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施
(咸陽師范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在汽車文化課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提前進行教學設計,尋找相關的影像資料,在課堂上進行說教式教學。然后對課堂進行總結,詢問學生是否有聽不懂的地方。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無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無法開發學生的思維。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應用信息化教學的方式,構建理想的學習環境,提升信息獲取的靈活性和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升教學質量。
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演示工具,在汽車文化課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搜集教學所需資料和素材,然后制作電子教案,然后再使用PPT等工具對素材資料進行編輯整合,通過動畫、視頻、聲音、圖片等方式進行呈現,讓學生對汽車文化的相關知識點進行快速的獲取和記憶。
汽車文化課的教學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及學生彼此之間的溝通。而應用信息化教學可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交流工具,來增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只要教師對交流活動進行精心管理,就可充分激發學生對汽車文化課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升級與進步為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尤其是教學軟件的應用可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隨意,且很多教學輔導軟件都具有非常強大的功能。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導工具,應用到汽車文化課的教學中,就相當于是為學生配置了家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情況,選擇性的學習,使學習目標更加的明確,學習效率也將會更高。
通過互聯網,教師和學生都可以找到豐富的教學資源。但是互聯網中蘊含的學習資源太過龐大,學生要想從中快速而準確地找出自己需要的資源,并從中進行篩選和取舍有一定的難度。鑒于此,教師可先將相關資源進行整理,并儲存到相應的位置,讓學生自行下載使用,也可以推薦學生相關的網址,讓學生自己搜索。
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資源環境,可以豐富汽車文化課的課堂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資源環境,也鍛煉了學生對信息搜索、篩選的能力。但是在搜索、篩選這些能力后,還需要對其進行加工、整理以及應用。而對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應用的過程,也可以使用信息技術。
在進行汽車文化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評價工具,利用教學軟件中的測試功能,對學生進行教學評估,既降低了教師的工作量,也可以讓學生正確客觀的認識自己的學習情況。
將信息技術與汽車文化課堂教學進行有效整合,是將信息技術實踐到汽車文化課的課程內容的設計中、汽車文化課的教學目標的制訂中、以及汽車文化課的教學組織架構的構建中。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版教材及電子版工具書得到推廣和應用。電子版的教材和工具書使得汽車文化的相關知識點可通過動畫、聲音、圖形等形式表現出來,增加了汽車文化課的趣味性。
綜上所述,信息化教學在汽車文化課中的實踐是非常實用的一種方式,也是未來汽車文化課教學的趨勢。在汽車文化課的教學中,信息技術可作為一種演示工具、交流工具、輔導工具、加工工具、評價工具進行應用,為教師的教學及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積極性。還可以將信息技術與汽車文化的課堂教學進行整合,促進汽車文化課教學的現代化以及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