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迪旺
【摘要】目的 觀察并分析治療快速心律失常采用不同劑量美托洛爾聯合胺碘酮的臨床治療成效。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5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為探究對象,將其進行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予以對照組小劑量美托洛爾聯合胺碘酮的治療方式,予以觀察組適當劑量美托洛爾聯合胺碘酮的治療方式,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成效。結果 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8.00%,明顯比觀察組的92.00%要低,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使其統計學具有意義(P<0.05)。結論 采用適當劑量的美托洛爾聯合胺碘酮對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進行治療,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成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臨床醫學不斷采納與推廣。
【關鍵詞】小劑量;適當劑量;快速心律失常;美托洛爾;胺碘酮
【中圖分類號】R54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6..01
現階段,我國臨床上出現心血管疾病的現象十分常見,而且該疾病的發病率極高[1]。引起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是室性心動超速與快速心房顫動,該疾病的臨床癥狀表現為頭暈目眩、胸悶、氣短、血壓低、心慌、心悸等現象[2]。因此本文筆者選取了我院的5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對這些患者采用不同劑量的美托洛爾聯合胺碘酮治療方式,觀察其臨床治療成效。具體研究報告如下文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5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為探究對象,將其進行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25例患者,有男性患者10例,有女性患者15例,年齡分布在27~78之間,平均年齡為(47.22±5.32)歲;而對照組有25例患者,有男性患者14例,有女性患者11例,年齡分布在25~78之間,平均年齡為(46.17±5.41)歲。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予以觀察組適當劑量美托洛爾聯合胺碘酮的治療方式,根據患者的體重情況適當加減胺碘酮藥量(2 mg/kg),并對患者進行30 mL溶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的靜脈滴注,在用藥后的半小時以后,予以患者美托洛爾藥物,將其1 mg/kg添加在20 mL的葡萄糖溶液當中,藥物的滴注速度要適當,不可過快,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改善情況,可以予以患者25 mL的葡糖糖溶液與5 mg的美托洛爾藥物,但是總體的美托洛爾藥物要保持在15 mg的范圍之內。護理人員在患者給藥的過程當中,要時刻關注患者的各項體征變化,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予以處理。而對照組患者均采用觀察組的治療方式,其給藥劑量均是觀察組的一半。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效果進行觀察。
1.3 觀察指標
依照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成效進行觀察與對比: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則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而且無不良反應出現則為有效;臨床癥狀沒有變化,甚至出現病情加重情況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的進行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8.00%,明顯比觀察組的92.00%要低,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使其統計學具有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目前,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療藥物為胺碘酮,單一使用該藥物,患者對藥物的吸收速度較慢,而且藥物的起作用時間比較長,用量一旦加大,據會使其他器官受到影響,導致患者出現心力衰竭、心律緩慢等現象。所以,經過臨床醫學專家的不斷研究[3],發現采用適當劑量的胺碘酮聯合美托洛爾藥物十分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狀況,使其總治療有效率得到明顯提高,與此同時能將胺碘酮的藥量進行減少,從而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經本次結果表明,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8.00%,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2.00%,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使其統計學存在價值意義(P<0.05)。
總而言之,采用適當劑量的美托洛爾聯合胺碘酮對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進行治療,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成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臨床醫學不斷采納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天元.胺碘酮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快速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36):7451-7451.
[2] 李忠山.胺碘酮聯合美托洛爾靜脈注射治療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3):54-55.
[3] 曾小曼,林道德,王 棟,等.胺碘酮聯合美托洛爾靜脈注射治療快速心律失常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7,17(19):33-35.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