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大罷工傷及德國核心工業!”德國《明鏡》周刊2月1日報道,德國最大工會“金屬工業工會”因與資方無法就薪資和工作時長達成協議,本周開始號召工人舉行連續三天的24小時大罷工。由于損失巨大,資方已要求工會賠償。
本周四,在汽車制造商戴姆勒與保時捷,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和采埃孚,照明企業奧德堡等大型企業的大門前,都聚集有手拿橫幅,身穿安全背心的罷工員工。他們的罷工將從周四早上6時持續到周五早上6時。寶馬在德國的四個生產基地以及奧迪總部本周五也將迎接大罷工。寶馬新聞發言人弗萊表示:“罷工一天可能會對上千輛汽車的生產造成影響,而延長罷工不僅會傷害到車企,也會讓諸多供應商蒙受損失?!鄙现苋?,寶馬慕尼黑工廠舉行三個小時罷工,導致產量減少250輛。上周三,寶馬慕尼黑工廠遭遇的三小時罷工導致產量減少250輛。這是“金屬工業工會”首次在勞資糾紛中發起24小時罷工。從本周二到本周六,德國將有275家企業進行24小時罷工,罷工人員預計達50萬。
受到6年來德國最大經濟增長及失業率創新低的影響,金屬工業工會去年底向資方提出了三大要求:為德國各地390萬名金屬工業員工在27個月內調漲8%的薪資;將每周工時從35小時減少到28小時,并在兩年后恢復正常工時,以及為輪班工人提供補償。
德國經濟研究所預計,僅在巴伐利亞州,罷工的損失就有1800萬歐元。已經有區域雇主協會正在起訴工會。他們在訴訟中表示,所有罷工行動是非法的,要求德國司法部門禁止工會罷工,同時要求經濟賠償。《商報》稱,這是金屬工業工會在1984年發動為期7周的大罷工后,首次要求大規模推動縮短工時的行動。當時的大罷工推動了德國資方將每周40小時工時降為35小時。▲
環球時報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