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楠+湯曉琳+孫琪+浦柳
近幾年我國中小企業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并一步步成為了支撐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有很多的因素制約中小企業的發展,其中融資問題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本文將通過分析中小企業籌資的背景和籌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和對策,從而提高我國中小企業籌資管理水平。
一、中小企業籌資存在的問題
(一)對于中小企業自身而言
1.信用觀念缺失,影響信用形象。誠信問題的缺少是我國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很多中小企業采取各種手段來躲避自己欠下的債務。這種現象的出現使得銀行都不愿意向中小企業借貸款。遵守規則,誠信守信的觀點意識弱,所以銀行就需要采用一些方式來盡量減少對中小企業的借貸款,這種行為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小企的發展。
2.自身管理及盈利能力差。我國很多中小企業由于基礎薄弱,企業資本規模小,生產技術水平落后,所生產的產品種類少,不能很好的抵抗外界的壓力,所以會面臨很大的經營危機。并且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影響企業的決策者通過財務信息及時、準確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不利于企業發展和進步。
3.風險意識不夠。現在市場經濟發展迅速,變化莫測,企業會面對著更加殘酷的發展環境。只有正確的管理方式,才能幫助企業正確的獲得利益,減少籌集不到資金所帶來的危機和風險。
(二)對于各級政府而言
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的支持保障。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融資環境,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但是這些法律措施很大程度上更傾向于政策性的因素而忽視了剛性因素,因此不能夠提出一些實質性的保障,尤其政策性的因素不能夠針對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提供符合國情的融資模式和制度,很大程度上缺乏應有的法律效益。
2.對中小企業缺乏相應的信貸支持體系。中小企業花費太多,并且中小企的自身信息不明確,沒有清晰的發展模式,社會信任度比較低,不符合銀行要求,這些都會造成銀行貸款所需要的成本的增加。
二、解決中小企業籌資問題的對策
(一)對于中小企業自身而言
1.樹立良好形象。中小企業需要有良好的企業聲譽和企業內部財務情況,努力和銀行合作。對于外來的借貸款,一定要按照日期準時進行歸還。不能貪圖眼前的小利益導致自身企業聲譽受到破壞。企業信譽對于中小企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不僅能幫助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而且能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外界的幫助。因此企業應該注意自身聲譽實現全面發展。
2.提高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強調企業獲取收益的能力,其表現為稅后凈收益的大小及有關比值的大小;只有伴隨現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較高質量。企業在快速增長時期制定預算目標時要注意銷售增長的趨勢,避免制定過于激進的財務目標。
3.提高自身風險意識。中小企業應該建立一個融資風險預警管理體系,盡管融資問題對于每個中小企業都很重要,但是不同的企業對融資風險預警管理有不同的重視程度,所以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把融資風險預警管理組織歸為企業的內部管理機制。風險管理目標是風險管理要達到的效果和目標。所以我們要明確風險預警目標,認真了解它的重要性,通過明確目標來實現管理。
(二)對于各級政府而言
1.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要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為此,政府應該制定相應的法律制度,通過制度與政策協調來維護中小企業的經濟地位,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融資環境,同時要規范企業的競爭市場,擴大金融機構對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量,使各種融資渠道都受到法律的保障。
2.建立信貸支持體系。我國企業信貸支持體系可以從三個層次來構建:①直接貸款。主要由財政部門對企業提供貸款。②協調貸款。由政府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進行協調,對企業進行貸款。③擔保貸款。由財政部門設立擔保機構,以財政預算、稅收補貼等多種形式注入擔保資金。政府必須要實施一定的措施幫助規范中小企的債務問題。另外在中小企的稅收政策方面,政府應該給與一定的照顧,盡量減少企業的融資成本,鼓勵企業進行融資;通過多種方式幫助企業增強融資能力。
三、結論
合理的籌資管理是公司良好、正確發展的基石,在公司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性的地位。合理的籌資方式可以降低公司的經營風險,同時也能提高公司收入、擴大公司的生產規模。統觀全文,本文論述了籌資管理中應完善籌資環境,健全相關制度解決籌資比例較少的問題。正確選擇籌資方式、選擇適當的籌資時機、采用不同渠道、方式,確定合理的籌資結構、加強財務監控機制,優化企業的籌資管理。使公司能夠更加清楚、詳細地明白籌資管理的重要性。為公司的快速發展提出有效的建議,避免發生經營風險,保證企業正常生產運行,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
參考文獻
[1]馬濤.中小企業融資計劃-系列報道之收益與風險相匹配原則.《通泰貸》,2015(12):16-17.
[2]于傲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29):118-120.
[3]王佳瑩.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其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