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岡山大學和田淳教授等人的研究小組首次發現,尿液中的糖鏈排泄量差異是一種新的生物標志物,能夠預測糖尿病患者未來的腎病惡化情況。
糖鏈在人體中扮演多種角色,是一種重要的生物聚合物,但由于結構復雜,很難對其進行檢測,腎病和糖尿病的糖鏈研究一直沒有取得進展。此次,研究小組利用GlycoTechnica公司開發的凝集素陣列,只需一滴尿(約20微升),就能在短時間內同時預測大量患者尿液中的多種糖鏈數量。此外,研發小組檢測了多家醫療機構的糖尿病患者尿中糖鏈數量,發現將來腎功能不良的患者,其尿中特定的糖鏈數量大不相同。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雄激素水平的高低會顯著影響男性對奢侈品的偏好。
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的研究稱,男性體內的睪酮水平越高,越有可能購買象征社會地位的奢侈品,而睪酮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促使動物謀求和保護社會地位的行為。
論文作者之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行為經濟學教授科林·卡默勒說,在動物王國中,睪酮提升攻擊性,這種攻擊旨在獲得社會地位,許多人類重構了其靈長類親戚的行為,用“消費性攻擊”取代了“身體性攻擊”。
卡默勒將這種行為比作雄孔雀的漂亮尾巴。他說,如果雄孔雀不需要吸引異性,沒有漂亮尾巴更易于逃過捕食者,且更利于尋找食物。
研究人員選擇了243名18~55歲的男性,隨機令他們通過皮膚吸收一劑睪酮凝膠或一劑安慰劑凝膠,4小時后其血液睪酮水平接近達到峰值時展開兩項實驗。
第一項實驗中,受試者被要求給某種奢侈品品牌和同等質量的普通品牌打分,結果顯示,睪酮組男性對奢侈品品牌評價更高。
第二項實驗中,受試者被要求隨機觀看3種不同推廣思路的消費品廣告,廣告分別強調商品的質量、奢侈性和權力,商品包括汽車、太陽鏡和咖啡機等。
結果顯示,睪酮組男性更看重奢侈性,對質量和權力的熱情與對照組沒有區別,這排除了后兩種因素可能造成的影響。
卡默勒說:“在我們的靈長類近親中,雄性耗費大量時間和能量爭奪統治權,我們人類也一樣,但武器變成了服飾、汽車和住房,而非爪子、拳頭和肌肉。”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稱,擁有富裕家庭和無疾病童年的的男孩長大后會有更高的睪酮素。
激素水平越高,男性就越健壯,生育能力也越強,但這也可能造成增加前列腺和患癌風險。另一方面,激素水平越低,會導致不孕、性欲低下或精力不足。
研究人員認為,一個人的睪丸激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成長環境,而不是他的種族或成年生活。這意味著,在安全環境下健康成長或受到良好照顧的男孩,更可能擁有健康的激素水平,但也可能更易患前列腺疾病。
一項由杜倫大學科學家進行的研究,對在英國長大的孟加拉男性、在孟加拉長大的男性以及成年后在兩國間游走的男性就睪酮水平進行了比較。
調查研究發現,在英國長大的男性睪丸激素水平明顯高于生活在比孟加拉國相對富裕家庭的男性。此外,英國的男性也比他們的同齡人更早進入青春期,也擁有更高的身高,而導致這一結果的是更高的睪丸酮水平。
國家癌癥中心公布的數據表明,我國是胃癌、食管癌多發的國家之一。這兩類癌癥一旦確診,大多為晚期,可能較難治愈,患者存活率很低。因此,尋找簡單易行的非侵入方法篩查胃癌和食管癌迫在眉睫。英國科學家近日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吹一口氣就能診斷食管癌和胃癌,而且準確率高達85%。這一呼吸測試技術堪稱癌癥無創檢測的重大突破。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研究員喬治·漢納教授及其研究小組對隨機抽取的335名患者呼吸樣本進行了深入研究。這些患者中,有163人被確診為食管癌或胃癌。借助質譜儀,研究人員識別和量化呼吸樣本的具體成分,并對其中15種揮發性有機物展開分析。結果發現,酪酸、己酸、正丁醛、癸醛和戊酸等5種揮發性有機物含量與腫瘤存在顯著關聯。研究人員根據這5種化合物研發出一個包含5個變量的胃癌風險預測模型,經檢測,其準確率可達85%。
吹氣法可以幫助臨床醫生篩查出需要做進一步深入檢查的病例,可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目前,漢納教授團隊正在開展新一階段的研究,以改進設備、擴大臨床試驗規模,并探索吹氣法覆蓋胰腺癌等更多隱匿癌癥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