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芹
高中學習時期是學生們學習時期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這是人生的轉折點,是邁進大學學府的階梯,是人生成功的起點,也是檢測學生們綜合素質的方式。語文這一學科,占據了整個高考總分的四分之一,因此學習好語文對提高高考的成績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應該如何提高同學們的語文成績呢?這就是我要說的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問題。
葉圣陶曾說過“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可見效率是至關重要的,而語文又是高中時期主要科目之一,因此我們更應該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們學好這個科目。高中語文主要知識點有很多,總體可歸納為現代文、古、詩文、作文,當然還有其他知識點,但這些是同學們不易掌握和學習的,因此教師們在此方面更應該有更好的方式方法來提高教學效率。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科技在不斷地發展,多媒體也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我們不妨就此好好利用現代的設備,利用多媒體來給學生增加一些學習的興趣,改變以往的老師辛苦地講,而學生枯燥地聽,最后老師很累,但是學生卻沒有學到多少知識的模式。這樣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到了更多的東西,更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知識。學生主動學習,更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時,不妨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荷花的圖片,來更好、更生動地展現文章中荷花和美,形象地展現荷花那像舞女的裙,花朵那婀娜的樣子,就連那荷花上的露珠也像是明珠,像是星星,又像是出浴的美人。這樣,讓同學們融入到文章中,像是眼前真的有這樣的場景一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有效地增強學生對文章的印象,學生背誦起文章來就會得心應手。
枯燥的板書和勞累的筆記是老師和學生們都不愿意接受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尤其是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又要專心聽講,還要認真做好筆記,這樣有效的45分鐘的課堂時間對于學生來說就變得捉襟見肘了。學生辛苦地做筆記,卻也降低了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率,教師利用多媒體制作PPT,將所講知識總結歸納后展現給同學們,并準備課堂相應的拓展知識和背景文化。同學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觀看PPT整理筆記,這樣,就減少了學生在課堂做筆記的時間,將這部分時間可以更好地利用起來。例如在學習魯迅的《吶喊》時,不妨可以將魯迅的相關信息及魯迅在書寫此文章的時代背景制作成圖片,展示給同學們,節選一些影視資料幫助學生理解文本。魯迅的作品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到 “五四”運動的中國社會發展,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制度級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深刻的剖析和徹底的否定。通過這些背景資料,同學們在學習文章時就不會感到枯燥和茫然,更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
想要更好地了解事物,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觀察接觸。因此同學們在學習時,遇見的有些知識點難以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看見真實的東西,或者將自己融入文章中的環境中,更好地感受作者的心情、想要表達的情緒。在教學中,不妨也利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創設出形象鮮明的投影圖畫、輔之以生動的文學語言、借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表現出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這種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情感、啟迪思維也有獨到之處。例如在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一文時,教師可以配上離別的音樂,讓一位同學跟著音樂朗讀文章,讓同學們感受徐志摩那“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的憂傷。也可以讓同學們分享一下生活中的離別的事情,與文章中的情緒相結合,理解作者感情,便于記憶。
在同學們學習文章前,不妨可以給同學們創設些問題,讓同學們帶著問題進行學習,然后讓大家分成小組進行討論。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最直接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小組內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可以相互影響,使同學們思考問題更加全面深刻。例如在學習富蘭克林的《美腿與丑腿》時,向學生們提問本文的主要觀點有哪些?作者是如何分別闡述的?作者為什么要以美腿與丑腿作為文章的題目呢?學源于思,思源于疑,讓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閱讀課文,并進行分組討論,讓同學們更深刻地理解文中苦樂在于心的道理,引導學生樂觀積極地面對人生。這樣的學習方式更能讓同學們對課文的知識點加深印象,因為這些道理和知識都是自己所思所悟的,這樣的方式總比教師告訴學生,然后讓學生死記硬背的好。
學無止境,在教學的道路上,有著許多的方式方法可以更好地將教師的知識傳授給同學們。以上是我總結的幾點方法,希望可以對教師們有所幫助。讓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知識,解放學生的天性,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會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