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 然
健康管理在我國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是一個新興產業。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醫療技術、現代醫學模式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生存、生活、生命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人類目前面臨的生存環境、生存狀況對健康的影響,健康管理這一新興產業有著強大生命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是,長久以來,人們對健康管理存在一定的誤區:
有人認為健康管理是專為經濟富裕者提供的更高層次的醫療保健項目,對于經濟條件一般者是一種額外負擔。其實,美國研究健康管理20多年的經驗顯示:健康管理對任何企業和個人都有一個90%和10%的關系,即90%的個人和企業通過健康管理后,醫療費用降低到原來的10%;相反,10%的個人和企業沒有進行健康管理,醫療費用比原來提升了90%;中國也不例外,人群中最不健康的1%和患慢性病的19%共用了70%的醫療費用。實際上,健康管理對社會、企業和個人都是必要的,通過健康管理準確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和潛在隱患,積極主動參與自身的健康管理,改善健康狀態,減少大病發病率、促進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這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風險、有效降低危險行為,還節約了醫療費用的支出,提高了生命質量。
有些人認為健康管理局限于在醫療機構中已患病、需要特殊照顧的群體。其實,健康管理的主要服務對象是社會上的健康、亞健康人群以及慢性疾病和疾病康復前的群體。相對于介入治療,健康管理更看重“防患于未然”,并根據不同的人群特點,健康風險不同,確定其健康管理的不同重點。健康體質不進行管理就會變成亞健康體質,亞健康體質不進行管理就會導致很多慢性病。慢性病已經成為我國城鄉居民的主要死因,而且高達80.9%的死亡比例更是令人觸目驚心。中國正處于一個慢性病的高速增長期,盡管慢性病的危害在逐年加劇,但我國人民對慢性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卻極低,比如高血壓群體中,得到有效控制的只有6.1%。每年都體檢,但每年身體健康指標都在惡化,因此,在中國推行健康管理勢在必行。
有些人把健康管理等同于體檢,等同于市場上到處可見的保健品,認為與疾病防治并無必然聯系。事實上,各種疾病的發生都是有一定原因與規律的,有先天遺傳因素決定,也有后天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影響。WHO研究報告認為:人類1/3的疾病通過預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1/3的疾病通過早期的發現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1/3的疾病通過信息的有效溝通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可見,健康管理與疾病防治是高度相關的。可以說,嚴格意義上的健康管理就是依據個人或人群的健康問題及影響因素,以科學的、現代的醫學知識設計健康管理方案,充分利用各種醫療資源消除不利于健康的危險因素,合理引導服務對象改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良習慣及心理,有效干預慢性病的危險因素,使人們變被動治療為主動預防保健,協助人們成功有效地把握和維護自身的健康。
當今人們的健康意識在逐漸增強,健康管理作為一個與健康相關的新興產業,已向人們展示了廣闊的商業化管制的新型醫療市場前景,未來必將吸引大量的投資資金飛速發展,在健康管理的積極作用下,不久的將來人類將迎來歷史上嶄新的大健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