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娟
(遼寧朝陽廣播電視大學,遼寧 朝陽 122000)
職業院校積極進行機械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綜合型應用人才。職業院校的任職教師不僅要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同時還應密切關注行業發展的狀態,及時地進行自身知識結構的更新,為仿真技術機械設計方法的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礎。而職業院校的學生,則應該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熟練掌握仿真技術在機械設計專業中應用的方法,為其后期的就業與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隨著三維設計軟件的發展和應用,仿真技術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企業的生產中。
(1)根據區域經濟與技術發展的現狀,合理進行虛擬仿真實訓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就目前而言,我國所采用的虛擬仿真技術軟件大都是由國外企業開發的,再加上這些軟件的采購價格昂貴且無法有效的適應國內職業院校教學的要求。所以,符合我國高職院校教學要求的虛擬仿真實訓軟件的開發就成為了高職院校急需解決的問題。研究部門在進行虛擬仿真實訓軟件開發的過程中,不僅要密切關注機械工程專業教學發展的現狀,確保實訓教學內容與企業的生產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能保證軟件技術的先進性和科學性。同時,通過建立稀泥教學車間、虛擬實訓基地的方式,充分發揮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群的優勢,為區域經濟和技術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標準化設計實訓內容,實現虛擬仿真實訓軟件的規范化。我國高職院校對虛擬仿真實訓教學的重視程度正在不斷提高,由于各個高職院校所使用的虛擬仿真系統大多是以院校自身使用的教學配套設備為基礎,針對性相對較強,只應用于院校內部,而無法形成統一的規范和標準。再加上機械專業實訓課程涉及了眾多學科的內容,增加了虛擬仿真實訓軟件統一標準制定的難度。因此,研究部門在設計和開發虛擬仿真實訓軟件內容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學生使用操作流程化的方向發展,才能設計出符合高職院校機械專業教學的虛擬仿真技術軟件。
(3)改革實訓模式,發展虛實結合的實訓教學。教師在開展機械專業教學時,通過播放仿真實訓教學視頻的方式,引導和幫助學生加深對實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雖然達到
了促進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不斷提升的目的。但由于虛擬實訓并不能替代真正的實踐操作訓練,高職院校必須積極進行實訓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通過建立實物-虛擬-實物的訓練模式,才能從根本上促進高職院校機械專業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1)以機械專業實訓課程為基礎完成仿真模型的構建。高職院校必須嚴格按照實訓課程內容的要求,進行實訓機械零部件的三維模型建立。利用相關專業軟件進行模型的建立,確保機械零部件的準確性,為后期實訓課程教學的進行做好充分的準備。另外,在建立模型的過程中,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零部件的優化,以便于促進虛擬仿真軟件運算速度和效率的提升。
(2)仿真模型交互控制軟件的設計。高職院校機械專業的實訓主要涉及到機械結構的拆裝分解、零部件功能的分析、故障檢測與維修等內容,而在設計過程中,則應確保機械部件結構的展示、工作原理的演示等直觀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所以,高職院校在設計仿真模型交互控制的過程中,必須確保模型的拾取、操作、釋放等可以靈活進行,才能確保學生準確無誤地完成整個實驗操作過程。
(3)虛擬實訓平臺的形成。高職院校在設計實訓平臺的過程中,必須對平臺界面的實用性予以充分重視。在設計過程中,充分發揮機械部件展示、操作信息提示、交互式拆裝、動畫演示等功能性模塊的優勢,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實踐操作,才能確保機械專業實訓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仿真技術在高職院校機械專業教學中的推廣和應用,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反復操作訓練的條件,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同時對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也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高職院校必須加強虛擬仿真技術實踐應用探索的力度,充分發揮虛擬仿真技術的優勢和特點,為機械專業教學提供全面的支持,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綜合型機械專業設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