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照
關于口語表達,《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有如下表述: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在口語交際中樹立自信,尊重他人,說話文明得體,儀態大方,善于傾聽,敏捷應對;注意口語的特點,能根據不同的交際場合和交際目的,恰當地進行表達;學會演講,做到個性鮮明,材料充分、生動,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個性和風度。這樣的表述,無疑是要求教學中要重視口語表達這一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
口語表達是內在思維活動的外化,包括攝取信息、整合加工、提取信息的過程,它既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也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這一點與書面作文完全一致。因此,它對于作文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下面就如何服務于作文教學,談一談口語表達訓練在作文教學中的具體方案。
在小說、戲劇等敘事類文學作品教學之前,可要求學生根據預習時對課文的感知,對課文進行詳細復述,即按照情節的發展完整復述故事。這樣的要求促使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厘清情節結構安排,從而對記敘類作文的敘事方式有所了解。如在進行《最后的常青藤葉》《羅密歐與朱麗葉》等課文教學時,就可這樣做。
對敘事類文學作品進行情節改編和細節擴充,屬于創造性復述,它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聯想力和想象力,究其實質就是文章的改寫和擴寫。它要求對原課文進行情節改造和延伸,對細節進行合理充實。例如,在學習《鴻門宴》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改編故事情節。在學習《廉頗藺相如列傳》時,可以鼓勵學生就“負荊請罪”這一情節展開想象,口頭表述當時的環境、場面,人物動作、神態甚至心理活動等。
在古詩詞教學時,先讓學生用現代漢語將其意境忠實地表達出來,再讓學生進行聯想和想象,將可能之景、可能之情“開掘”出來。如王維的《山居秋暝》中,“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學生將其進行情景再現,也可以就意境進行再創造。顯然,進行詩歌情景的再現與再創造,能為記敘類作文的景物描寫和抒情做鋪墊。
材料式口頭作文,最常見的形式就是讓學生依據圖片講述故事。教師在作文課前,精心準備幾幅生活化的圖畫或照片。課堂上,要求學生聯系圖片內容,進行合理虛構,當眾把編織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在學生講述完各自的故事后,教師可以“亮出底牌”,把原作誦讀出來,再讓學生與自己講述進行比較,發現不足,作二次修改。
命題式口頭作文是口語訓練的最高階段,它不僅要求學生能夠講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還要求學生能夠對人物、環境做必要的刻畫和描繪,最好還有一定的細節描寫。教師在把作文題目告訴學生之后,即可要求學生打腹稿,給的時間一般在十分鐘左右。然后“展示”三五個同學的口頭作文,讓大家進行評價,然后根據主題需要提出修改方案。命題式口頭作文,鼓勵學生快速構思和表達,當堂給出修改意見,從而縮短常規作文從寫到評的周期。
評論綜述式口語訓練,要求學生在對基礎課文熟悉后,對材料進行分析比較,然后進行綜合性復述,在這一過程中闡發自己的見解。這種訓練多運用在課文分析中,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即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發言時間以三五分鐘為宜。比如,在學習魯迅的小說《祝?!窌r,教師可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哪些原因造成了祥林嫂的死亡?啟發學生聯系課文從族權、夫權、神權等方面予以闡述。閱讀教學中的評論綜述是為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而這也是寫作議論文的基礎能力。
主題辯論是一種高層次的口語訓練形式。一個有思辨性的問題是有效進行主題辯論的前提。在教學莫泊桑的小說《項鏈》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就“馬蒂爾德是個不幸的女人還是個幸運的女人?”這一主題展開辯論。辯論的形式迫使辯論者迅速抓住問題要點,調集個人的知識儲備;迫使他們在立論時有理有據,邏輯縝密,讓對手無懈可擊;迫使他們在駁論時,層層剖析,擊中要害。主題辯論和議論文寫作中的立論、駁論原理是一樣的。
這里的材料是展開口頭論述的依據,內容上必須是豐富的,形式上可以是文字、數據、圖表,也可以是這三種因素的綜合。講演活動是讓學生走上講臺,就某個問題對全班同學言明事理,發表見解。課堂上,教師應首先要求學生讀懂這些材料,對材料進行分類歸納,并提煉出論點;其次,讓學生根據論點建構起論證框架;最后,讓學生當堂講演。這里我們要求學生須充分利用所提供的材料進行論證,在此基礎上再使用其他材料,這一點與書面作文有所不同,因為在這一階段,我們主要考察學生對材料進行歸類、提煉、使用、闡發的能力。
在學生講演之前,教師先布置好作文題目,這個題目應該聯系學習實際、聯系社會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習一些名人演講詞,大聲朗讀并體會特點,組織學生觀摩現場演講或演講影像材料。命題式講演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先讀稿講演,再看提綱半脫稿講演,最后完全脫稿講演(后兩種應成為主要的講演形式)。講演強調運用面部表情和手勢,強調聲音的抑揚頓挫,這雖然在書面作文使用不上,但在講演過程中所形成的語感以及處理題材使之富于吸引力的辦法對于議論文的作用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論述式口語表達訓練的價值在于,無論評論綜述、辯論還是講演,都有利于學生展示自己風度才華的心里愿望,有開發情商的特殊作用;最大限度擴展學生口語訓練的層面,讓學生在實際鍛煉中提高語言表達的條理性、擴展性和生動性,提高學生言之有據的論證能力,這些對議論文寫作的影響自然不可小覷。
鼓勵學生進行有內容、有條理、有情趣的口語表達,是使語文課堂生動活潑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手段。從功利的角度來看,成段成篇的口語表達訓練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