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統計學課程做為一門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如何順應“課程思政”的轉變,更好的發揮課程的育人功能,需要結合統計學課程培養的學生統計素養來進行。統計學是收集、處理、分析、解釋數據并從數據中得出結論的科學,在“課程思政”的理念下對統計素養進行重構,可以緊緊圍繞統計學的各個環節,將課堂教學的育人功能滲透其中。
關鍵詞:課程思政;統計素養;育人功能;唯物辯證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而行,形成協同效應。近年來,上海在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也愈來愈強烈的意識到,要加強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需要充分發揮課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如今的上海高校,“思政課程”開始向“課程思政”轉化,逐漸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素質課和專業教育課“三位一體的”思政教育課程體系。
統計學課程做為一門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如何順應“課程思政”的轉變,更好的發揮課程的育人功能呢?這就需要對統計學課程旨在培養的學生統計素養進行透徹的反思,并結合“課程思政”理念進行合理的重構,用以指導統計學課程的課程思政改革,發揮統計學課程的隱性思政教育功能。
國內外關于統計素養的研究并不多見,少數學者對統計素養的內涵進行了具有啟發性的界定。Gal(2002)認為統計素養有兩層含義:第一是能夠解釋和批判性的評價統計信息、基于數據的觀點或隨機現象;第二是能夠討論或交流對統計信息的認知,例如對信息內容的理解、解讀信息形成的觀點或對結果可接受性的關注。李金昌(2006)提出統計素養是人們掌握統計基本知識的程度、統計理論方法的水平及運用統計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和所具有的統計世界觀。蔣志華等(2009)將統計素養定義為人們掌握統計知識的程度和應用統計知識的能力素養。游明倫(2010)指出統計素養是指人們平日在統計知識、統計技能和統計觀念等方面達到的水平及其養成的統計行為習慣的總和,其實質是統計知識、統計觀念、統計方法在人們頭腦中的綜合反映及其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程度,反映人們統計認知水平的高低、統計工作能力的大小、統計數據消費的強弱及其統計工作態度的優劣,是人們統計學習力、統計理解力、統計執行力和數據消費力等內在綜合統計力的外在表現,具體通過人們養成的統計思維、統計行為與統計數據消費習慣來體現。綜上所述,統計素養主要包括知識與能力兩個方面,其內涵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方法性與思想性、規范性與批判性、自發性與自律性。
“課程思政”理念強調所有的教師都有育人職責,所有課程都有育人功能。進行“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是在遵從課程本身教學規律的條件下,在完成課程的知識傳授、能力培育等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挖掘并凸顯其價值引領功能。統計學是收集、處理、分析、解釋數據并從數據中得出結論的科學,在“課程思政”的理念下對統計素養進行重構,可以緊緊圍繞統計學的各個環節,將課堂教學的育人功能滲透其中。
第一、統計素養不僅包括收集數據的知識與能力,還包括收集數據的嚴謹求真的務實態度。收集數據的科學嚴謹的務實態度關鍵在于保證統計數據的質量,數據質量是統計學的生命,如果收集的數據有問題,就好比污源之水、朽本之木,會導致后續的一系列分析出現偏差,嚴重時將釀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第二、統計素養不僅包括處理數據的知識與能力,還包括處理數據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處理數據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體現在對各類處理細節都臻于至善,例如,在用圖表展示數據時,不僅僅能使用基本的圖表描述數據的信息,還能夠運用一些數據可視化的技巧,將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借助圖形化的手段,更清晰、靈活、有效的反映數據信息。
第三、統計素養不僅包括分析數據的知識與能力,還包括分析數據的唯物辯證的科學思維。分析數據的唯物辯證的科學思維貫穿于各種統計方法的運用之中,例如集中趨勢與離散程度的描述中融入了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的思維,既要關注數據水平的高低還要關心數據波動程度的大小,帶來的啟發是既要看到事物的優勢也要看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又例如,加權平均計算中融入了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思維,回歸分析中融入了科學把握事物之間的聯系的思維,時間序列分析中融入了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思維等。
第四、統計素養不僅包括解釋數據的知識與能力,還包括解釋數據的理性實證的謹慎探索。解釋數據的理性實證的謹慎探索意味著要意識到統計研究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統計方法無法完全消除風險,只能做到減少風險、控制風險。例如,對于統計估計問題,需要思考估計的誤差有多大,對應著多大的置信水平;對于統計檢驗問題,需要思考判斷出錯的可能性有多大,對應著多高的顯著性水平。
參考文獻:
[1]Iddo Gal.Adults' Statistical Literacy:Meanings,Components,Responsibilities[J].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Review,2002,70(1):41-43.
[2]李金昌.論統計素養[J].浙江統計,2006(01):4-6.
[3]蔣志華,陳曉衛,從日玉.中國公眾統計素養現狀[J].中國統計,2009(4):26-27.
[4]游明倫.對統計素養及其培養的理性思考[J].統計與決策,2010(12):2+189.
[5]李國娟.課程思政建設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關鍵環節[J].中國高等教育,2017(15):28-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