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海(北京市教育矯治局局長)
2018年5月29日至30日,司法部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了全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座談會,部署建立全國統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模式。劉志強副部長要求各地按照《司法部關于建立全國統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意見》,“要將基本模式的建立與自身特色和優勢的承接相結合,既塑造出戒毒工作模式的‘形’,也要為模式植入教育戒治科學化專業化的‘魂’”。北京市教育矯治局堅決落實統一戒毒模式,確保年底前構建完成,并結合多年來對戒治規律的探索和戒毒一體化的實踐,在理論基礎、工作理念、技術方法、實踐途徑等方面充實豐富戒毒模式的內容,推動戒毒工作在統一規范的前提下不斷提質升級,健康發展。
建立統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模式,是司法部的頂層設計和重大戰略部署,是戒毒工作的“四梁八柱”,要滿足四點要求:一是政治屬性要求。即統一戒毒模式要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引領,黨建先行。把構建戒毒工作模式,推動戒治工作科學發展作為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完善中國特色司法行政戒毒制度,確保黨和國家的禁毒戒毒方針政策得到不折不扣落實的重要舉措。二是法律法規規章要求。即統一戒毒模式要嚴格貫徹落實《禁毒法》《戒毒條例》《司法行政機關強制隔離戒毒工作規定》等,確保每個管理和戒治環節都做到依法、公正、文明,經得起檢驗。三是戒毒本質屬性要求。即統一戒毒模式要遵從戒毒工作規律,充分考慮戒毒人員違法者、病人、毒品受害者三重屬性,針對其存在的靶點問題,進行系統的戒治,切實幫助其擺脫毒品依賴,重新回歸和融入社會。四是滿足統一戒毒模式要求,體現北京特色。即北京的統一戒毒模式要在全國統一戒毒模式的框架下來推進,同時戒毒模式要充分總結和吸納北京已經探索形成的有效經驗和做法,符合北京戒毒工作特點,體現首都戒毒工作特色。
基于以上考慮,我們提出北京建立全國統一的戒毒模式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會全會精神,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解決吸毒成癮問題為目標,以行為改變跨理論模型為指導,以“人本、科學、安全、救助”為基本理念,以分期分區建設為基礎,以專業中心建設為支撐,以科學戒治為核心,以銜接幫扶為延伸,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初步建立起符合統一戒毒模式要求、體現北京特色的戒毒模式。
北京市統一司法行政戒毒模式概括起來是“一標一基一理念、四期四區五中心、六法六師四載體、四銜三幫兩宣傳”。
理論是行動的指南,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統一的戒毒模式應當首先明確其理論基礎和工作理念等問題。
1.一標,即一個目標,即以幫助戒毒人員戒除毒癮為目標。《禁毒法》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國家采取各種措施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員”。《戒毒條例》和《司法行政機關強制隔離戒毒工作規定》第一條也分別明確了制定條例和規定的目的是“幫助吸毒成癮人員戒除毒癮”。這從法律層面確定了戒毒的根本目標即是幫助戒毒人員戒除毒癮。
2.一基,即一個基礎,即以行為改變跨理論模型為理論基礎。理論基礎是開展科學戒毒的基本條件,只有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才能使整個戒毒模式形成一個完整的工作體系。目前,北京將行為改變跨理論模型作為了理論基礎。該理論認為動機在人的行為改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人的行為改變一般要經過沒有看到問題,到看到問題并且考慮是否采取改變行動,再到做好改變的準備,再到做某些事情來改變,最后努力來維持著改變的過程,也即懵懂期、思考期、準備期、行動期及維持期五個階段。要改變吸毒這種不健康行為,重構健康行為,需要正確識別戒毒人員的戒毒改變動機所處的階段,并針對性通過系統的動機激發、技能培養、系統脫敏等綜合干預措施,促進戒毒人員積極改變,并維持這種正性的改變,保持持續的操守,最終戒除毒癮。
3.一理念,即“人本、科學、安全、救助”理念。“人本”即以人為本,要將戒毒人員作為戒毒工作的主體,與其建立起相互信任、互相認同的矯治關系,以幫助戒毒人員戒除毒癮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幫助戒毒人員自我完善、自我成長。“科學”,即要按照毒品成癮的原理和規律開展工作,做到管理方式科學、矯治方法科學、診斷評估科學、后續幫扶科學。“安全”,即開展戒毒工作要以安全為前提,要不斷加大安全投入,強化安全教育,細化安全責任,加強安全管理,確保場所安全穩定。“救助”,即要正確認識戒毒人員是病人,是毒品受害者的屬性,為戒毒人員提供切實有效的救助和服務措施,促進戒毒人員順利回歸和融入社會。
1.推進四期四區建設。將戒毒人員從入所到出所全過程劃分為生理脫毒、教育適應、康復鞏固和回歸指導四期,并針對性設置生理脫毒、教育適應、康復鞏固和回歸指導四區。急性脫毒期(區)主要開展醫學隔離觀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開展性病、艾滋病、肝炎、結核等傳染病及各種慢性病及精神障礙篩查等工作,進行安全風險評估。教育適應期(區)主要開展入所教育和行為養成教育,以入所適應性團體、規范養成練習、隊列體操、太極拳訓練為重點,幫助戒毒人員從思想上、心理上、行為上適應戒毒所生活。康復鞏固期(區)根據戒毒人員動機水平,將戒毒人員戒治分為戒治準備階段、戒治行動階段兩級,實施區別化管理和戒治措施。戒治準備階段的戒毒人員動機水平基本處于前沉思期、沉思期和準備期,以提高覺察、情緒處理、激發戒毒動機為目標。行動階段的戒毒人員動機水平基本處于行動期或維持期,以渴求應對、提高戒毒技能和效能為目標。回歸指導期(區)主要通過開展家庭治療、人際關系技巧以及回歸社會指導等訓練,幫助戒毒人員恢復社會支持系統,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2.推進五大專業中心建設。一是設置戒毒醫療中心,負責戒毒人員生理脫毒、健康檢查、傳染病篩查防治、日常醫療、精神疾患防治等工作。二是設置教育矯正中心,負責戒毒人員各種專業認知戒治課程和法律、道德、毒品、社會認知等輔助課程的教育工作。三是設置心理矯治中心,負責戒毒人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狀況篩查、個體心理咨詢和心理危機干預、團體心理輔導以及心理戒治項目研發、引進和推進等。四是設置康復訓練中心,負責戒毒人員運動康復檢測、運動處方制定、運動訓練組織等工作。五是設置診斷評估中心,全面負責戒毒效果階段性評價和全過程效果評估。當前情況下,診斷評估中心從醫師、心理咨詢師、教師、康復訓練師和大隊民警中選拔專兼職診斷評估人員成立診斷評估小組,建立會商制度,對戒毒人員戒毒情況進行綜合考核評價。在條件成熟時,可考慮建立全局統一的診斷評估中心,統一負責全局診斷評估工作。
1.“六法”,即綜合運用六種措施對戒毒人員進行系統矯治。生理康復措施包括進行接收隔離,開展生理脫毒治療,進行日常醫療保障,推行運動康復戒毒及探索科學配餐機制等。心理康復措施包括開展心理測量、心理健康教育、個體咨詢、心理康復訓練及推進心理戒治項目等。認知教育措施可分為專業戒治課程和輔助課程兩大項。戒治課程主要包括入所教育課程、健康習慣養成課程、成癮者認知行為重構課程、道德認知重構課程、回歸社會教育課程及人際、時間、壓力管理等通識課程。戒治輔助課程包括法律、道德、戒毒常識、文化素質教育等。行為訓練措施包括嚴格執行一日生活制度,開展隊列訓練、規范行為養成、文明禮儀、戒治文化等內容。勞動康復訓練包括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勞動知識學習,引進適宜的生產勞動項目,培養勞動觀念和生存技能。家庭修復和社會幫教包括電話溝通、開展家屬課堂、邀請來所幫教等方式,增強家屬幫助戒毒能力。通過邀請地方政府、社會團體、禁毒志愿者等來所開展幫教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戒毒氛圍。
2.“六師”,即建立六支專業隊伍。戒毒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程,需要戒毒場所建立和培養起一支專業化的戒治工作隊伍。我們研究認為,要根據戒治工作需要,建立起認知教師、心理咨詢(治療)師、運動康復師、醫師(含藥、技、護人員)、勞動康復師、社會工作師六支專業戒治隊伍。要通過建立專業戒治人才庫,推進專業戒治人才認證管理,形成專業戒治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長效機制,為模式構建提供專業智力保障。此外,還要充分借助外腦,通過簽訂合同、購買社會服務等方式引入科研院所專業力量,建立局外專家支持團隊。
3.“四載體”,即抓好四個載體。一是科學評估分類與針對性矯治工作載體。在做好健康檢查、訪談、量表篩查的基礎上,結合其吸食毒品類型、吸毒史、成長經歷、現實表現等綜合因素,對其存在的靶點問題進行分類,根據分類分別編入不同的戒治小組,制定有針對性的“戒治處方”,實現精準戒治。二是戒治項目載體。要圍繞戒毒醫療(精神衛生防治、艾滋病防治)、運動康復、戒毒認知、營養配餐、心理矯治、家庭和社會功能修復、勞動康復等方面,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加強戒毒康復和教育矯治項目的研發和實施,不斷提升戒治工作科學化水平。三是戒治相關測量工具載體。針對當前戒治工作中缺乏科學評價戒毒人員戒治狀況、戒治成效工具的現狀,要圍繞生理、心理、行為、認知、勞動康復、運動康復等內容,加大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發、引進一批戒治相關的檢測和戒治效果評價量表或問卷或相關的評估工具,科學評價戒治成效。四是戒治設施設備載體。借助現代科技,推進戒治工作精準開展是當前戒治工作的一項重要體現。要研發、引進一批戒治相關的儀器設備,提升戒治工作科學化、專業化水平。
1.“四銜”,即做好四個出所銜接。一是做好強制隔離戒毒與康復戒毒的銜接。通過康復所提前介入宣傳,開展戒毒康復體驗等多種方式,讓戒毒人員充分了解戒毒康復工作,爭取解除強制隔離戒毒后到康復場所進行鞏固。探索由戒毒康復所負責解除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后續跟蹤督導。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探索由康復所承擔戒毒模式回歸指導區工作職能,使戒毒人員在回歸社會前,有一個過渡的“中途島”和“緩沖帶”。二是做好強制隔離戒毒與社區戒毒的銜接。要嚴格貫徹法規、規章要求,在戒毒人員出現法定情形時,將其由強制隔離戒毒變更為社區戒毒,并做好銜接轉介。三是做好強制隔離戒毒與社區康復的銜接。在做好戒毒人員出所無縫銜接的基礎上,通過發放戒治情況報告等方式,向其所在地禁毒部門介紹戒毒人員在所期間戒治情況及存在問題,并提出后續工作建議,為地方后續工作提供基礎資料。四是做好強制隔離戒毒與藥物維持治療的銜接。在戒毒人員解除強制隔離戒毒前,向其宣傳國家藥物維持治療政策,對有治療意向的人員,做好轉介工作。
2.“三幫”,即做好三個群體的幫扶。一是做好社區戒毒(康復)人員的幫扶工作。與地方政府部門合作,對回歸社會的戒毒人員通過家訪、電話訪、康復小組活動、復吸風險評估等方式,了解掌握其身體情況、思想狀況、現實表現、實際困難及復吸傾向等,開展針對性心理行為輔導和干預,及時召回高復吸風險人員。二是做好戒毒人員家屬的幫扶工作。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家屬課堂”,采取知識講座、團體活動、家庭互動等形式,幫助家屬掌握觀察技巧、溝通技術和防復吸技術。三是加強對地方社區戒毒(康復)工作人員的指導。采取專業培訓、組織觀摩實踐、到戒毒所跟班作業等方式,使社區戒毒(康復)工作人員系統地掌握戒毒專業知識和技能,提升戒毒幫教能力。
3.“兩宣傳”,即通過兩種宣傳教育方式,在全社會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禁毒戒毒氛圍。一是開展實體化宣傳教育,組建由民警、志愿者、戒毒人員同伴教員等組成的宣講團,定期進街道社區、進家庭、進企業、進學校,開展禁毒戒毒宣傳,增強社會公眾禁毒戒毒意識。二是開展“互聯網+”宣傳教育。通過微博、微信、戒毒APP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廣泛地宣傳戒毒理念、措施和成效,利用即時通信APP語音、視頻等對戒毒人員及其家屬開展網上咨詢督導、實時交流,使互聯網成為禁毒戒毒的新陣地。
(一)關于經費保障。構建統一的戒毒模式,涉及四區及五個專業中心建設,涉及到環境、布局的布置和調整等,需要將模式構建和完善工作進行整體設計,明確分步實施措施,并針對性納入年度的經費預算,確保各項措施穩步推進。
(二)關于基礎設施保障。要合理調配、新建和改造一批設施,確保各項基礎設施、功能用房設置合理、滿足需求、功能完善、科學適用。當前,由于強制隔離戒毒所均是按《強制隔離戒毒所建設標準》建設,與統一模式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建議司法部及時與住建部溝通對相關標準進行調整。
(三)關于制度建設。要適應統一戒毒模式要求,對現有的戒毒制度進行系統的梳理,對與統一模式有沖突、不一致的制度,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調整,確保各項制度滿足模式發展要求,系統配套。
(四)關于信息技術保障。適應統一戒毒模式要求,要大力推進戒毒工作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加快戒毒工作信息化平臺、業務軟件、數據庫等的建設與開發,提升智慧戒毒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