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莒南縣第六中學)
1.審題應變。學生考試時如果碰上不合心意或不擅長的作文題目時,平日里貯藏在大腦中的豐富素材常常難以調出。面對這種審題障礙,要充分發揮想象空間,進行自由聯想。以作文題目《路口》為例,面對這一作文題目時,我們的思路不應當局限于“路口”上發生了什么事、遇到了什么人,而應該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要聯想到“人生的路口”“成長的路口”等。這是一個由“點”到“線”,再到“面”的過程,也是一個創作激情由低到高、創作靈感由無到有的過程。
2.立意應變。立意障礙主要表現為眼界過低、看問題表面化、觀點童稚化,從而陷入就事論事、就人寫人、就理說理的泥淖。針對此種現象,一是要引導學生加強道德文化修養;二是要引導學生從廣義、宏觀上思考問題,引導他們站在歷史、人生或者發展的高度進行立意;三是要引導學生跳出材料限制,去發掘材料背后的隱含意義,如松柏有其傲骨、微草自然不屈,等等。只有善于推陳出新,善于以小見大,才能把平淡、膚淺的思想和情感加以升華,從而寫出有深度的好文章。
3.選材應變。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豐富的寫作素材,自然不會寫出好文章,這需要考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多觀察多閱讀多積累??墒?,不少考生大腦儲備庫中儲備了不少的素材,考試時卻寫不出佳作,這主要是由于缺乏靈活選用材料的能力。因此,教師平時要注重“一材多體”的訓練,通過“一材多體”的訓練,多角度多層面地挖掘材料貯藏的信息,以此來拓寬學生的思路,開闊學生的視野,從而提高學生的選材應變能力。以下面這則材料為例:
材料:初一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后的一天,王老師表揚張旭同學說:“張旭同學經過一年的努力,成績雖然仍是我班最差的,但是已經有三門功課沖過及格線了,這是他一年來取得的最好成績,并且他負責的衛生區一年來沒有被扣過一分,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他表示祝賀并授予他學習進步獎和衛生標兵稱號,同時希望他再接再厲,再出佳績?!睆埿裢瑢W熱淚盈眶。對于這則材料,可做如下訓練:
訓練一:如果每一位后進同學都能遇到這樣一位老師,那會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老師,謝謝你》《七年來,我第一次領獎》《擁抱明天》等題目中任選一個,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訓練二:在《為倒數第一名鼓掌有感》《不以名次論成敗》《學習不分先后》等題目中任選一個,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議論文。
4.用材應變。在考場作文中,有些學生布局合理、立意健康、選材也新穎,最終寫出的文章卻平淡無奇、空洞無物,甚至達不到考題規定的字數。面對這種情況,首先,可以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法來豐富內容;其次,可以采用并列式組材法,以此鋪展內容。記敘文可以多角度描寫,議論文可安排數個分論點分別論述,說明文可采用總分式或分分式說明事物或事理。此外,運用對比式、抑揚式等也可使文章內容更加充實。
5.修改應變。在考場上,學生在完成作文寫作后,一般只會剩下很短暫的復查時間,如果遇到作文“偏題”等重大錯誤,可從三方面入手,進行緊急補救。一是靈活點題,緊扣中心或關鍵詞進行言簡意賅的闡述,以收畫龍點睛之效;二是扣住論點,增加總結時論述,可采用一分為二辯證法,扭轉偏題錯誤;三是提煉中心,升華前文內容,提升文章立意和高度。此三種方法雖有狗尾續貂之嫌,卻能起到一點卒彰顯志的效果。
1.直覺隨記法。直覺思維來去匆匆,圍繞作文命題,如果我們在審題構思的過程中能夠完全放開思緒,并記錄閃現而出的思路,然后分析比較這“第一手資料”,加以整理修改,往往會抓住寫作要旨、尋到寫作靈感,形成最佳寫作心境。這樣一來,考生就可能下筆千言、一揮而就。
2.一心二用法。如同字面意思,“一心二用法”,即先審作文,弄清內容,然后放置不管,從頭難題。這樣一來,在答題過程中就會連帶著思索作文題目,往往會有“靈光一現”的收獲。這時,就要在稿紙上及時進行關鍵詞記錄了,如果發現卷中材料正是作文所需,學生就會興奮異常、思如泉涌,寫作構思也會嚴謹而新穎。
3.入情入境法。寫作需要欲望和沖動,欲望和沖動到來時,作者行文時常會事半功倍。要在考試中激起寫作欲望,可以置身情境,凝神細思,深入領會命題的內容,在腦海中感受命題里的酸甜苦辣,從而產生創作沖動。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睂W生想要在作文寫作中立于不敗之地,寫出上乘之作,關鍵還是在于平日的用功和積累,上述“五步三法”,不過是一些應急措施,以便廣大同仁和同學們遇到突發情況時可以有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