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中大附院老年病科
糖尿病的典型癥狀叫“三多一少”,也就是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輕。但其實,糖尿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起病緩慢,癥狀也不明顯,絕大多數患者沒有這“三多一少”的典型癥狀。
那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有得糖尿病的風險呢?有一種情況,是大家要十分警惕的:餐前低血糖。如果,反復發生在吃飯前的低血糖,感覺饑餓、心慌、手抖,進食后可以緩解,就需要小心了。雖然很多人這個時候血糖沒有升高到診斷糖尿病的水平,但這已經預示,可能是糖尿病已經在敲門了!
為什么有的人會出現餐前低血糖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正常人胰島素分泌和血糖變化的情況。在正常情況下,吃了東西后,血糖升高,刺激胰島素的分泌。血液中升高的胰島素會迅速關閉肝臟內源性葡萄糖的產生,同時還促進身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所以,餐后血糖不會升得太高。
進食后30~60分鐘胰島素的分泌達到高峰,一般是基礎水平的5~10倍,餐后2小時胰島素水平開始下降,餐后3~4小時胰島素基本恢復到餐前水平,所以在下一頓的飯點前不會發生低血糖。
但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未患病前,胰島素分泌的模式已經發生了改變,導致餐后血糖升得很高。主要包括兩種情況:
1.胰島素分泌得不多,即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減退;
2.胰島素分泌得多,但不能發揮作用,稱之為胰島素抵抗。
同時,還有可能出現胰島素分泌高峰時間延遲,本來應該在餐后2小時開始下降的胰島素水平,在餐后2小時、甚至3小時還很高,而此時體內的葡萄糖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果不能及時進餐,就有可能出現低血糖的表現。
有餐前低血糖,就會得糖尿病么
肥胖、脂肪肝、血脂紊亂、高血壓、高尿酸的病人,既往有多囊卵巢綜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婦女,這些人群均屬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上述人群,如果出現餐前低血糖癥狀,要高度懷疑糖尿病前期的可能。
這時候,千萬不要不以為意,需要去醫院做延長的葡萄糖耐量試驗和胰島素釋放試驗來診斷。
出現餐前低血糖該怎么辦
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沒有得到正確診斷之前,往往靠多吃東西來緩解低血糖癥狀,特別喜歡糖果、巧克力、甜點等高糖、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這樣會加重餐后高血糖,使糖尿病前期很快進展為真正的糖尿病。
正確的做法是:改變生活方式,通過飲食控制和適當運動,減輕體重,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可能阻止或延緩真正的糖尿病發生。如果仍有低血糖癥狀,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食物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將一日三餐分為4~5餐,可以幫助緩解低血糖的不適。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比如阿卡波糖,可減慢碳水化合物吸收,緩解低血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