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強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生產過程也逐步走向現代化過程。這也意味著現代化生產使用的機械設備在可靠性、技術上、設備維修與更新的經濟性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一旦機械設備發生故障,造成的經濟損失是無法挽回與估量的。為此,本文對機械設備故障檢測及維修措施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機械設備;故障類型;檢測方法
1 機械設備故障的概況
所謂機械設備故障即系機械設備的各項技術指標偏離了它的正常狀態,引起部分功能或全部功能癱瘓的現象。機械設備耐用性與使用時間呈相關關系,機械使用時間越長,其技術狀況惡化的可能性越高,同時,故障發生的可能性也越大。
機械設備故障的發生具有隨機性,在生產過程中,很難把握故障發生的確切時間。因此,研究機械設備故障發生的規律和特性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機械運行趨勢的預測,制定對應的維修措施,保證生產順利進行,建立科學的檢修、維修體系。
2 機械設備故障類型
機械設備的使用、管理、保養及維修階段,占設備總壽命周期的絕大部分,抓好機械設備管理工作,保證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是企業管理工作中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根基。為此,必須全面了解機械設備故障類型,具體如下:
1、早期故障期
早期故障對于機械產品又稱磨合期,與機械的設計和制造的缺陷及使用的環境不當有關。早期故障發生的規律是:開始故障率很高,隨著機械的使用故障率下降。
2、偶發故障期
偶發故障期又稱有效壽命期。此階段發生規律是:穩定性與隨機性,穩定性即故障率趨于一個定值,且故障率是最低的。故偶發故障期也是機械設備使用的最佳狀態。偶爾故障的發生原因與設計和使用不當及維修不力有關。因此,可以通過提高設計質量,加強使用管理,增加檢修診斷與維護工作來降低故障率。
3、耗損故障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設備使用的時間越久,設備零部件的磨損老化及腐蝕程度越大,設備開始進入損耗故障期,故障率開始上升。在損耗故障期剛發生時對機械設備加強維修工作,可以減少經濟損失,降低故障率。
3 機械設備故障檢測方法
1、檢查
設備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首先要判斷故障出現的具體位置和產生的原因,我們可以目測故障板,仔細檢查有無由于電流過大造成的保險絲熔斷,元器件的燒焦煙熏,有無雜物斷路現象,造成板子的過流、過壓、短路。以此可發現一些較為明顯的故障,縮小檢修范圍,判斷故障產生的原因。
2、系統自診斷
數控系統的自診斷功能隨時監視數控系統的工作狀態。一旦發生異常情況,立即在CRT上顯示報警信息或用發光二級管指示故障的大致起因,這是維修中最有效的一種方法。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興起了新的接口診斷技術,JTAG邊界掃描,該規范提供了有效地檢測引線間隔致密的電路板上零件的能力,進一步完善了系統的自我診斷能力。
3、功能程序測試法
功能程序測試法就是將數控系統的常用 功能和特殊功能用手工編程或自動變成的方法,編制成一個功能測試程序,送人數控系統,然后讓數控系統運行這個測試程序,借以檢查機床執行這些功能的準確定和可靠性,進而判斷出故障發生的可能原因。
4、診斷備件替換法
在沒有診斷備件的情況下,可以采用相同或相容的模塊對故障模塊進行替換檢查,對于現代數控的維修,越來越多的情況采用這種方法進行診斷,然后用備件替換損壞模塊,使系統正常工作,盡最大可能縮短故障停機時間。
4 降低機械故障的維修措施
降低設備故障率的重要手段就是趨勢預測,幫助工作人員提前發現故障發生的前兆,查明故障原因,預測故障影響,并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或維修方案。趨勢預測有助于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維修時間,提高微維修效果,增強設備的有效維護與管理。
1、加強設備的保養工作
設備的保養是必備工作。設備管理人員應該熟練掌握說明書規定的保養方法,加強與機架人員的交流,對保養工作進行突檢和抽查。機架人員應增強責任意識,建立完善的獎罰機制,提高工作熱情,調動工作積極性,做好保養工作,節約成本,確保設備正常運行,保證生產順利完成。維護保養技術要求簡單,費用低,同時保證設備的正常作業,減少零部件的磨損,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特別對大型、進口等主要機械,必須強化必要的技術保養作業,以消除故障隱患,保證設備正常運行。更能減少大量的不必要成本,極大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設備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長,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機械設備容易發生故障,設備的有形磨損越嚴重,修復其所需費用也就越大。現代化機械設備是資金密集的裝備,設備投資和使用費用十分昂貴,迫切要求設備管理的經濟效益。強保養、零等候工程制度,從實現3萬公里無故障升到10萬公里無故障里程指標考核。其工程的主體內容是:以“強保養”為核心,輻射修訂和實施以生產者為執行主體的64種類別的設備完好標準和操作維護保養規程,指定了主要生產設備(含進口設備)的維修保養條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為核心,輻射設備修管人員為執行主題的軟硬件增補與完善。“零等候”是指:設備發生故障后等候維修人員時問為零,等候維修備件時問為零,等候維修工具時問為零,等候維修資料時問為零。“強零工程”對于隧道施工企業來說同樣具有較高價值的借鑒作用。
2、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
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嚴格把關,要求每一個操作人員熟練掌握機械設備的性能和原理。做好書面設備檢查記錄。除了把設備日常使用情況和工作量記錄好,還要做好設備的維修記錄,保養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在設備發生故障時,通過工作記錄便于分析故障原因。專業的維修隊伍是減少設備故障率和保證生產順利完成的重要條件。增強機械維修人員的責任意識,定期舉行技術培訓和考核。專業的維修隊伍能有效的提高維修質量,減少因維修質量不過關進行二次維修造成維修材料、工時浪費、增加維修費用的現象。
充分利用大型機械設備的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選擇專業技術水平高,有良好信譽的維修單位對公司外和施工現場機械進行維修工作;維修規范化和引進維修工藝是小型機械內部維修的選擇,減少浪費與生產延時。合理的維修方式有效的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提高設備使用質量。因此,優化維修決策,根據工程機械設備的特點(單體性和獨立生產性)選擇維修方式,同時,還應考慮維修的安全性和經濟性,降低維修成本并使設備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化機械設備結構復雜,具有大型化、高速化、精密化、連續性、系統化和自動化的特點,其自身的特點給設備管理與維修工作帶來新的問題。長期以來,對機械設備的維修主要以預防性定期維修和轉至損壞再維修兩種方式為主,但這兩種方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化機械設備給管理與企業“精益化生產方式”的要求。由此,檢測技術作為維修體系的重要技術,正好彌補了傳統機械設備維修體系欠維修與過期維修的缺點,研究機械設備故障的特性與規律,并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對生產過程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王卉.如何搞好機械設備的管理與維護[J].黑龍江科學. 2016(04)
[2]寧飛虎.淺析機械設備維護與管理[J].機械管理開發. 2014(01)
[3]張峰.論機械設備的維護與管理[J].裝備制造. 2014(S1)
[4]張春梅.關于機械設備的設計研發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2(12)
[5]田偉.淺談加強機械設備的管理和維護的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