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公主嶺市陶家屯鎮中心小學)
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為出發點,從學生興趣的激發著手,盡可能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對識字教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識字學習過程輕松而愉悅,只有這樣的教學環境與氛圍下學生才能夠比較好的認識漢字、記憶漢字,使識字教學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對比法”幫助學生識記同音、形近的漢字。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按新課程教育改革下的課程標準開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活動,在充分整合教學資源,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水平與生活環境的前提下,從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出發,幫助學生在課堂識字教學的過程之中對讀音及字形相同或相近的漢字進行對比記憶。幫助學生在識記漢字的過程之中加深對漢字的理解與記憶,使學生在識記漢字的過程之中可以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為漢字的識記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識字教學效率的提高,也是全面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一個關鍵,也是學生語文知識素養全面提高的一個前提與保障。在語文識字教學中,對于同音或字形相近的漢字的對比學習,可以讓學生明白,在漢字的學習中,有些字雖然讀音相同或相似,但由于偏旁或者部首不同,它們所表達的意思也就完全不同了。教師在開展小學識字教學的過程之中,應該加強學生對識字教學的理論指導,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形聲字等漢字的構成與表達的意義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之中能夠有據可依,使學生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之中感受到學習的輕松與快樂,讓學生真正能夠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之中對漢字的識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全面提高小學識字教學的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識記“請”與“情”這兩個漢字時,可以對學生進行這樣的引導:同學們,雖然這兩個字的讀音相近,但“請”與“情”在漢語中所表達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在生活之中請教與請求別人時,通常都是通過言語來表達的,所以言字旁的就是“請”,而我們在生活之中內心的感受是一種情,所以心字旁的就是“情”。“請”與“情”讀音與字形都十分相近,那我們在識記這兩個字的進候,應該如何去區分和理解它們的字形及意義呢?學生們通過教師的提示積極回答,教師加以引導,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識記效率。通過這種對比的識字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已經學過的漢字去識記新的漢字,這樣也便于學生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之中把形近與讀音相近的漢字有效地區分開,并對每一個漢字都能夠正確理解其所表達的字意。
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選擇“編故事”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識記漢字。教師可以把一些比較抽象、較難理解的漢字編成一個個內容生動的小故事來幫助學生識記漢字,讓學生通過聽故事的方式加深對漢字的理解與記憶。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不成熟,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夠,很容易受課堂外聲音及事物的影響,導致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溜號的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要想有效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就應該加強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設計,使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充滿吸引力,使學生把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當作一種樂趣。例如,在識字教學中學生經常把“鴨”與“鴉”字記混,教師可以給學生編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來幫助學生識字。“在一個秋高氣爽的黃昏,晚霞映著天邊的彩云,景色美極了,小山村里的家禽也紛紛出來散步,在村邊的小河里一群鴨子浮在水面上快樂的唱著歌。這時一群烏鴉從天空飛過,烏鴉的叫聲瞬間打破了這里的寧靜,所有的動物都看向了天空,一只小鴨子說,這真是一群‘牙’鳥啊!大家聽了小鴨子的話都不禁大笑了起來。小鴨子又接著說:我的歌聲多好聽啊!我才是鳥中歌唱第一的‘甲’鳥。在河邊散步的小雞聽了小鴨子的話說:烏鴉是鳥類,可以說它是‘牙’鳥,而小鴨子是家禽,不是鳥,所是是‘假’鳥啊!”學生們聽了這樣的故事后在歡笑聲中不僅記住了這兩個字,還激發了學生識記漢字的學習興趣,使識字教學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加強了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豐富了學生識記漢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