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布的《中國青年網民網絡行為報告(2016—2017)》(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聊天時使用表情符號已是青年網民的輸入習慣。另有消息稱,近期有關使用表情包是否侵權的法律咨詢明顯增多,內容集中在“將朋友的圖片制作成表情包發布是否涉及名譽權”“使用名人、明星形象的表情包,會不會被訴訟”等。
近年來,微信上推出了諸多明星真人表情,不少明星推出了專屬表情包。而動畫形象類的表情符號,在微信聊天里使用率很高,這些符號和形象身上凝聚了原創者的心血和靈感。目前,這類原創動畫表情創造者的盈利模式,要么依托付費下載,要么指望熱心網友打賞。但從既有情況來看,缺乏長期穩定盈利模式、形象被濫用等問題難以從根本上解決。
速評
或許,在表情符號“野蠻生長”階段結束后,人們才會更強烈地意識到維護原創權益的必要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