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穎
摘 要:舞蹈是學前教育專業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不僅要教授幼兒知識,還要能做到能歌善舞,進而實現幼兒協調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因此,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師來說,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了解舞蹈教學的重難點,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開展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接下來,本文將結合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育的重點,探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舞蹈教學;創造力;呼吸訓練;技巧動作
一、引言
新課改以來,對于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創新,進而實現更高質量的教育活動的開展。這就要求當代舞蹈教師必須改變傳統教育觀中不適應部分,形成新的教育觀,并以此為指導對原有的教育內容、方法與手段等進行研究和改造,使之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合理的知識結構的形成和各種智慧、能力、特長、個性的發展。由此可見,探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方法的重要意義。
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育的重點
(一)注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開展對于舞蹈的技能技巧以及相關的一個基本功的教學和鍛煉之外,還應該想辦法實現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而對一個舞蹈人才來說,創造力的培養是其所要達到的一個最高的目標和結果。也就是說,舞者在跳舞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將作品完整地表達出來,還要在此過程中進行一些自我的創造,比如說,可以將自我的一些經歷與舞蹈的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也可以將一些有趣的生活體驗與舞蹈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1000個舞者舞出1000種花樣,而不是機械地進行學習,所有的舞蹈都只是對于舞蹈技術的表達,卻缺乏內容的傳達與迸發,因此,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于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
針對于創造力的培養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首先要做到全員性,所謂的全員性,主要指的是教師在進行創造力的培養的過程中不能只是針對于某一個學生進行創造力培養,而是要實現全體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與提升。其次就是差異性,所謂的差異性,主要指的是在進行舞蹈創造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要保證每一個舞者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特點,而不是所有人跳出的同一支舞蹈都是一模一樣的。除此之外,還要具備一定的主導性。所謂的主導性,主要指的是在進行創造力培養的過程中,這種創造力的培養不應該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學生主動的進行學習,進而實現學生創造力培養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提升。最后要做到的就是主體性。所謂的主體性,主要指的是在舞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扮演指導和引導的角色,而不是存在教師一味地灌輸,學生一味地被動接受的現象。只有做到了以上幾點,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對于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二)注重對學生進行呼吸訓練
在舞蹈訓練的過程中,除了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之外,還要注重對于學生的呼吸的訓練,在舞蹈中針對于呼吸是十分講究的,呼吸是舞蹈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的樞紐,是靠它來支配所有的動作以及所有的動作之間的連貫性,與歌曲中呼吸有異曲同工之處,在舞蹈中呼吸,我們也稱作為運氣,運氣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動作的表達效果。
在呼吸訓練的過程中,首先要去訓練學生的就是讓學生掌握呼吸的種類以及呼吸的基本方法。比如:呼氣時長呼、短呼、呼氣后閉氣;吸氣時長吸、短吸以及吸氣后閉氣。長呼吸意味著呼吸的持續,在緩緩松弛腹部的同時呼氣或吸氣,主要是在一個動作里用一次呼吸做動作而形成的呼吸。短呼吸,快速呼吸,是在一個動作里,經幾次呼吸段落而形成的呼吸,并將幾次呼吸作為統一體而有機地相聯系。呼與吸交替進行,以此構成了舞蹈中呼吸過程的復雜化等等,進而幫助學生掌握呼吸的準確方法。
(三)技巧動作教學應注重科學性
所謂的技巧,主要指的是完成舞蹈動作的技術與能力。針對于技巧,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含義:一方面來說,指的是具有一定的高難度的技巧性的舞蹈動作,比如說,跳、轉、翻、飛腳、串翻身、旋子三百六、耍扇、耍帕、舞箭花等。其次,主要指的是演員在完成一般性的舞蹈動作時所傳達出來的質量和技巧。比如說,同樣一個舞蹈動作可能有的舞者傳達出來的舞蹈動作是比較協調、準確和穩定的,而有的舞者所傳達出來的舞蹈動作穩定性和準確性相對來說則要差一些,這其實也是動作技巧的一種體現。最后來說,主要指的是演員自身所具有的一個基本素質水平。比如說,有的舞者的彈跳力比較強,爆發力和平衡力也比較強,這其實就是舞者自身的一個基本功的體現,我們也可以將其稱之為技巧動作的一種體現。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注重對于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培養以及呼吸的鍛煉之外,還要注重對于技巧動作的訓練,進而提升舞者的基本功,使其能夠高質量地完成舞蹈動作。
三、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措施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的設置來實現課堂教育工作的開展,進而保證舞蹈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接下來,將分別從多媒體教學法、小學合作學習法以及人物教學法等多個角度出發,探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的方法和措施。
(一)多媒體教學法
傳統的教學環境下,針對于舞蹈課程教育工作的開展都是采用教師教授動作,學生進行模仿的方式,而如今,在21世紀的今天,信息技術被逐漸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因此,針對于舞蹈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們也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借助于多媒體的方式來實現相關的舞蹈教學動作的教授。我們都知道,不同的學習者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學生學得很快,有的學生學得很慢,還有的一些學生會呈現出肢體不協調的現象。這樣一來,時間一長,學生之間便會產生一定的差異性,為了實現這一問題的改善和提升,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方式,將所要教授的舞蹈動作制作成5~10分鐘的微課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的方式來進行相關的動作的學習。
(二)小學合作學習法
除了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之外,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所謂的小組合作學習法,主要指的是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不同小組的學生共同負責相關的學習內容的學習和展示,教師要求大家所展示的內容不僅要規范、準確,還要具有統一性。這樣的情況下,為了能使得小組的人員動作達到規范性和統一性,大家一定會互相幫忙、互相扶持來實現相關動作的學習,進而提升大家的團結能力和協作能力,同時也可以保證大家對于舞蹈動作的學習的規范性。
(三)任務教學法
除了多媒體教學法以及小組合作教學法以外,教師也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法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所謂的任務教學法,主要指的是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置一定的教學任務,比如,成果展示,視頻作業等等,這樣一來,在相關的教學任務的設置一下,學生便會提升對于舞蹈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也會比較集中,進而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針對于呼吸訓練工作的開展技巧動作訓練的開展,還是對于創造能力的培養都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一名優秀的舞蹈教師,一定要了解舞蹈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更好的舞蹈教學工作的開展,與此同時,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也一定要注重教學方法的使用,進而實現更高效率的教育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鄒琳玲.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設置的改革與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33):133-134.
[2]林芙蓉.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初探[J].文學教育(中),2014,(05):83.
[3]張文.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初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12):65+67.
[4]謝瓊.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探討[J].藝海,2009,(12):8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