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世界,很多工作都建立在電子信息的基礎上,數字信息傳輸高速便捷,避免了數據冗余,解決了工作環境限制,減少了資源浪費,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凡事都有利弊,數字時代帶來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視的,人們對于數字環境的過度依賴,削減了現實生活中人際交往的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耐心,如何在數字時代揚長避短,是每個數字時代的人們都應該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數字時代 電子信息 社會變革
一、數字時代導致的社會變革
(一)數字時代概述
數字時代,就是充分運用電子信息手段,有效獲取和利用數據,通過網絡化、智能化、立體化的持續性全面挖掘,實現傳統方式無法完成的各種復雜計算,建立功能強大的各種應用與決策模型,形成完整的數字體系,使得用戶既可從中獲取各自所需的信息推送,又可根據自身需要對相關信息進行二次開發。數字建設引發了人類認知、管理、開發的一場革命,實現了社會信息化質的飛躍。
(二)數字化社會現狀
如今的社會,處處都脫離不了數字化的影響,以教育方面的數字化為例:數字圖書館從根本上改變校園圖書信息分散,無序的狀態,利用最新的計算機技術,建設超大規模,可擴展、可操作的海量信息知識庫,把原來的紙質數據信息化,并提供相應的跨庫檢索和電子存取等服務,提高數字化圖書的數據供給能力;數字課程平臺通過收集各方面信息作為支撐,利用校園的信息系統對教學資源進行網上上傳,實現資源的實時共享同時,把教學內容利用遠程教育平臺實施遠程教學,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需求和教學的內容,選擇合理的學習時間和教育技術手段進行學習。打破學生聽課時所受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構建移動化、碎片化在線學習空間。學生可以利用移動智能終端隨時隨地的完成預習、作業,實現在線求講解,打通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課堂外的學習溝通渠道;教學數據采集可以實現預習數據、課堂數據、作業數據、考試數據、統統自動采集。綜合數據全面分析,從跟多維度的數據分析中找到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有針對更高效地讓學習變得更加科學化。
以醫療方面的數字化為例:微軟公司宣稱,要利用開拓性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破解患病細胞代碼,就像通過編程可以解決電腦病毒問題一樣,對患病細胞進行重新編程,讓其重回健康狀態。目前,微軟正在研發一種利用DNA制作的分子計算機,隨時監測身體是否會出現情況異常,不同于電流傳遞信號的電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是用不同的蛋白質分子來傳遞信號的。蛋白質分子能耗小、阻抗低,存儲容量大,還有高速處理信息的能力,又不存在散熱的問題。目前,微軟已經發明了一個醫療軟件,軟件接收大型的3D醫療影像,并在幾分鐘內就勾畫出腫瘤的形狀。通過對3D醫療影像的分析,這款軟件可以準確地得出報告:自上一次掃描后,腫瘤的變化,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還是形狀改變了。同時它還提供關于組織密度的信息,讓醫生更有效地在囊腫和腫瘤之間進行判斷,并且它還能提供腫瘤周圍細胞的健康狀況分析。此外,醫生還可以3D打印腫瘤模型,打印出大小、位置完全一樣的3D模型,幫助外科醫生跳出憑空想象的窘境,在手術前明確重要管道走向,制定手術路徑并預演手術。
我們不知道十年后微軟是否能夠踐行它的諾言,讓人類進入無癌時代,但從理論上來說,分析理論和實踐方向是可行的。
除上述方面以外,數字化社會體現在生活的各個角落:
ETC通道:車輛發射信號,收費站接收信號實現扣費及其他信息讀取,消費者無需攜帶現金,并且擺脫了高速繳費排隊的煩惱,減少高速收費站工作人員枯燥的重復性工作;餐廳用餐:掃描餐廳二維碼,進入餐廳公眾號,能夠查看餐廳菜單、個人積分及其他優惠信息,使得消費者能夠更加合理、輕松地完成點餐。商戶更新菜品變得快捷方便,減少了紙質菜單和其他服務人工的支出。更能從數字信息中進行數據挖掘,摒棄銷量欠佳商品,挖掘消費者喜好,從能得到更加符合地域特征的餐廳營銷方案;Buy+VR眼鏡:不管是ShoppingMall還是街邊店,戴上眼鏡后商品第一時間都在眼前,實現身臨其境購物,不上街也可以逛街。Buy+利用TMC三維動作捕捉技術捕捉消費者的動作并觸發虛擬環境的反饋,最終實現虛擬現實中的互動,衣飾、家具是否合適,一目了然。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擁有多維體驗。商品在虛擬環境中1:1復原,降低了網絡購物的退貨率,提高了實體店購物的購買效率,打破了運營地域和時間的限制,減少了人工及其他資源成本支出。
二、數字時代的綜合考量
(一)數字時代的弊端
人類生活正在被改變,數字化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使得人類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適。但是隨著人們對數字化的依賴越來越大,各種電磁輻射接踵而至,縱橫交錯于生活的每片角落。由機器直接加工挖掘的數據,使得人類思維“碎片化”,容易產生跳躍性思考,缺乏邏輯框架。尤其是很多高中生,遇到不會的問題,第一時間求助網絡,網絡答案良莠不齊,不加證實直接采納,不僅會影響成績還影響認知。對于像故宮、敦煌這樣人文氛圍需要親身感知的,也通過全息圖等數字手段,在異地完成,這樣的數字體驗遠遠不及身臨其境來得直觀、震撼,更不能結合所學知識,產生多維思考和立體考量。還有紙質書稿的閱讀,研究表明,閱讀電子書籍影響大腦的活躍度,紙質書稿更容易形成深度思考,促進知識沉淀和吸收。對比數字化帶來的便利,該親力親為人工操作的,還是需要用傳統方法解決問題。
(二)數字時代對于高中生的影響
搜索引擎、學習軟件、網絡交友、體感游戲等等,都已經融入時下高中生的生活方式,可以通過數據挖掘得知學習的薄弱環節從而進行針對性訓練;也可以打破地域限制,隨時隨地跟外國朋友交流,互通有無;更加擺脫場地的限制,合理安排時間,有趣、高效地鍛煉身體,高中生活因為數字的影響,更加高效、科學。
高中生作為時代的領導者,活在當下需要順應環境,合理利用數字信息提高生活質量、工作效率的同時養成深度思考習慣,揚長避短,才能在數字時代游刃有余,避免成為數字時代長大的“數字原住民”。
三、展望及總結
數字時代終將終結部分簡單勞動力付出,無人倉庫的機器人搬運工、無人超市的移動支付和物聯網管理、家庭的全自動掃地機、體檢APP,數字生活正在改變人類生活方式,但是,有些傳統操作是無法取代的,還是需要繼續發揚,凡事有利有弊,還需要大家自己把握。
參考文獻
[1]殷俊,喻婷.論數字時代背景下互動展示的“微”趣味[J].包裝工程,2012.9.20.
[2]李道夷.無線發射如何適應數字時代[J].通訊世界,2017.7.25.
作者簡介:周雨璇,女,河南信陽人,現就讀于信陽高中高三理5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