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畢業季,很多人要告別熟悉的校園,少不了會有些離愁別緒。出發前,聆聽畢業典禮上的簡短致辭,成了畢業生們學成下山前的必備行囊,而后仗劍天涯。
就在幾年前,當華中科大的校長“根叔”因風趣的畢業致辭走紅,很多人還在議論,“大學校長不能太根叔”。到如今,從“最短畢業致辭”的字字戳心,到“說一聲抱歉”的愛之深,再到“吃虧就是占便宜”的現身說法……畢業典禮上,官話套話少了,俏皮段子多了,流行詞語少不了,熱點事件躲不過。一時間,畢業典禮仿佛成了競技場,各門各派紛紛使出絕活,惹來陣陣叫好。
但攪動同學們內心的,顯然并不是這千百文字。當綿延數載的細膩情感,遇見臨行前興奮與忐忑的復雜心情,誕生于這一特殊時刻的畢業致辭,就變成了點燃心靈、爆發情感的引信。
當踏上人生的征途,畢業致辭就成了常伴左右的貼身錦囊,就像遠行前父母的叮嚀,就像不讓你“吃虧在眼前”的“老人言”。世界上當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生攻略,但的確有在關鍵時刻指點迷津的人生箴言??梢哉f,致辭就像是老司機在告訴一群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們,“路上車多”“留心左右”“慢點走”……比起沉浸在校園記憶的集體狂歡,學會如何更好地迎接明天,才是從畢業致辭里最該讀取的人生密碼。
——《人民日報》2017年7月10日
長安大學校長陳峰:勇于擔當
我們的老領導老前輩張伯聲院士,在軍閥混戰、國家四分五裂的年代,抱著科學救國的理想,遠赴大洋彼岸艱苦求學?;貒?,他投身教育、科學事業,嚴謹治學、銳意創新,矢志不移為國家培養大量人才,風餐露宿用腳步丈量祖國山川,歷經磨難而志向不催,最終創立了“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首次全方位系統論證了全球地質構造波浪運動的普遍性,被公認為中國五大地質構造學派之一,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為世人所敬仰。
【價值點】
勇于擔當,就是要胸懷祖國、志存高遠。勇于擔當,就是要銳意創新、躬身實踐。
我校1988屆研究生校友、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帶領團隊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級技術難題,為推進港珠澳大橋成為滿足120年使用壽命的世界一流跨海通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超級而偉大工程的背后,是他不畏艱辛、頑強拼搏的闖關氣魄和腳踏實地、日積月累的實踐經驗。
【價值點】
創新不僅是靈光閃現或奇思妙想,更需要長期的知識積累,更應當是一種信仰,需要工匠般的腳踏實地和吃苦耐勞,需要摒棄急功近利和投機取巧,需要涵養定力和百折不撓。
南昌大學校長周創兵:胸有格局立天地
在掀起收視熱潮的《朗讀者》節目上,我們看到了老校長潘際鑾先生和他西南聯大校友們的身影,在談到那段崢嶸歲月時,老人們依然熱血澎湃、激動不已。說起當時讀書的目的,潘老他們給出的答案是:抗日、救國、回家。這三個看似簡單樸素的詞語,卻是當時國家最為迫切需要的力量。在國家與民族生死存亡之際,盡管還只是學生,他們卻以青春之力,發出了《告全國民眾書》,為保家衛國奔走疾呼。幾十年過去了,青蔥少年已是耄耋老人。今天再一次聆聽他們慷慨激昂的朗誦,依然是那樣的震撼人心!他們身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價值點】
古人云,志若不移山可改,何愁青史不書功。今天我們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夢有多遠,人生就有多遠。當你們收拾行囊時,別忘了把理想一起打包,心中有理想,腳下就有力量。當你們面臨人生的抉擇時、當你們面對生活的平淡與無奈時,它能為你們指引前進的方向。衷心希望你們都能立志做大事,在社會發展的浪潮中,創造出不負時代的精彩人生!
原江西大學校長、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谷霽光先生,從事的是史學研究,在旁人看來確實有些枯燥乏味,但他憑著一股“坐得住、鉆得進、拿得下”的韌勁,專情于浩繁的史學卷帙中。他嗜書如命,在清華大學讀書、工作的7年時間里,常常一進書庫,就在書架前席地而坐,讀完一架,再開一架,跟著書架跑。他雖身處鬧市,卻隱身書齋,孜孜不倦,廢寢忘食。谷老幾百萬字的書稿及研究成果,是歷經長年累月、寒暑無間,在寂寂斗室里刻苦鉆研得來的。他自己也曾感嘆:“天道酬勤。我的治學道路不是別的,就是勤奮苦讀的道路。”
【價值點】
有道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再長的路,一步一步走下去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腳步也無法到達。青年時期,正處于人生重要的積累階段。希望你們腳踏實地,打牢根基,做到瞄準目標不動搖,咬定青山不放松!
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2001級化學系校友許明炎的故事。他從小成績非常優異,不料高考發揮失常,沒有錄取到心儀的專業。這一沉重打擊,讓他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迷茫,甚至不止一次地質疑自己的人生。直到大三時他才明白,人生不是百米賽,而是馬拉松。從此以后他發奮努力,2008年以全額獎學金進入美國新墨西哥大學醫學院攻讀生物醫學博士。源于不斷地挑戰自我,幾年前,他毅然放棄了在美國擁有的高薪穩定的工作,選擇了回國創業。創業初期,他克服了設備短缺、樣本不足、資金匱乏等一系列難以想象的困難。如今,他創辦的深圳市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新一輪融資之后,正朝著新的更高目標闊步邁進。
【價值點】
從來就沒有唾手可得的業績,更不可能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每次成功的背后必然是一次又一次的艱辛付出,一次又一次的執著追求,甚至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挫折。發展過程中的挫折總是在所難免,只有自強和拼搏才能通往成功的彼岸。只要你們自強自信、堅持堅守,就一定能夠保持積極的心態,勇敢地迎接各種挑戰,戰勝艱難險阻,實現人生夢想。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向你們的時代自信起航
致遠學院戈劼妤同學在畢業生座談會上的發言讓我印象深刻:她剛到致遠學院,一時沒有適應學習節奏,產生了迷茫。是老師的鼓勵,同學們的激勵,讓她找回了自信,明確了目標。因為自信,她的學習成績在專業名列前茅;因為自信,她從容地選擇攻讀中科院博士學位,而放棄了赴世界頂尖學府深造的機會。她說:“科學無國界,但是‘營養科學有國別,我想研究中國人的營養學,做世界一流的營養學家!”從戈劼妤身上,我看到了自信的力量。我相信,因為這份自信與從容,戈劼妤一定會實現她的理想!endprint
【價值點】
自信是源于對道路的堅信,對價值的追求。未來三十年,中國將步入世界舞臺中心,也是你們人生事業的黃金三十年。你們有幾分自信,中國就有幾分自信!你們在人生價值追求上有多自信,中國在自己的道路上就有多自信!
化學化工學院張永明教授,成功研制了全氟離子膜,突破了長期制約我國氯堿工業發展的瓶頸。離子膜的關鍵技術長期被個別發達國家所壟斷,其研制難度遠遠超出一般人想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幾乎沒有人相信他會取得成功。每個新的實驗都充滿未知,張永明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迎難而上,愈挫愈勇,終于取得了成功,讓中國的氯堿工業用上了我們自己生產的離子膜。我曾經到他實驗室參觀,發現他為了連續做實驗,幾乎把家安在了實驗室。他說:“記不清有多少個不眠之夜,既然國家需要,我們就應該義無反顧、一往無前。即使我們沒有成功,至少也要為后來的研究者做一顆鋪路的石子?!?/p>
【價值點】
堅韌的背后是對目標的堅守,這種優秀的品質,要在不斷錘煉中造就。堅韌,就意味著不畏險阻,逢山開路,遇河搭橋,去追求不平凡的人生。堅者恒剛,韌者恒強。擁有堅韌的你們,終將會把一切困難甩在身后,守得云開見月明!
我國首艘萬噸級新型驅逐艦,在上海江南造船廠正式下水,標志著我國海上國防實力實現了又一次新的飛躍。你們的學長,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1982屆校友徐青,是這艘艦艇的總設計師。畢業后,徐青來到武漢701研究所工作,那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人下海經商,但他不為所動,堅持奮斗30余載,先后擔任多艘重要艦船的總設計師。他說:“艦艇就是流動的‘國土,艦艇開到哪里,哪里就是我們的國家?!倍谋ж摚褪峭ㄟ^建設這些流動的“國土”,讓全世界的中國公民更有安全感與尊嚴感。正是因為有這樣遠大的抱負,徐青才能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
【價值點】
在當今的中國,你們一定會擁有較好的物質生活,但要想真正實現事業上的成功,還要有遠大的抱負。一個滿足于衣食無憂、生活安逸的人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只有為國家社會作貢獻、為人民謀福祉,才能成就有價值的人生。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做有思想的行者
在你們畢業之際,我想送大家一份禮物。這是一本關于思想的書,是一本清華老師寫的書。這本書就是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先生于1928年至1952年在清華大學哲學系任教。《中國哲學簡史》是他飲譽海內外的著作,是影響了許多人一生的經典。希望你們深入閱讀這本書,學習以世界和現代的視角看待中國文化,在思考中體會思想的魅力。這本書中有一句話:“哲學,是對于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希望你們不要因為碎片化信息的泛濫,而使自己的思想變得淺薄。希望你們在閱讀和思考中反思人生,沖刷思想的雜質,磨礪思想的鋒芒。
思想的形成離不開人生閱歷,離不開深入的思考。豐富的閱歷是形成思想的基礎和前提,閱歷沉淀的過程也是思想形成的過程。沒有引發行動的思想,不是真正的思想;沒有高尚思想指引的行動,是渺小的行動。宋代思想家朱熹說,“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坐在你們當中的新聞學院肖亞洲同學喜愛閱讀路遙、費孝通關于中國農村的作品。他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認識到沒有“滾足泥土”,“縱有造福底層的愿望,也可能背離底層福祉”。他用三個寒暑假到晉西呂梁山區石樓縣貧瘠、閉塞的村莊里,與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形成了26萬字的著作《厚土——一個清華學子對晉西農村的調查紀實》。希望同學們秉承實干的精神,讓思想在扎實的行動中更加堅韌,更加強大。
【價值點】
生活可以平淡,思想必求高遠。法國17世紀的思想家帕斯卡爾曾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蔽蚁M?,你們在體察自然、感悟生命中提升思想的境界,在成就事業、開創未來中彰顯思想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上,做有思想的行者。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因為擁有屬于自己的思想而擁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期待你們主動擔起責任
最近,網上流傳著兩個中國留美學生在美國大學畢業典禮上講話的視頻。前不久,有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馬里蘭大學演講時說,“美國連空氣都是甜的”,這種貶低祖國、博取一些對中國有偏見的美國人好感的行為受到了譴責。去年,另一位中國留學生何江在哈佛大學畢業演講中講述了他中學時期被毒蜘蛛叮咬后,他的母親用火烤酒浸棉紗的土方法治療的故事。這位從湖南農村走出來的青年,沒有抱怨他家鄉的貧窮,而是學到生物知識后,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傳遞知識給他的家鄉以及像他家鄉一樣迫切需要知識的地方。這,才是當代青年知識分子應有的擔當!
同學們,在你們周圍,就有無數學子以“大山里的魔法教室”“研究生支教團”等多種多樣的行動方式,踐行著對國家的責任和對社會的擔當。
【價值點】
你們無論身處何時、何地,無論身處人生什么階段、什么崗位,都要永葆一顆赤誠的“中國心”,都要常懷家國之情,常念報國之志,常思興國之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溫暖做人,兼濟天下
上世紀50年代,為了發展我國自己的核技術,郭永懷先生應中國科大另一位杰出校友錢學森先生的邀請,歷盡艱難回到祖國。當時,為了避免美國政府阻撓其歸國,他毅然將自己沒有公開發表過的所有書稿付之一炬。1958年4月,面對中國科技發展滯后、人才儲備嚴重缺乏的情況,郭永懷先生與錢學森先生等老一輩科學家共同倡議創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并成為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1968年10月,郭永懷先生從試驗場地返回北京,在飛機不幸失事墜落的那一刻用生命保護了裝有絕密核試驗數據的公文包,壯烈犧牲,譜寫了“愛在天際”的悲歌!他的夫人李佩先生從悲痛中走出,堅持畢生教書育人,和李政道先生一起幫助中國第一批自費留學生走出國門,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被稱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他們的行為詮釋了在一個新時代中個人應該有怎樣的責任與擔當,應該有怎樣的忠孝大義。endprint
【價值點】
古人云:“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贝髮W不是培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是要培養擁有家國情懷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知識分子。溫暖不僅是一種性情和為人處世之道,更是一種人生格局和理想選擇。
天津大學校長鐘登華:踐行實事求是 篤定砥礪前行
張含英老校長的辦公室懸掛著一張簡易的條幅,上面是他自己題寫的“實事求是”。最耐人尋味的是條幅的右上方寫著:懂么?會么?敢么?這就是張含英老校長的“三問”,也是北洋園校區“三問橋”名字的由來。他說:“實事求是的校訓和崇尚苦學實干的校風,一直指導著我一生的學習和工作,這是我終身難忘的?!睋涡iL期間,他以實事求是的校訓精神為指引,倡導理論和實踐結合,以“德、才、學、識、量”作為一個人成功所需的條件來鼓勵學生。在治理黃河方面,他提出治河計劃必須有充分的科學依據,要有正本清源的主張。為了求得治理黃河的第一手資料,他經常不畏艱險實地勘察,早在40年代就走遍了龍羊峽以下的所有峽谷。1953年,張含英率“西北水土保持考察團”開展了歷時85天、行程2000多公里的實地調研,提出了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方針、目標和措施,為以后大規模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科學基礎。
【價值點】
實事求是,是求真務實、行勝于言的行為準則。
剛剛閉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再次將世界的目光引向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發起以來,得到了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一系列重大項目在沿線各國落地開花。而在很多重大項目的背后,都有天大學子忙碌的身影。他們把能源管道鋪設到了哈薩克斯坦,為國家能源安全撐起一把保護傘,同時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他們參加埃及最大的輸變電項目建設,不僅緩解了當地的供電緊張,也用標桿項目為祖國贏得了聲譽;他們參加東南亞發電項目建設,讓世界認可“中國制造”,也讓“中國標準”成為更多國家認可的“國際標準”。在伊拉克、在巴基斯坦、在斯里蘭卡……他們的足跡遍布美歐亞非拉。他們走出國門,用腳踏實地、孜孜不倦的敬業態度,在異國他鄉修路架橋、建堤筑壩,為當地帶去中國先進的技術和裝備,為祖國贏得了榮譽,為天大爭了光!
【價值點】
實事求是,是腳踏實地、孜孜不倦的敬業態度。
畢業典禮上的故事
畢業典禮越來越有人情味
南方科技大學2017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6月30日上午在圖書館旁的大草坪舉行。與近日南京農業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的畢業生“花式”親吻校長不同,南方科技大學的陳十一校長親吻了一位畢業生。
畢業學生在畢業典禮上親吻校長的面頰,這是表達對母校的熱愛,對校長的親情,這某種程度說明學校育人的成功,否則,學生也不會采取這種方式表達情感。
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說:“學生擁抱、親吻校長其實反映的是對學校的喜愛和情感,而不僅僅針對校長本人。這是年輕一代的表達方式,我們要了解尊重?!倍?,他還表示,這次的畢業典禮也給了他一次洗禮,讓他有所反思:“學生這么熱情表達他們對老師、對學校的感情,但我們自己做得真的夠好嗎?”
畢業典禮上,出現校長親吻畢業生,與畢業生親吻校長的場景,熟悉了傳統刻板畢業典禮的人,還有些不適應,覺得不夠莊重。而這些場景,其實令畢業典禮更溫馨,更人性化。
“最后一課”,請珍視感恩
6月30日,浙江大學2017屆本科生畢業典禮現場,播放了一則小視頻。這個視頻里,不僅有畢業生代表和教師代表,還出現了食堂廚師、宿管員、校醫院醫生、保安等5位后勤人員代表。他們受邀在大屏幕上寄語畢業生,“要記得按時吃飯”“注意身體,多多鍛煉”“常回來看看”……很日常的話語,讓很多畢業生感動流淚。這些后勤工作人員代表,隨后接受了獻花,然后坐在感恩席上,觀看了整場畢業典禮。對這一安排,許多畢業生說,“好驚喜”“謝謝學校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表達感謝”。
畢業之際,浙江大學這場典禮中精心安排的小插曲,不失為暖心的感恩教育?!鞍磿r吃飯”“多鍛煉身體”,這些最樸實的話直抵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話語中流露出“大家都關心你飛得高不高,而總有一些人關心你過得好不好”的關切,怎能不飆淚?
以此為契機,重新審視何為“感恩”,彌足珍貴。感恩那些在最需要的時候,輕拍肩膀、送來溫暖擁抱的人;感恩那些在快樂時愿意一起分享,在失意時一起分擔的人;感恩那些在身邊見證成長、挫折并給予扶持的人……感恩國家,才能成長為一個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情懷的人;感恩社會,才會成長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感恩生命過往中每一個人,讓生命涂抹感恩的暖色調,從平淡日子中感受快樂,必能收獲用雙手碰觸到的穩穩幸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