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
班主任王老師說:“沒有想到一條繩子居然帶來這么大的變化,一節跳繩的體育課,讓孩子們之間的關系更融洽了,小打小鬧的矛盾也正在減少了。特別是小軍的轉變,受歡迎的指數一路飆升,真是太神奇了”。
案例:三年級的孩子“以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與小伙伴發生矛盾時,不會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不理解他人,有那么一點小事總喜歡找老師,不是你投訴我,就是我來投訴你。源頭問題:在孩子的眼里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特別是在體育課中,由于體育課的特殊性,這些問題的集中表現得更為明顯。特別是團隊動作學習時,總是抱怨別人做得不好,埋怨他人不行,等等,讓團隊合作無法進行,嚴重影響了課堂效果。為此,利用跳繩動作的學習,培養學生間的友好合作和交往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評析:要想贏得孩子的心,走進孩子的世界里,那必須找出專門治理孩子問題的方法。如何讓孩子在體育課堂里解決所出現的問題,又能完成教學任務?這是一項“大工程”。于是,利用一根跳繩,設計主題,步步為營,攻破孩子的難點問題,找出要突破問題的重點,讓孩子不知不覺中懂得與他人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三年級的孩子慢慢的從個體認識到集體力量與團結的好處。而這一些慢慢在體育課中,創設不同的主題內容,促使學生有一個平臺,在體驗活動中,感受著集體的重要性。于是,一個跳大繩的主題活動內容,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里,從不會跳大繩到學習基本的動作以及到集體的合作,一點一步慢慢去嘗試。第一階段里,主要是讓學生間互相體驗,慢慢的學會動作以及配合:先是在大組里,以三人小組為單位,分成若干個小組,兩節課后,再由一個三人小組合并成兩個小組,這樣,慢慢的一個大組就形成了。于是,第二個階段的目標是:大組順利合成。在這一個過程里,主要便于老師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一一幫助引導。然而這一個階段里,也是問題發生最多的時候。因為由三個組成一個大組,這時就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不妨就是:
1.怪對方動作不熟練,造成失敗。
2.小伙伴不會做動作,然后直接沒興趣練習,怕給小組造成麻煩。
3.缺乏自信心,主要表現在,動作不熟練。
針對這些問題,在課的總結時,提出個人與集體存在問題時,如何解決與處理的問題,通過講道理與分析,甚至現場做個動作示范讓學生學會判斷,知道哪些如何處理同學間的矛盾。同時,加上激勵以及鼓勵,在巡視指導中,慢慢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通過PK大賽,讓學生懂得一個集體里要完成一個個動作,達成大家共同的目標,必須付出個人的努力。于是,你會在課堂中,發現每個學生,在正副組長共同帶領下,人人自覺投入,自主練習,目的就是為了集體的成功。這也是從來沒有發現過的問題,有時你在想,如何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狀態?那這樣的,有目標有目的,跳一跳就能摘的方式,很是吸引三年級的學生,也比較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開展活動時,就更要重視學生的內心世界的情感培養,這也是當前體育素養形成的重要環節。
當最后PK比賽時,學生們更是激情飛揚,個個都想為集體更光,個個都想成功。又經過之前的教育與學習后,當小伙伴沒有成功時,學生學會了互相鼓勵,為之喝彩。
一個小組里,因某些同學的動作不熟練而造成多次失敗,而這一組里又剛好有一個非常負責任的組長。比如,在一次課堂里:
當要我報數的時候,組長更是著急了,她負責搖繩,動作而隨著時間的緊迫也加快了,把節奏都打亂了。但是,她還是很好的調節自己,以自己的能力順利完成了此次的比賽。雖然成績不理解,但是通過在她的努力下,小組的同學生表現還是不錯的。當比完賽時,多次失敗的學生也反過來對組長表示不滿了,這時就有爭吵聲音出現了。而組長也委屈的落淚了。這時,他們的一舉一動我都看在眼里,只是想給時間他們自己去消化解決。于是,我又在忙著組織其它組的比賽工作了。這時,一個小男孩,在我講話時,蹲著走向放書包的地方,我也看到他。但沒有點名字,只是看了一眼,就繼續說話了。這時,在我側轉頭時,發現這位男生想去到自己的書包里,把紙巾拿出來,遞給落淚的組長。而組長的旁邊,有一個男生也一直在低著頭和組長說著話,一會淚流得滿臉都是,一會擦干眼淚,似乎在和那男生說著什么。不一會兒,女生似乎原諒了那位男生,不流淚了。但是在放學時,又滿臉眼淚的。這時,我走過去安撫與鼓勵她時,表揚她哪里做得好,哪里應該如何處理時,她又哭得厲害了。當我說:是不是為了集體說話有點急了?她說:是……然后又是滿臉的淚水。看得出來,組長是為了整個小組著想,只是一時方法不對而已。在經過談話后,組長也想通了。但是,放學一看到媽媽來接時,那淚水又嘩嘩的流了下來。
因此,體育課堂里,有淚有汗,更有笑聲,這樣的課堂才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體育課堂。
老師,或許你的一個眼光或者一個評價,就會改變一個學生,點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激發學習的興趣。在體育課堂里,首先老師帶頭去欣賞他人,公平公正去評價學生,在學生心中播下友善的種子。例如在跳大繩比賽結束后,我是這樣做的:
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今天挑戰失敗或者成功率不高的同學。因為:一是他(她)們的抗壓能力很強,當自己失敗的時候,還遭受其它同學的嘲笑……二是他(她)們當自己失敗時沒有流淚也沒有沮喪,繼續勇往直前,努力的一次比一次跳得好。而有些同學為什么會哭、會緊張呢?是因為他們特別愛集體,為集體的榮譽而著想。但是,體育精神就是這樣。當有比賽就會有輸贏,有輸贏就會有問題或有矛盾。所以,要想在比賽場上取得榮譽,那是要經過一次次的練習才能達到的。而我們這次的跳大繩動作學習,著重于過程。當然如果結果好的話,是最理想的。而有些小組特別團結,當同伴出現問題時,互相鼓勵、包容、理解。所以,老師特別欣賞為同伴加油助威的同學,只有這樣,這個小組才更加的團結與進步。最后,祝愿同學們在下一個階段的學習里,繼續發揮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個人的智慧力量。
每當學生聽到我這樣的評價與肯定后,課后紛紛表示:知道剛才失敗的原因,并樂意與小伙伴一起學習,克服困難,迎接更大的挑戰。
一根小小的繩子,在課堂里發揮它的功效性,能夠改變學生間的矛盾,促使學生通過一條繩子的學習,學會與他人交流,與他人合作,跳出孩子們的精彩,舞出他們的亮麗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