉鎮財政所的建設和管理,提高鄉鎮財政服務水平。
一、鄉鎮財政所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體制不規范、不統一
目前,在不同的省、市、縣范圍內,鄉鎮財政所所實行的管理體制各不相同,有的是由縣級財政局和鄉鎮政府共同管理,以某方管理為主、有的是由鄉鎮政府代理預算會計,由縣級財政局進行垂直管理、有的是由縣級財政局進行指導,鄉鎮政府進行直接管理。由于不同地區的管理體制不同,加上職能界定不夠規范,因而在實際工作中容易產生矛盾,影響財政工作的正常運行,大大降低了財政工作的執行效率,因而很難發揮財政的職能作用。
2.相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在鄉鎮財政管理隊伍中,工作人員的學歷水平不高,中高級職稱人員和本科學歷以上的人員比例低,因而隊伍整體素質不高。以往鄉鎮財政管理工作類似財務管理,只需要進行簡單的記賬報賬,相關人員具備基礎的會計知識就能勝任工作,整體管理工作簡單。而現階段,鄉鎮財政工作性質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單一的會計管理工作很難適應發展要求,在對專項資金的立項、實施和管理過程中,都需要相關財政部門進行全程跟進和監督[2]。若工作人員看不懂圖紙,不了解項目施工流程,不了解材料市場價格,很難順利完成工作。
3.缺少完善的財政監管機制
目前,鄉鎮財政所建設中缺少完善的監管機制。近年來,由于鄉鎮財政不穩定支出較多,工作經費支出壓力較大,在預算執行中頻繁調整,若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就會產生糾紛和矛盾。此外,鄉鎮通常由上級撥款,自身缺少穩定的財力來源,上級專項資金來源途徑不同,加上鄉鎮政府對信息的掌握不夠全面,因而在實際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監管。
4.財政所人員配置不科學
在鄉鎮財政所人員隊伍中,年齡結構主要在35-50歲,年輕人員較少,大量的工作任務需要老同志負責并擔任。新任人員較少,且缺乏相關工作經驗,短時間內不能獨立開展工作,仍需要資深人員進行指導。而鄉鎮財政所日常工作量較大,需要承擔各種財政支出和管理,需要落實涉農惠農政策,例如:良種補貼、糧食直補、家電下鄉等措施都需要工作人員向居民發放一卡通,這些工作需要青年人來完成。總的來說,鄉鎮財政所承擔著復雜、繁瑣、大量的工作任務,而其實際辦公設施配備不全,人員力量有限,因而很難高效完成相關工作,工作負荷量大。
二、如何加強鄉鎮財政所建設,夯實科學化精細化財政管理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相關財政部分需要對財政資金運行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建立健全印鑒管理、票據管理、資金盤上報、資金撥款審批以及資金安全責任追究等制度,制定并落實家電下鄉、惠農補貼、以錢養事、汽車摩托車下鄉等財政資金管理辦法,嚴格執行并落實專人、專戶和專項管理,每個月進行會計和總出納對賬、報賬員和會計相互對賬,實現賬賬相對和賬款相符[3]。此外,鄉鎮政府需要加強對資金的監管,針對上級財政安排的財政資金和其他部門下達的專項資金,需要在資金撥款到項目結算的各個環節中嚴格落實事前審查、事中監督、事后追蹤,以實現項目全過程的監督和管理。
2.提高鄉鎮建設所隊伍素質
首先,相關財政部門需要對鄉鎮財政監督建構人員和財政所工作人員進行定期教育和培訓,建立規范化的業務培訓制度,定期組織集中型的業務素質培訓,每年至少要舉行兩次,從而不斷提高監督人員和財政管理人員的業務知識和技能水平。多開展業務交流活動,鼓勵和表揚各地財政監督檢查工作中的好做法,通過開展多樣的經驗交流會能夠提高相關人員的職業素養。其次,在鄉鎮財政干部教育中,始終樹立依法理財、依法行政、依法服務理念,保證各項財務活動公平、公開、公正,從而提高鄉鎮財政工作的透明度[4]。最后,建立健全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和崗位責任制,嚴格規范鄉鎮財政工作人員的行為,不斷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3.優化鄉鎮財政體制
相關部門要對鄉鎮財政體制進行改進和完善,穩定財政來源,同時依據相關改革政策的實施,推動鄉鎮財政體制改革,保證財政體制的合理性和規范性。財政部門需要對鄉鎮政府的事權范圍進行明確界定和劃分,落實財政支出責任制度,制定合理的財政體制,不斷推動鄉鎮財力的穩定增長[5]。針對經濟水平較低的鄉鎮,可以將縣級財政預算管理納入其中,明確鄉鎮政府的管理職責。針對經濟水平較高、財力來源較為穩定的鄉鎮,可以通過建立分稅財政制度,適當增加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的自主權,保證鄉鎮財政的自主性。依據不同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指定不同的財政體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鄉鎮財政的均衡發展。
4.健全監督機制,對監督檢查方式進行創新
財政部門需要加強對鄉鎮轉移支付資金和專項資金的管理。首先,建立轉移支付資金支出信息化監管網絡,加強財政的信息化智能化監督。其次,堅持監督檢查方式的多元化,對轉移支付資金和專項資金進行全過程監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工作透明度。此外,財政部門需要制定嚴格的處罰制度,對于違法亂紀行為嚴懲不貸,以保證鄉鎮財政所的監督工作效率。
5.充實鄉鎮財政所人員力量
依據人員配置和機構設置的原則,科學核定人員編制,從而解決工作人員的編制和身份問題。依據相關規定,將財政系統鄉鎮財政干部職工提升為參公管理人員或公務員,適當提高鄉鎮財政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此外,對于財政所新人引進和原有人員去留問題,要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對鄉鎮財政工作人員力量進行適當調劑,同時注重培訓和教育,從而不斷充實隊伍力量。
三、總結
近年來,隨著惠農政策的提出,社會越來越關注鄉鎮經濟發展。鄉鎮財政所作為國家財政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和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改革的成效。目前,鄉鎮財政所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財政職能的發揮。因而需要加強鄉鎮財政所的建設和財政管理,健全財政規章制度,不斷提高鄉鎮財政隊伍的綜合素質,不斷充實鄉鎮財政所人員力量,強化財政內部的監督檢查,充分發揮監督的整體效能,從而提高鄉鎮財政工作效率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志勇.鄉鎮財政所建設和財政監督探析[J].中國市場,2015,12:262-265.
[2]朱宗明.夯實基礎推進鄉鎮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J].中國財政,2015,15;75-78.
[3]唐在富.加強鄉鎮財政所建設夯實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基礎[J].中國財政,2018,18:60-62.
[4]馮振寧.芻議鄉鎮財政建設[J].調查研究,2012,06:75-77.
[5]李慶萍.淺析鄉鎮財政監督工作的現狀[J].現代經濟信息,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