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蓮,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從事臨床和教學工作40年。擅長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高血壓病、冠心病、腦動脈硬化、頭痛、中風后遺癥、失眠、更年期綜合征(已改稱圍絕經期綜合征)、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腸炎、甲亢、月經失調、婦科炎癥、皮膚病等,尤其是相關疑難雜癥的治療,經驗豐富。曾作為國家醫療隊專家組成員派駐俄羅斯從事醫療工作,深受俄方贊譽。
女性月經不調有很多原因,如長期的精神壓抑、精神緊張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創傷,都可導致月經失調或痛經、閉經;有些女性經期受寒冷刺激,如夏天吹空調、冬天下冷水等,會使盆腔內血管過分收縮,也可引起月經過少、淤滯不下甚至閉經;另有一些女性為了減肥,過度節食,由于機體能量攝入不足,造成體內大量脂肪和蛋白質被消耗,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礙而明顯缺乏,影響月經來潮,甚至經量稀少或閉經。上述原因都會引起女性氣血運行不暢、陽氣虛衰、寒凝氣滯,以至出現全身發冷、手腳發涼、腰膝酸軟、月經紊亂、痛經、月經色黑有淤塊、乳房脹痛、小腹發涼、性欲冷淡等癥狀。
當歸四逆湯出自《傷寒論》,是養血散寒、溫經通脈的經典方。此方對寒邪傷于下焦,客于胞宮,血虛寒凝,經行不暢等癥狀極為有效。本人曾用當歸四逆湯治療血虛寒凝的月經不調,取得較好效果。
組方:當歸、桂枝(去皮)、芍藥各9克,細辛3克,甘草(炙)、通草各6克,大棗5枚。
功效:適用于血虛受寒,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脈細欲絕者;或血虛寒凝而致的月經不調,脘腹冷痛,及寒入脈絡,腰、股、腿、足疼痛等疾。
方解:當歸甘溫,養血和血,為補血要藥,常與芍藥相配,用于婦人腹痛、月經不調等癥;桂枝辛甘性溫,溫經散寒,溫通血脈,宣通衛陽,共為君藥。細辛辛溫香竄,桂辛同用,溫經散寒,驅邪于外,助桂枝溫通血脈;白芍酸微寒,養血和營,助當歸補益營血,共為臣藥。通草《神農本草經》謂之為“通利九竅血脈關節”,有通經脈的作用,以暢血行;大棗、甘草益氣健脾養血,共為佐藥。重用大棗,既合歸、芍以補營血,又防桂枝、細辛燥烈大過,傷及陰血。甘草兼調藥性而為使藥。諸藥合用,功用溫陽與散寒,養血與通脈兼施,溫而不燥,補而不滯。
加減:臨床上根據不同癥狀還可以進行加減。比如有肝氣郁結的情況,可加疏肝的藥物,如柴胡、郁金、枳殼;如行經不暢時有乳房脹痛,可與逍遙散加減合并使用,也有很好效果;如形寒肢冷、四肢不溫,可適加溫陽藥物,如干姜、杜仲、茴香等。
從上述方案可以看出,通過實踐證明,只要辨證得當,當歸四逆湯治療血虛寒凝、陽氣虛衰、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月經不調有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