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蘇娟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此話早已被語文教師們爛熟于心。朗讀在閱讀教學中是如此重要,那么,怎樣讓朗讀真正走進閱讀教學呢?我以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般說來,詩歌最適宜朗讀,不讀不能得其真味,散文、小說、劇本都適合朗讀。如敘事散文《珍珠鳥》《炊煙》,寫景散文《西湖的綠》,抒情散文《匆匆》,小說《小桔燈》《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劇本《陳毅市長》《在法庭上》,另外,文藝性議論文《起點之美》,講演稿《最后一次講演》等等都可讓學生練習朗讀。除了利用閱讀訓練教材外,我還經(jīng)常從課外書籍、報刊編選一些自己喜歡的與課文有關的好詩文作為朗讀材料。我相信,老師喜歡的文章,學生也會喜歡。如教郭沫若的《爐中煤》時,我推薦劉半農(nóng)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深受學生的歡迎。
老師的范讀不僅讓學生聽到了美的聲音,還能通過手勢、表情、眼神將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出神入化地傳遞給學生,這比錄音更直接、更有感染力。在觀摩名師課例中,那些感情濃烈、聲情并茂的美讀示范,氣韻生動,攝人魂魄,強烈地吸引著學生,總能給旁聽者以強烈的震撼。
課堂上,我通過聲情并茂的示范朗讀感染學生。學生從我的朗讀中獲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蘊,進而萌發(fā)朗讀的興趣。如教學朱自清的《春》時,我以充滿喜悅和希望的感情基調(diào),以輕柔、緩慢的基本語調(diào)進行朗讀,在各層次間停頓時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語斷情不斷,便將學生帶進優(yōu)美的景色中。學生被我動情的朗讀所感染,便會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優(yōu)美意境中,進而產(chǎn)生朗讀欲望。
在朗讀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講清朗讀技巧,學生只有掌握了朗讀技巧,才能準確地表情達意,增強語感,達到朗讀的目的。
1.要注重語音輕重。在讀表現(xiàn)凝重鮮明的情感態(tài)度的句子時要重讀;在讀含蓄深刻、耐人尋味的句子時,要輕讀。
2.要注意停頓。停頓是語句的間歇。停頓的位置和停頓的時間長短都要適當,停頓有語法停頓、強調(diào)停頓和心理停頓。語法停頓指的是遇到各種標點符號所作的停頓;強調(diào)停頓指的是為了突出語意,強調(diào)感情,在沒有標點符號的地方有意作一停頓;心理停頓,指由于課文各部分所表達的情緒不同,為了從這部分過渡到另一部分,中間需要作適當?shù)耐nD。
3.要注意語氣。如朗讀《故鄉(xiāng)》一課中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的語氣要有所不同:讀少年閏土時應明快流暢;讀中年閏土時要用斷斷續(xù)續(xù)、謙恭而又含糊的語氣。
4.要把握語速、語調(diào)。朗讀時的語速能表情達意。語速的快慢往往是由文章的題材、內(nèi)容、情感和人物性格等多種因素決定的。
當然,朗讀技巧還很多,這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
朗讀的形式紛繁多樣,不一而定,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為能準確指導學生朗讀,在教學中,我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1.根據(jù)文章的感情特點,選擇不同的朗讀方法:感情奔放的,組、班齊讀;感情婉約的,要求學生跟著錄音讀;情景交融的,配樂朗讀;而戲劇文學,則分角色朗讀。豐富多彩的訓練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和活潑有序的語言活動中獲得語言感受。
2.一篇課文運用多種方式來讀。如教 《錢塘湖春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味詩中的美感,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錄音,去感受詩中所表現(xiàn)的美妙境界;可以由教師或朗讀水平高的學生范讀,讓學生在沉浸中受到感染。為了使感情色彩更濃,還可以配樂朗讀。這樣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詩的意境的感知,活躍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
3.倡導自由品讀。在朗讀時不帶任何問題,讓學生全身心進行品讀,從而享受讀書的樂趣。教學《捕蛇者說》這篇課文時,我在兩個班做過這樣的實驗:在第一個班,讓學生讀課文后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并討論、交流;在第二個班,則放手讓學生品讀,熟讀后讓他們談談對文章的理解。兩相比較,后一個班的學生不僅能指出文章中的優(yōu)點,而且還能指出文章中的一些不足之處,雖略顯幼稚,卻也有理有據(jù),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兩者的教學效果差別很大。由此,我深刻地體會到:學生對文章意蘊的理解,內(nèi)涵的品味,都是通過閱讀感悟出來的。
4.組織學生收聽電視散文朗誦、廣播中的詩朗誦,并要求他們進行模仿訓練;開展朗讀比賽、詩歌朗誦等活動,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多媒體具有特殊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大多數(shù)學生對五彩繽紛的圖像、優(yōu)美的音樂有一種格外的親切感。如果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能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氣氛,就能喚起學生的想象,撥動學生的情感,從而使他們的朗讀更具有表現(xiàn)力,也更能使學生享受到朗讀的愉悅。如我在教歌詞《在希望的田野上》時,一課時的閱讀教學都是以朗讀為主。教師范讀,學生自由朗讀,片段選讀,最后是全班男女生合唱式的表演讀,朗讀時配以與課文有關的十九幅圖片,以及《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曲子,學生很快就被感染了,讀得酣暢淋漓,讀出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讀出了勞動的歡樂,讀出了對未來的憧憬,讀出了這首歌詞的內(nèi)蘊。這里,展現(xiàn)改革開放之后祖國各地翻天覆地的新面貌的圖片和歡快喜慶的樂聲強烈地感染著學生,震撼著學生的心靈,使藝術朗讀成了現(xiàn)實。
總之,我通過自己的實踐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只有正確認識到朗讀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加強朗讀這項基本技能,并且具備了較高的朗讀水平,進而在閱讀教學中恰當?shù)厥褂眠@一法寶,使朗讀成為藝術,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朗讀的愉悅,使學生喜歡老師的朗讀,喜歡上自己的朗讀,你的語文課就一定會深受學生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