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政職能是指財政這種分配范疇本身所具有的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的內在職責和功能,它是財政本身客觀存在的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內在功能。在新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條件下,財政職能可以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社會公共資源的配置職能、收入分配職能、經濟穩定和發展職能、和諧社會環境的保障職能以及促進經濟長期增長的制度供給職能。
【關鍵詞】德宏 供給側結構性 財政職能 轉換
在新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條件下,如何發揮財政職能,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是我國政財面臨的重大課題。筆者試對新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條件下的財政職能進行探討。
一、發揮社會公共資源的配置職能,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資源配置,廣義的理解是社會總產品的配置,狹義的理解是指生產要素的配置。無論如何解釋,資源配置就是合理運用有限的資源形成一定的資產結構、產業結構以及技術結構和地區結構,達到優化資源結構的目標。
財政的資源配置機制和手段主要有如下幾方面。一是根據新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條件下的政府職能確定社會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圍,確定財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從而符合高效的資源配置原則,如我國針對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問題,進行了兩輪西部大開發,中央財政對西部加大投入,增加了西部的造血功能,使西部獲得了長足發展,縮小了與東部的差距。特別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借鑒沿海建特區的經驗,確定內蒙古自治區的滿洲里,新疆自治區的喀什、廣西自治區的東興,云南省的瑞麗為邊疆開發開放試驗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以瑞麗為例,它在四個試驗區中,應該說最為落后,但現在一片生機,高速公路通車,鐵路在建,輸油管道開工在即,口岸建設,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體現了財政職能的積極的配置作用。二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合理確定生產性支出與非生產支出的比例,購買性支出與轉移性支出的比例。如云南省改革開放以來,大力發展航空事業,通航里程大幅提升,加快了云南經濟發展。三是合理安排政府的投資的規模、結構,保證國家的重點建設。如德宏州為了加快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針對基礎設施薄弱,投資環境不夠完善的州情,加大了對交通等的投入,騰瑞二級公路即將完工,潞盈二級公路正在緊張施工,龍瑞高速,大瑞鐵路完工在即。一系列工程的開工建設,不僅拉動了GDP的增長,解決了部分勞動就業問題,而且為德宏未來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四是通過政府投資、稅收和補貼,調節社會投資方向,提高社會投資的整體效率。如財政對農業的補貼,家電下鄉,小排量轎車的補貼,就有效地刺激了家電下鄉和小排量轎車的生產與消費,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動作用。第五,提高財政配置本身的效率。國家以及地方,都面臨提高財政配置本身的效率問題。配置效率提高了。經濟社會才能健康和諧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從國家財政配置的戰略意義看,配置過程中應處理好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該指標反映政府對市場的干預程度和公共產品的滿足程度。過高則表明政府對市場干預過多,過低則表明公共產品的需要不能得到很好滿足。要處理好中央財政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這個指標反映中央財政的調控力度和公共產品提供率。過高,表明中央集中過多,影響地方財政提供公共產品的積極性,過低,中央集中太少,一些跨省區,跨區域的重大基礎設施等公共產品的提供缺乏資源保證。以云南和廣東為例,云南這樣一個欠發達省份,上交中央財政的總額高于廣東省,對云南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具體到德宏也是如此,邊貿稅收國稅收入比重大,而德宏在稅制改革后,地方財政字進一步擴大,在工資、福利、社會保障諸方面,遠遠落后于全省全國,老百姓的實惠相對較少。筆者一次看歡樂中國行,相聚在神木,該地區不僅實現了免費教育12年,而且每人每年可享受醫療門診費1000元以及重大疾病30萬元的報銷額度,非常令人羨慕,發揮財政職能還要處理好轉移支付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使之維持在合理范圍之內。
二、發揮效率與公平的協調職能(收入分配職能),促進社會公正、公平,維護社會穩定
效率與公平的權衡,是人類社會的永恒命題之一,財政作為滿足公共需要的一種分配關系,無論在直接配置公共資源中,還是收入再分配的資源調節中,都對效率與公平承擔協調職能,協調效率與公平在社會再生產各環節、各領域、各部門、各方面的關系。
從新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角度看,德宏財政要注重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地區協調發展問題。在我國東部沿海與西部地區,存在巨大的差距,在東部與中部、中部與西部之間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客觀上存在經濟不公平與社會不公平。以德宏為例,上世紀九十年代,德宏人均GDP位列全省第四,隨著社會的發展,德宏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問題日益突出,在全省排名迅速下滑至倒數,人均占有GDP也好,人均收入也好,工資水平也好,都十分不如人意。工資水平僅有昆明一半,更不要說比其他省或者跟軍隊比了。以2009年中小學調整工資幅度看,北京市人均每月300元,昆明市人均每月2000元,德宏州人均每月700元,差距之大,已造成嚴重的不公平,毫不夸張地說,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已經到了不重視不行的地步了。二是城鄉協調發展問題。城市和鄉村之間的差距由來已久,而今正在進一步拉大。政財必須協調效率與公平的職能,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國家減免農業稅與糧食直補政策,農機、家電補貼政策,對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但要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任重而道遠。三是財政要協調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問題。農民工,剛畢業的大中專院校學生低薪就業者為數甚眾。他們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要成家,要買房,要買車,不得不借貸,成了“負翁”一族,由于入不敷出,成了“月光”一族。而某些公司老總,如平安保險、民生銀行的CEO月薪高達數千萬元,一人超過一個貧困縣的年財政收入。巨大的收入差距已成為社會不穩定的潛在因素。我國基尼系數早已超過0.4的警戒線,不能不引起關注。而財政在效率與公平的協調方面還大有文章可做。
三、發揮財政在社會總供求方面的調控職能,促進經濟穩定和完善發展職能endprint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考察,不難看出,純粹的市場經濟往往會導致社會供求關系的巨大波動,社會再生產的大起大落。延續幾年的由美國發源的金融風暴給世界人民一個慘痛的教訓。那就是一旦政府宏觀調控不力,社會供求關系就會嚴重失衡,導致巨大災難。有人認為,當今社會,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而其余20%的財政供80%的人分享。這種巨大的反差已經嚴重影響了經濟穩定與發展。此時,運用財政政府干預國民經濟促進經濟合理化就尤其重要。當金融風暴襲來之際,中國政府實施拉動內需,調整產業結構和擴大投資,實行補貼和進出口退稅政策等,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促進經濟穩定方面的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
四、發揮財政對和諧社會環境的保障職能,營造和諧社會環境
社會和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而財政的職能之一,就是對和諧社會建設發揮保障職能。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需要和諧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在國際方面,雖然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卻在承擔聯合國費用、購買美國債券、支援非洲貧困國家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表現了大國風范。而這一切,都需要財政予以保障,僅購買美國債券就高達一萬億美元,合六萬多億人民幣。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國力的增強,這是難以想象的,同理,改善國內環境,無論是社會環境還是自然環境都需要財政予以保障。諸如免除農業稅,實現九年義務教育,構建全民保障系統以及城鄉低保以及廉租房建設,國家都投入了巨大財力。在自然環境方面,如對環保的投入,救災的投入,都需要發揮財政的保障職能,如汶川大地震的災后重建,資金投入就高達數萬億。
五、發揮財政促進經濟長期增長的制度供給職能,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財政的制度供給職能,不斷推進制度創新,為經濟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提供永久的動力機制和制度保障。這是因為制度作為組織協調人與人之間經濟合作或競爭關系的行為規范,在經濟長期增長中具有核心作用。作為與國家存在有本質聯系的財政,不僅是國家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實現國家職能的重要手段;不僅具有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職能,而且承擔著重要制度供給的職能。在抗御橫掃世界的金融風暴中,我國財政發揮了重要作用,保證了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我國財政制度供給職能的充分發揮,必將有力地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為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做出積極貢獻。
六、結語
在新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條件下,財政職能包括社會共資源的配置職能,收入分配職能、經濟穩定和發展職能、和諧社會環境的保障職能、促進經濟長期增長的制度供給職能。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將有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朱建文主編.《財政學》.中國物資出版社,2006.
[2]李海波,劉學華,王京梁,劉連環編著.《新編財政學》.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
[3]樊麗明,李齊云主編.《財政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田蕊,黃慶柳主編.《財政與金融基礎知識》.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馬莉(1970-),女,回族,云南永平人,德宏職業學院高級講師,研究方向:民族地區職業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