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巧玲
【摘 要】經過多年教育改革,素質教育成效顯著,但“與立德樹人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作者主要對核心素養的概述、我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的必要性及相關對策等方面進行了闡述,提出學生只有形成了基本的核心素養,步入社會各行業之后才可能打磨成為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核心素養;酒店管理;專業教學
一、核心素養的基本概述
核心素養(Key Competencies)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表現,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其發展是一個持續終身的過程,可教可學,最初在家庭和學校中培養,隨后在一生中不斷完善[1]。
二、酒店管理專業教育中核心素養滲透的必要性研究
(一)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首先,核心素養是教育本質的回歸。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教育應該給生活帶來什么?教育應該給社會帶來什么?幾千年來,無數人在探索這些問題。因此,有無數的答案和實踐——或怪誕或發人深省。反思教育和教學的現狀,教育已成為一種不變的知識載體,一種“每一個必須競爭”的刻苦訓練,一個無情的死記硬背,一個分秒必爭的機械工作必須競爭。迷茫的概念和目的,如迷霧和霧霾,籠罩著教育。如果教育本身沒有反思,如果它不迷路,它就會走向道路的盡頭,走向國家的災難,人民的受害者,人民和眾神的共同憤怒。教育是生活,教育是生活。面對諸多弊端,核心素質教育是一種對抗和治療,是一個明確的源頭。教育教學回歸人的培養,培養人的核心素質,是教育和學校的“正確之路”。
其次,核心素養是生命成長的奠基。學習和教育的目的在于啟迪和滋潤生命,生命的成長在于用心去培養,與知識、智慧等要素相對應。以生命成長為主要目的的“教育”是對生命的摧毀和破壞,是對靈魂的壓迫和毒害,是對精神的冷漠和扼殺。當然,教育和學校必須依賴于質量,當然也取決于分數和升學。然而,目前許多教育教學急于求成,目光短淺,只提高分數,只爭高考,把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活留給 “試題”。課堂教學只是學生智力生活的一瓣花瓣,智力生活只是個體生命成長的一瓣花瓣,許多學校把智力生活看成是生命成長的整體,把課堂教學看成是智力生活的整體,甚至把問題解決和分數看成是智力生活的整體。課堂教學的空洞——生命的綻放被忽視,教育的意義在不斷地衰減和萎縮。那么,哪些元素在個體生命的成長中是重要的,哪些元素是生命的核心,以及這些元素如何相互促進……應該說,很少有人去系統地討論這些問題。核心素養教育為生命的成長提供精神地圖和精神守則。中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是培養“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確立了六個核心素養(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這些核心素質的命題是個體生命成長的解碼,核心素質的教育是“直面生命,通過生命,促進生命,提升生命”的教育[2]。
再次,核心素養是朝向未來的生長。教育是為未來培養新人。它注定有“明天性”的期待——帶著希望的羽翼閃光。核心素養教育符合并弘揚了教育的“種子性”特征,隨著“水耕”從根源上成長,正朝著未來的方向發展。
核心素養教育是世界各國教育的大勢所趨。教科文組織、歐盟、經合組織等組織以長遠的眼光展望和回應時代和社會的未來,并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提出并倡導“核心素養教育”。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教育教學要堅持一刀切,逐步實施原有的“知識、能力、態度”教育,還遠遠不夠。因為在教育教學的現實生活中,知識、能力和態度往往被分離和支配,導致學習分裂,無法構建完整的生命形式。這樣,只能“生產”平庸、膚淺、貧窮的沒有興趣和創造力的人,但難以產生立體的、豐富的、和諧的、自由的生活發展。“核心素養”一詞將人類成長的關鍵能力和基本素質結合起來,包括知識、能力、態度等。核心素養教育引導著每一個生命個體不斷學習和培養,以完整的思想和思維走向完整、完美、完美的自我。
(二)職場用人準則
各企業都堅持“德才兼備,打破常規,再利用;有德無才,培養利用;有才無德,限制使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的用人原則。這里的“德”指的是良好的道德品質,即核心職業精神。高職院校學生的現狀令人擔憂。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且九五后,即使家長很累又沒有錢,父母也會盡力滿足孩子提出的各種條件。因此,大多數高職學生對就業期望較高,更注重工資待遇;在工作過程中,輕視和恐懼,努力工作、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嚴重缺乏;同時,缺乏團隊合作意識,盲目追求個人利益,不能自覺遵守各企業的規章制度;普遍眼高手低、工作變動頻繁等,長期以來不能融入到新的工作中,并得到管理者的認可,而只是虛度光陰,更不用說被賞識和重用。有鑒于此,應該讓他們明白,只有他們有足夠的敬業精神,才能在職業生涯中立于不敗之地,取得更高的個人成就。
三、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策略
(一)以實踐訓練為突破口
保證核心能力滲透到實踐教學中,使學生在教師和學者的指導下親自參與實踐操作。其目的是將理論知識內化為實踐技能和核心能力。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通過參與培訓操作,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還能夠培養出更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核心素質,從而感受精益求精、愛崗敬業等工匠精神的精髓所在。具體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式:一是嚴格執行企業標準,規范培訓設施配置。單純依靠理論灌輸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非常單調和低效的。高職院校應根據國家技能評估標準購買相應的培訓設備,以提高硬件設施實力,合理安排宴會策劃、設計等培訓設施。符合規格。通過打開宣傳窗口,學生可以感受到企業活動所體現的技能。第二,全面實施6S管理,實行制度保障。進入社會后,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首先應該是合格的技術人員,其次才是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因此,學生的核心素質教育應從日常點滴做起。
(二)課堂教學應以課堂為主體
加強愛崗敬業的培養,以講課為主,既要講解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探索與學生愛崗敬業密切相關的內容。在教材中挖掘素質,找到合理的切入點,正確貫徹愛崗敬業等基本核心要素。培養教育與培訓,然后單調、枯燥的課堂教學演變為核心職業素養階段。例如,商務禮儀與溝通、酒店管理大綱、客戶消費心理、管理作為酒店管理的基本技能,通過學校體育培訓室進行培訓,使學生具備酒店一線客戶服務的基本能力;NT辦公室服務管理、客房服務管理、餐飲服務及管理等。酒店人力資源作為酒店管理的專業技能,通過學校的酒店管理培訓室、中餐培訓室、企業培訓,使學生具有前臺、客房、餐飲部門基層組織管理和適應基層工作的能力。人事、財務、宴會策劃與設計、酒店營銷銷售、休閑服務與管理、酒類調配與茶藝作為酒店管理技能,通過企業與學校餐廳的合作培訓,使學生獲得中小型宴會其他綜合能力。它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耐心和細致的工作態度和實踐的核心品質,如卓越。
(三)以崗位實踐為契機,不斷強化核心素質
第一,重視以校企合作平臺為依托的核心素質教育的滲透。高校不妨利用校企合作平臺,把核心素質注入企業中,讓學生一進入企業就開始實踐,具備基本的手工藝素質。同時,企業文化、就業機制、管理模式等需要引入課堂,借助相互滲透,提高核心素養教育的水平。第二,建立“四梯隊”環節,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內化。這樣,學生在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可以在真實的專業環境中進行實踐,既節省了教育培訓成本,又提高了專業技能。此外,企業文化的影響、學生的日常刻苦練習、教師的言行也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因素。
四、結論
總之,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核心素質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各高校都要嚴格、全面地做好相關工作,抓住一切機會,滲透優秀技工的核心素質,熱愛崗位,獻身工作,培養人才。
【參考文獻】
[1]任俊英. "工匠精神"理念下學生職業核心素養探究——以酒店專業為例[J]. 江蘇教育, 2017(52).
[2]車延年. 綜合素養在高職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的影響[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