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曉冬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事業單位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近年來,“三公”經費的管理問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關注,加強及規范“三公”經費管理已經成為政府部門及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做出努力的一項工作,以便可以有效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的管理效率,促進事業單位的進步與發展。在本文中就新常態下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管理優化路徑進行有效的分析,并針對其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新常態;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管理優化
一、新常態下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管理現狀
事業單位的“三公”經費管理實際指的是政府部門人員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產生的支出,是政府和事業單位在正常運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大支出。同時,隨著群眾監督力度的逐漸增強,媒體曝光的公費私用等現象,“三公”經費的管理情況受到人民群眾的質疑及不信任。同時,公用經費私用的問題若是長期存在于事業單位中,則會嚴重影響事業單位的進步與發展,加重財政負擔,導致社會的不和諧發展。目前,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管理出現問題主要體現在事業單位的人員利用公費進行旅游消費及進行個人專車的配置,在接待消費上超標等等,這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辦公的氛圍。產生以上原因可以分析為以下幾點:一是事業單位的領導及部分人員的權利意識過度體現,盲目的認為自己是國家政府人員,高群眾一等,便有資格進行特權的享受;二是財政的預算管理不全面,不系統,不嚴格。政府經費的預算及管理條例不嚴格不完善,沒有對“三公”經費的預算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對經費的使用過程沒有起到良好監督作用;三是行政體制管理不全面,事業單位的管理制度沒有全面覆蓋事業單位的各項業務,缺乏具體的行政管理條例,造成了一些部門及個體為了個人的利益鉆了事業單位的空子,為自己創造了許多便利。更有甚者的是一些部門之間進行相互攀比,想方設法利用公費進行豪華車輛的購買,或是利用出國學習及考察的機會進行出國游玩,將公費進行私用。
二、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三公”經費的預算不合理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越來越活躍,這更加突出了財政預算管理在經費管理中的重要性,這體現了統籌管理經費的合理使用及監控經費使用的作用。但是,目前事業單位并沒有對“三公”經費的預算進行規范的管理,往往只是通過比較簡單的計劃進行預算,并沒有根據業務的實際需要及市場價的相關行情進行處理,更多的只是單一地從在編人數進行粗略的估計,這種簡單的認知往往導致預算脫離實際情況進行確定,嚴重違背了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因此,這也造成了財政支出活動的無計劃性無規則性,對事業單位經費的管理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影響了單位的長期發展及現代化的建設。同時,甚至還有部分事業單位對預算在財政管理中的重要性認識不清,管理模式落后,這直接導致了“三公”經費的管理呈現一種比較混亂的局面,對事業單位的發展是不利的。
(二)制度不規范
在中央“八項規定”深入落實之后,反腐治貪力度在不斷的增大,“三公”經費管理問題受到社會的關注,公費的支出呈現下滑的趨勢。但是,總體上而言,公費的使用管理在制度上仍然存在不規范現象,這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財政的管理。這主要是體現為以下幾點:一是在公務接待方面,國家雖然在公務接待方面有總體的要求,但是各地方事業單位的執行情況及監管的力度不一樣,這直接導致了一些地方事業單位在接待方面過度浪費,接待不遵從規定的原則,一般是比較隨意,甚至是存在接待超標的情況。少數的事業單位鉆制度的漏洞,將原先的公款接待暗中轉為由企業主作陪買單,甚至是官商勾結,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廉潔的正面形象,引起人民群眾的不滿,對地方經濟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二是在公務用車方面,“三公”經費中大部分是用于公務用車的費用,主要包括公務用車購置價款、車輛購置稅及其他相關支出。一些單位人員利用車輛維修費不一,維修企業操作混亂等因素,為自身謀求權益,完全無顧財政部門對車輛消費制定的預算標準。這嚴重助長了一些單位人員的特權意識及消極腐敗的行為;三是體現在公費外出方面,在嚴打的管理之下,仍然是存在少數公務人員利用職業的便利性,以出國考察的借口外出旅游,為自己的消費行為進行買單;或是公務人員在制度的制約之下利用團體學習考察之名組織公款進行旅游,這也是“三公”經費濫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監督力度不足
財務和審計部門在“三公”經費的使用過程中并沒有充分發揮有效的監督管理作用,這主要原因便是紀委監察未能充分發揮其監督的行政職能,各部門之間沒有進行積極有效的配合。同時,這根本原因便是源于事業單位并沒有建立全面、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內部審計部門沒有實現獨立自主的監督作用,僅僅是通過依附組織內部進行形式上的管理作用,無法正常行使其檢查監督的權利,沒有起到實際的效果,最終造成了“三公”經費監管上的漏洞,影響了事業單位的進步及發展。
三、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管理優化路徑分析
(一)加強思想教育
事業單位的主要行政職能便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提供有效及便捷的服務,促進民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以利于社會的進步。但是,“三公”經費由于管理上的疏忽而產生了許多貪污腐敗的現象,嚴重敗壞了黨風紀律,影響了事業單位在群眾心中的地位。因此,若是需要在根本上解決此類問題,必定需要各單位的管理人員盡職盡責,發揮黨的優良作風,勤儉節約,決不能以自身利益為中心而進行各種浪費。同時,需要在事業單位內部開展各種思想教育活動,為公職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積極進行經費的透明化管理,對單位內部存在的浪費現象及相互利用公款營造各種利益的現象等進行嚴肅的批評,必須在思想上讓工作人員認識到假公濟私的錯誤性及嚴重危害性,杜絕危險作風在單位內部的流行。
(二)完善使用制度
建立建全完善的制度有利于進行長期性及規則性的有效制約,為事業單位各項事務的正確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事業單位要在內部建立起完善的“三公”經費管理制度,加強內部的控制及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根據現階段事業單位的管理情況及實際發展的需要,建立全面系統的接待化標準,并且需要不斷進行制度的彌補及完善,并且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度,重視效果的執行效果;二是需要加強公務用車管理制度,各級單位合理進行車輛用度的安排,規范公車配置的質量及數量,設立專門的公車維修地點,以便可以及時解決維修報銷費用不實的問題,并且對車輛的購買需求應是嚴格按照制度審核的過程進行執行,做好相應的公車運行記錄;三是對利用公費進行外出旅游的現象進行嚴格的管理,針對其發生的行為進行嚴格的批評及進行相應的懲罰。總之,為了事業單位的長期發展,應對不符合規則制度的單據一律不進行報銷。
(三)合理安排預算及加強經費監管
行政事業單位應充分認識到預算管理在經費管理中的重要性,積極進行預算編制的運行。因此,事業單位需要積極配合財政部門制定預算安排,以便可以對“三公”經費進行規范的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單位內部在進行預算時應以實際需要基礎為出發點,及時做好“進”與“出”兩個方面的工作,以避免財政管理出現不合理的現象;另一方面,單位需要不斷加強經費的監管,單位內部可以成立相關的專門小組對此進行監督經費的運行過程,以便及時發現不合理使用經費的行為,并且可以及時認識到內部存在著哪些不合理的制度現象,以便及時進行修正。
四、總結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的現階段發展確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管理行為或是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因此,事業單位應根據內部發展的情況進行合理性分析,及時認識到其存在的不足,再利用有效性及針對性的方法進行及時的解決,以促進事業的單位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明龍.行政事業單位加強“三公”經費管理的對策探討[J].財會學習,2017(06).
[2]呂平.對加強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管理的建議[J].當代會計,2016(10).
(作者單位:吉林省人口生命科學技術研究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