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張志強
(山東凱文科技職業學院,山東 濟南 250200)
全面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要豐富學生的實踐課堂,在市場經濟愈加繁榮的背景下,應該要求這個領域內的人才更加全面,要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瓶頸進行突破,文章針對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教學的發展趨勢進行簡要分析。
(1)教學模式老套僵化。在高校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教學的過程中,相關教學工作者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還是采用固有的僵化教學模式,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與進步,沒有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片面的采取固有方式教學。在課程教學中通過備課講課這種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教學內涵,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最終的教學成果,這樣固有的教學模式沒有辦法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而老師也不注重對于學生個性的認知,在單一的講課基礎上,沒有對教授知識內容與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研究,沒有考慮到學生所接受的學習方法,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會使相關教學課程更加單一與無聊,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
(2)學生實踐環境相對差。因為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是一個實踐性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一個學科,但是受限于固有的教學方法,很多學校都沒有注重學生的操作能力,只是注重對于課本知識信息的灌輸,實踐課程相對比較少,甚至有的學校沒有安排實踐課程,這樣很難保證學生可以完全掌握知識。某些高校即使有相關實踐操作課,但是因為設備比較少,很多人共用一臺設備,沒有辦法有效地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動手操作的具體機會,而且學校安排的教師有效,沒有辦法對每一位同學都高效的指導。
(3)老師的教學能力比較低。因為這類專業對老師的要求比較高,但是在高校中,相關教師的教學能力比較差,再加上學生自身對新知識無法了解,所以使學生根本無法掌握所學的內容,沒有辦法很好的理解。在剛剛學習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的時候,也肯定會接觸到一些新的專業詞匯,如果沒有老師的專業解釋,學生根本沒有辦法去理解與掌握,學生會感覺到學習過程很困難。
(4)學生課堂地位逐漸喪失。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著教學工作者在課堂上只是片面的灌輸知識,沒有針對學生個性進行具體的教育,沒有去了解學生的想法,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沒有很好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這樣片面的教授,學生喪失了課堂的主體地位,沒有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變得有趣。
(1)完善模式與建立互動課堂。為了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有必要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在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學生,有必要摒棄灌溉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角,實現師生互動。
(2)課堂實踐與理論知識結合。重視實踐教學不能忽視理論教學。有必要遵循教學大綱的教學安排,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進行實踐教學,從而將兩者結合起來,鼓勵學生鍛煉實踐能力,更好更快地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國內的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還需要更專業的人才培養,而在教學過程中依舊有很多問題出現,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要增加理論與實踐的能力共同提高,要注重課堂上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更好地為社會培養人才,促進相關領域的進步與市場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