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嚴了,自律強了,鋪張浪費少了,群眾辦事更方便了……5年激濁揚清,龍泉驛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十項規定、市委十項規定精神,堅持在作風建設“常”和“長”上下功夫,以“零容忍”態度馳而不息糾“四風”。
“明查+暗訪+走基層” 馳而不息糾“四風”
“八項規定的實施,讓黨員干部的作風發生了深刻變化。少了迎來送往,多了真抓實干。少了鋪張浪費,更多的是勤儉務實。”作為區紀委特邀監察員,機關干部強子軍時刻關注龍泉驛區黨風廉政建設,老百姓對干部作風的評價他看在眼里,“大家都覺得這幾年變化很大,風氣越來越好了。”
5年來,龍泉驛區堅持“明查+暗訪+走基層”三位一體的監督方式,聚焦作風老問題,緊盯“四風”新動向,馳而不息糾“四風”。每年,區紀委都堅持抽調財政、審計精兵,組建專項檢查組,對區級部門和街鎮鄉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開展專項檢查,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已發現并督促整改違規發放津補貼、公款旅游等典型問題160余個。同時,與高校合作組成暗訪隊,深入到各單位特別是窗口部門和村(社區),對工作作風、公車使用、公款吃喝等情況進行暗訪,組織開展暗訪1000余次,發現并移送公車私用、大操大辦等問題線索90余條。
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64人受處分
“某鎮一村委會主任違規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禮金,造成不良影響,在函詢時,又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某鎮黨委副書記因未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該鎮多個村(社區)頂風違紀,被追究責任,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貫徹落實,龍泉驛區紀委始終堅持對這一類違紀問題嚴肅查處、逗硬追責,一旦發現問題線索,必定“寸土不讓”予以調查處理。
針對違規收受紅包禮金、公車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全區各級紀檢監察組織積極運用“四種形態”給予黨紀輕處分或組織調整50余人,黨紀重處分10余人。除了對當事人嚴肅處理,還逗硬追究相關領導責任。針對性質嚴重的違紀問題,已對8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和2名科室負責人進行了責任追究,進一步壓緊壓實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一崗雙責”責任。
“在報紙、網站開設‘曝光臺公開曝光,在黨政系統內部予以公示。”對于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件,區紀委堅決點名道姓通報曝光。目前,已在相關單位內部公示56件64人,發文通報27件29人,網絡曝光16件17人。
從源頭上防治作風問題 形成長效化機制
“這幾年,不僅辦事更方便了,鎮上、村上的干部還經常上門服務。”談起八項規定帶來的變化,柏合鎮桂花村村民林秀華有著深切體會。讓干部多了“規矩”,讓百姓添了“便利”,這是作風建設的顯著成效之一,也是形成作風建設長效化機制的核心要義。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重點在治,關鍵在防。”區紀委相關負責人說,必須通過制度建設等方式,強化源頭治理。全區始終注重強化警示教育,督促案發單位召開干部職工大會,深刻總結反思剖析發案原因、發案動機、發案教訓,真正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警示。 (供稿單位:龍泉驛區紀委) (責編:周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