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西華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小學數學這門科目比較抽象、論理性強,使得小學生在深究數學時比較困難。如何處理后進學生的教學工作,變成小學數學教師的一個難點。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學校、教師為了尋求學生的成績,使得一大部分學習者受不到老師的重視,結果導致了后進生不斷增多,這些做法與我們的素質教育相違背,為了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必須采取措施,改善這種對學生發展不利的現象。
(1)學校原因。現在學校由于教師隊伍素質較低,辦教學設施、資金缺乏情況嚴重,這些問題都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教師的教學理念對學習者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同時教師的教學方法需要更新,也缺乏細致耐心的說服教育,于是出現體罰學生的現象,嚴重傷害了部分學習者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出現“學習性困難”。其次,學生學習數學僅僅對知識浮于表面、只靠機械的模仿是無法更好地將知識靈活的運用到生活中去,數學能力也是不能得到提升。
(2)家庭原因。傳統觀念的影響使得家長認為“棍棒教育出才子”,這其實是學生厭學心理壓力大的主要原因。在農村有些家長外出務工、家庭關系不和離異的家庭,在學生作業方面和習慣的養成都沒有得到相應關注,和學生交流更是甚少。
(3)同伴及社會因素導致。部在農村,家庭離婚率逐漸提高,單親家庭越來越多,這些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自卑,容易對學習喪失信心內心不愿學習。同時社會資源配置的不平衡,也進一步導致了學習結果的差異。
好動、注意力不會集,自我控制能力差,這些是小學生的年齡、生理特征。攻讀數學本身是乏味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原因,數學課上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堂上對布置的練習漠不關心,教師提出的問題、行若無事。因此教師就需對后進生進行指引和督促。
(1)家庭。引導家長父母才是學生的第一個老師,需要對學生給予正面的鼓勵,言行舉止要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了解學生家庭情況以及學生在家中的表現,對家庭教育中留存的誤區給予幫助。鼓勵家長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感到溫情,減輕孩子的叛逆心理程度。教育孩子不能進行打罵,根據個體的特點和家長探討教育方法也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教師。根據相關調查,分析學生學習數學困難的原因,然后進行得當的輔導,減少他們心中學習數學的心理壓力,培養他們向樂學的方向生長。“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放下自己的身份走進學生的內心,真誠的去和他們交流。師生感情融合了,他們也就會感受到數學課不在那么枯燥,也能夠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和期望。后進生在課堂參與中老師可以優先讓學生回答問題、扮演,再給予相應的教學評價。
(3)學校。學校對教學設施方面進行改善,安排適當的實踐教學活動,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好奇心,使得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好奇,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與生活。在學校積極與各科科任老師相互作用,平時多了解后進生的學習、生活情況。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力量,創建“好朋友,手拉手”幫助后進生在學習數學中遇到的困難。
從教育心理學的領域來說,小學生心理受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的影響,他們記憶力、分析判斷能力差、知識缺陷多,也不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自尊心受到傷害是如果強迫他學習,他會非常反感,完全就不去學習。因此,教師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消除他們的自卑感,滿足他們需求。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信念。以信任、尊重、真誠的態度對待他們,細心引導后進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總結學習經歷,借鑒其他同學良好的學習經驗,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在后進生轉化的過程中,需要家庭、社會、學校形成三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雖然學校占核心地位,但是僅靠學校一方面是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在后進生轉化工作中要用一顆寬容之心、仁愛之心、欣賞之心,注意各個學生的特點,用最得當的方法,指導和幫助“頑石”般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