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近年來,在我國國有企業較快發展的同時,仍存在如監管力度不夠,仍存在違反八項規定、以權謀私等現象,降低了國有企業在民眾中的公信力。黨中央明確強調了要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執行力度,完善國有企業的內部管理,提升國有企業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本文結合我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完善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對策進行了有效嘗試和探討,以期為提升國有企業形象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常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問題;措施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狀態,這是一種新的發展常態且處于長期階段。在新常態背景下,必須加強對國有企業發展的紀檢監察力度,正確認識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突出嚴格把關,建立健全公正、公平、公開的國有企業管理制度,確保企業各項工作的規范有序合法,工作流程的標準化與透明化。隨著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國有企業必須堅持創新,加強監督,促進良好工作作風的形成,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保障國有企業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維護社會的穩定發展。
一、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現狀
盡管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監督與管理能力都有了大幅提升。然而在具體的實踐當中仍有許多不足,紀檢監察工作的提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缺乏良好的監控氛圍。雖然人們對反腐倡廉工作關注程度逐年提升,但國有企業的內部管理卻被傳統觀念有所束縛,導致紀檢監察工作仍存如在諸多問題。例如,基本科學理論支撐不足,直接表現為內部監督效果不理想,影響了團隊的積極性,無法打造出一支高效的管理團隊。其次,懲罰制度不完善。一些國有企業沒有制定較為系統完善的紀檢監察制度,懲罰問責有些隨意,失去了獎懲制度的權威性,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除此之外,紀檢監察的工作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相關調查顯示,部分國有企業內部監督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不高,知識面不夠,工作方式方法傳統簡單,紀檢監督工作沒能得到有效落實。
二、新常態下完善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對策
1.全面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力度
在我國社會發展的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必須通過提高監督管理的力度,時刻把監督挺在前面,全面加強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
(1)提高對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視程度
轉變思想,提高對紀檢監察工作的認識程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國有企業在新常態下面臨的發展困境。為此,必須提高國企領導層對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視程度,黨委書記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時刻把責任扛在肩上,握在手上,記在心中,將黨的方針政策和工作要求,貫徹體現到企業的日常管理中,確保企業的各項工作都能按照(去掉)合法、合規開展,保持隊伍的純潔性和廉潔性。國有企業在進行內部決策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三重一大”決策規范開展,既要發揚民主,又要善于集中,既要充分重視和考慮企業員工的意見建議,又要實現工作的高度透明與領導機制的有效銜接,同時,要加強考核問責力度,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責,用強有力的問責督促各級干部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層層傳導壓力,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發揮“頭雁”效應,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2)打造紀檢監察新隊伍
打鐵必須自身硬。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高素質、高水平的紀檢監察隊伍,這也是保障企業廉潔執政的關鍵所在。因此,建設高素質、高水平的紀檢監察隊伍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是極為重要的,是深化國有企業廉政建設,提升反腐倡廉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其中,打造作風優良、遵紀守法的紀檢監察隊伍,必須重點強調思想教育建設和紀律建設,通過加強對內部人員培訓力度,重點增加他們的法律條例知識,豐富知識結構,提升履責能力,既要在治理突出問題、糾正管理偏差上下功夫,又要在健全完善制度、提升廉潔風險防控能力上求實效,把工作成果轉化控制廉潔風險的“防線”,樹立紀檢為民的工作理念和服務意識。
(3)保障紀檢監察部門權利,建立紀檢監察制度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應立足于企業的基本情況,嚴格遵守相關的規范與標準。在傳統的紀檢工作中,更多的局限于監督作用,已無法適應新常態下反腐倡廉的要求,尤其是在對企務公開進行監管的有效性方面。因此,必須保障紀檢監察部門的檢查、監督權利,實現監督管理的合法化。此外,要做好紀檢監察工作還要建立完善的紀檢監察制度,對工作的流程、方法及對象進行科學的規范,必要時還應將制度體系、教育體系以及監督體系納入到紀檢監察工作制度體系當中,使紀檢監察工作更加合理、有效,更好地規范領導行使職權。
2.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創新探索
在新形勢下,通過建立、完善紀檢監察委派制度,從而使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人員的權力得到有效保障;通過建立民主聽證制度,切實保障民主集中制在重大事項決策中的作用,彌補監督機制的局限性;通過完善紀檢監察認證制度,以事前監督代替事后查案;健全隊伍建設機制,加強紀律建設,完善品德準入制度,隊伍建設應重才更重德。再者,注重方法創新。在加強《黨政領導干部管理工作條例》執行力度的同時,應重點落實《黨內監督條例》,持續強化社會輿論的監督機制。目前,存在一些國有企業利用做假賬的方式打造“形象工程”來完成考核目標,導致企業的決策失真,使企業陷入經營困境。鑒于此,國企要提升對業績政績的監督力度,防止政績腐敗現象。權力失控必然滋生腐敗,應提高對控權、用權的監督力度,緊盯“關鍵少數”,預防權力腐敗;提升對財務的監管力度,預防資本腐敗;提高對八小時以外的監督力度,杜絕違反生活紀律的事件發生。
3.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人員綜合素質
作為實行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主體,紀檢監督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高低會在不小程度上影響著紀檢監察成效。同(去掉)由于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涉及內容眾多,從文化、工作、生活一直到政治,這就決定了其具有較高的復雜性與綜合性。因而以上這兩點都決定著國有企業必須進一步提高紀檢監察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去掉)。為此,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除了要結合自身工作需要制定出相應的教育培訓計劃之外,還需要將紀檢監察工作和日常工作結合在一起,加強人員多方面能力的培養,最大程度地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首先要加強政治建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做到把握形勢中堅定政治立場,在籌劃工作中落實政治要求,在解決問題中注重政治導向,確保永不偏航。其次是加強組織建設,全面落實監督責任,嚴格黨風廉政事項報告制度,保持信息暢通。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和巡視巡察干部的監督管理,發現苗頭及時提醒,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著力保持隊伍的純潔性。最后就是加強能力建設,突出“嚴、深、細、實”工作標準,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做到監督到位而不越位,管住而不能管死,要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爭做紀檢監察工作的排頭兵。
三、結束語
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將持續處于新常態的發展狀態,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健全完善紀檢監察的體制機制,賦予紀檢監察部門應有的職權,努力創新和改進工作方式方法,進一步提升紀檢監察隊伍人員的綜合素質,為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廉潔從業干事干凈的氛圍,為促進國有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參考文獻】
[1]蔡華.從嚴治黨的新常態下對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7,(2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