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青
現階段,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初中語文教師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即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怕教、學生怕寫。究其根本,主要原因便在于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陳舊,使學生的思維被局限在課堂和教材中,脫離了實際,更脫離生活。甚至還有一些教師,為了能夠使學生的作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會讓學生背誦一些中考佳作以及滿分作文,致使學生變成了按部就班的機器,就更別說寫作創新了。想要使這一弊端得到克服,并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筆者認為,將閱讀和寫作教學相結合,以讀促寫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
對于寫作而言,其實是學生自我表達以及釋放的方式。教師想要通過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就還應該引導學生有效閱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通過對課文的認真品味,能夠充分體會其中的語言、細節以及情感,從而得到寫作素材的不斷積累。教師應該深入研究閱讀教學,并指導學生如何通過閱讀訓練積累有效的寫作素材,從而得到寫作水平的提升。
想要通過閱讀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體會課文中的細節。細節描寫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寫作技巧,并使學生逐漸形成一定的意識和習慣,即在適當的時候知道運用細節描寫為文章增添感染力。例如,在《孔乙己》一課的教學中,課文描寫到孔乙己臉色青白、身材很高大,雖然只是簡單的描寫,卻突顯出了孔乙己首次出場的形象,且十分生動具體。教師應該讓學生學習這種寫作方式,并掌握這種寫作技巧,能夠通過運用自己的方式在寫作中開展個性化的細節描寫,以此提升寫作能力。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通過閱讀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能力,就要實現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并有目的地帶領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使學生的閱讀水平與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從而形成一定的閱讀習慣。教師應該盡量選擇一些代表性較強的文章,并讓學生對其開展仿寫練習,從中學習文章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經過長期的訓練之后,學生就能夠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能夠明確閱讀學習額目的和重要性。學生應該認識到,寫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要經過漫長的積累與學習。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練習,并將閱讀過程中學習的寫作技巧應用在將來的寫作中。
例如,在《春》一課的教學中,其中“小草偷偷從土地中鉆出來,綠綠的,嫩嫩的”這句話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式,使小草的靈性充分地展現了出來。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擬人手法,并將其運用到寫作中。在閱讀學習中總結寫作方法,能夠使學生理清思路,進而在寫作中保持頭腦清醒,提升寫作效率。因此,在學習每篇文章之后,教師都應該帶領學生總結其寫作方法和技巧,以此激發學生的寫作潛能。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能夠使其更好的開展閱讀學習,進而從中收獲更多知識,并將其應用在今后的寫作中。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為其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環境,以此帶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閱讀帶給自己的心靈滿足。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選擇適當的閱讀方法,并根據學生的閱讀需求,為其推薦合適的書籍或材料,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學習中。課余時間,也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課外閱讀素材,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拓展學生的視野,還能夠使學生通過大量閱讀接觸到各種寫作方式和寫作技巧,進而得到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縱觀當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經常會出現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分離的現象,致使學生閱讀無味、寫作空乏。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就需要教師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以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品味閱讀,加強寫作積累;培養閱讀方法,豐富寫作技巧;帶動閱讀興趣,強化寫作能力。以此促進閱讀和寫作的有效結合,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均得到良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