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堃
(天水市水土保持局,甘肅 天水 741000)
(1)每年3月1日到4日天水市水土保持局都要組織開展聲勢浩大的水土保持法施行宣傳紀念活動。為了做好宣傳工作,天水市水土保持局每年都要印發開展水土保持法施行宣傳紀念活動的通知,要求各縣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圍繞主題、突出重點,創新形式、務求實效,并制訂詳細可行的宣傳方案,確保宣傳活動的順利開展。
(2)開展多種形式宣傳,增強宣傳效果。一是集中宣傳。在各縣(區)選擇人口流量大、群眾比較集中的廣場開展以“依法保護水土資源 建設生態文化名市”等為主題的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活動,通過懸掛橫幅,設立咨詢臺,散發水土保持法和《甘肅省水土保持條例》及水土保持法知識答卷、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等宣傳資料,現場解答群眾關心關注的水保法律問題等多種形式強化宣傳效果。每年平均散發宣傳資料5 000多份。二是制作宣傳版,展示水土流失治理成效。2017年,全市共制作宣傳牌28塊,配用大量的圖片,全方位地展示了近年來全市在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預防監督和水保執法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還通過展示水土流失災害圖片,增強了廣大群眾關愛水土、保護環境的意識。三是借助媒體,擴大宣傳范圍。部分縣(區)邀請電視臺進行深入宣傳報道,并在天水在線、天水水務網上積極發布信息,進一步擴大宣傳范圍,確保水土保持法能夠家喻戶曉。四是利用電子屏、宣傳車,加強宣傳效果。天水市水土保持局在水務大樓一樓大廳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水土保持宣傳標語;秦安縣水土保持局在縣城大型廣場、道路旁邊電子屏上滾動播放水土保持宣傳標語;甘谷縣出動宣傳車輛巡回宣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召開座談會,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天水市水土保持局先后在清水縣、秦安縣、秦州區多次召開座談會,搭建了對話平臺,相關單位、部門面對面地開展交流。邀請縣(區)委、人大、政府、政協的分管領導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縣(區)發改、住建、國土、交通、林業、環保、水務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縣(區)境內代表性的生產建設項目相關企業代表參加座談會,參會單位代表結合各自職責就貫徹落實水土保持法獻言獻策,不僅暢通了渠道,而且增進了共識。
(1)制訂檢查工作方案。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切實加強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督促生產建設單位嚴格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堅決遏制人為水土流失,特別是結合中央環保督察組和中央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問題專項督查組有關涉水問題整改落實工作的要求,按照全省關于開展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要求,認真制訂監督檢查工作方案,從監督檢查的項目、內容及要求、工作分工、問題查處、相關要求等方面周密安排部署,細化工作責任,明確了目標任務。
(2)全面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在全面掌握各縣(區)生產建設項目的基礎上,認真排查水土流失隱患,重點對轄區內的3個部批、15個省批大中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情況開展了專項檢查。在執法檢查中嚴格程序,做到檢查前有通知、現場檢查有記錄、檢查后有意見,跟蹤有落實,確保了執法檢查工作有序、有據和有跡。
(3)開展摸底調查,健全管理檔案。在歷次開展的大規模監督檢查中,對各縣(區)采取調閱檔案資料和實地調查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對已批復水土保持方案的生產建設項目進行全面檢查,督促生產建設單位嚴格落實水土保持方案,而且對未依法編報水土保持方案且存在水土流失問題的生產建設項目進行全面清查,分別填寫已編報和未編報水土保持方案生產建設項目情況表。2017年,全市已批復水土保持方案的生產建設項目共90個,其中部批項目14個、省批項目36個、市批項目18個、縣(區)批項目22個。共整理出存在水土流失問題的生產建設項目52個,逐個列出了問題清單,制訂了整改方案。
同時,積極組織開展了對小隴山林區等生態保護區生態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抽調專人重點就涉礦等相關問題進行了實地排摸。經督查摸排,小隴山林區林緣區天水轄區共有104個探、采礦權項目和5個水電站項目,涉及4個縣(區)。其中104個探、采礦權項目中有1個項目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個項目在國家地質公園、1個項目在國家森林公園、8個項目在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項目在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項目在省級森林公園。
在全市清理取締“土小”企業工作中,全市共清理小磚瓦、小石灰企業317家。
為了進一步提高全市水土保持監督執法水平,強化全市水保干部職工參與工程建設規范管理的能力,切實提高全市水土保持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技能,打造一支業務素質強的水土保持專業技術隊伍,天水市根據實際,邀請法律專家授課,每年在七八月份舉辦各類形式的水土保持工作管理培訓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與此同時,還不定期地召開全市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會議,邀請天水市城投公司、天水鑫海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22家省、市、縣批水土保持方案的建設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傳達國家和省水利廳關于開展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檢查工作的文件和有關會議精神,生產建設單位就水土保持方案落實情況做大會交流發言,各縣(區)就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檢查情況集中匯報,并現場觀摩,集中解決了一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維護了正常的生產秩序,促進了生態補償工作的順利開展。
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是國家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因水土保持方案不切合項目建設實際而產生的不良后果和影響,項目建設單位、方案編制機構、方案審批機關、監理監測機構均應依法依規承擔相應責任。根據《水利部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發〔2015〕58號文件 進一步做好水土保持行政審批工作的通知》(辦水保〔2015〕247號)精神,為進一步做好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評審工作,天水市建立了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評審專家庫,制定了相應的管理辦法。
截至目前,2017年天水市水保局共審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6個。在審查水土保持方案的過程中發現,部分項目建設單位對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工作不夠重視,編制人員水平不高,存在著未按照有關技術規范編制、適用技術標準錯誤、附圖附表缺失、概算編制錯誤等問題,水土保持方案雖經多次審查但仍無法通過,降低了審批效率,嚴重影響審批工作。針對存在的問題,天水市水土保持局印發了進一步規范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審批工作的通知,從明確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的對象、范圍和邊界,方案審批的程序和時限,方案審批制度,技術評審要求,履行好行政審批職責等方面對審查審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進一步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同時,遵循水利部《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管理規定》《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審查要點》《水利部辦公廳要求進一步加強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評審工作的通知》等規范、標準、制度,在受理、審查、批復等各個環節,嚴格按照程序、時限進行審批,嚴守審批紅線。
一是水土保持法律法規宣傳不夠深入。仍有少數企業法人及內部管理人員對開展水土保持監督執法的嚴肅性認識不足。比如,對個別磚廠的水保監督現場辦公,從水保法的宣傳到法律文書的送達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磚廠方態度冷漠,拒不編報水保方案,也不接受水土保持監督管理。
二是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執行比較困難。一些生產建設單位水保意識淡薄,不主動申報水保方案;已編報方案的不按方案實施,棄渣場的數量及位置變更后沒有及時履行變更手續。
三是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難度大。一方面征收對象涉及面廣且較復雜,缺乏有效的法律強制制約手段;另一方面盡管是國家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但一些生產建設單位和一些部門不認為是應盡的法律義務,而認為是給企業增加負擔,對此項收費不理解、不支持,使補償費的征收處于很尷尬的狀態。
四是一些生產建設項目落實水土保持方案難度大,治理工作滯后,水土保持監理、監測難以落實。
全面做好預防監督工作,繼續加大對所有生產建設項目的監督檢查力度,重點對目前還存在較大問題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取證、查處。對監督檢查提出的整改意見,加強跟蹤落實,督促生產建設單位限期完成整改,并進行復核,確保監督檢查一項、跟蹤落實一項、完成整改一項,使檢查出的問題徹底得到解決。
(1)對未開展水土保持措施設計的,要督促建設單位盡快完善水土保持措施后續設計。對在水保方案實施過程中有重大變更的項目,符合《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變更管理規定(試行)》條件的,要督促建設單位盡快履行相關變更手續,完善報批手續。
(2)對未嚴格落實水土保持措施的項目,要督促建設單位嚴格按照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及時有效地實施水土保持工程、植物和臨時防護措施,并督促生產建設單位依法限期足額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
(3)對符合《甘肅省水利廳關于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行政審批改革事項的通知》(甘水水保發〔2014〕 259號)中開展水土保持監理、監測工作條件而未開展相關工作的項目,要督促建設單位盡快開展水土保持監理、監測工作,為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設提供數據支撐。
(4)加大對小隴山林區林緣區天水轄區探、采礦權和水電站項目的水土保持落實工作力度。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和省級森林公園內的所有項目全部關停清退,依法依規徹底整改。對清理的所有小磚瓦、小石灰企業,督促做好治理恢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