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市金融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習近平同志在中國的改革全面步入深水期、經濟轉型期的關鍵時期,從經濟結構性改革的戰略層面提出的。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處于中國職業教育體系最底層,但它們卻擔負著為“需求側”培訓最基層技能人才的任務。作為基礎文化課之一的體育與健康課在這“供給側改革”的浪潮中,加強自身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勢在必行。
中職教育階段是建立在專業大類的基礎上,通過2年半年的在校培養,半年的企業頂崗實習,從而最終實現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中指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因此體育教學是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的。《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指出:“我國體育發展面臨的機遇之一是互聯網+行動計劃”,根據這些指導性文件,筆者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開始了自己的中職體育與健康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筆者所教授的專業是第三產業的現代服務業,一方面,這類專業的從業人員腦力勞動者比較多,因此繁忙的工作導致他們可能每天沒有整段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另一方面,學生在校期間體育與健康課周兩節,光靠這兩節課貫徹好“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不可能的,因此“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當今社會是“互聯網+”時代,這就給我們的實踐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很好的平臺,因此,從專業出發選擇適合現代服務業可以利用零散時間進行維護身體健康的項目,進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可行的。通過互聯網我們查閱大量的資料,最后選擇了一項簡單易學、并對學生維護身心健康,提升健康水平非常有益的項目——微運動,作為我們實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切入點。
“微運動”是當今社會比較流行的一種“上班族”的運動,它可以零場地、零投入地進行鍛煉。我們就把相關的知識做成“微課”上傳到班級的微信群中,讓學生在學習之余進行習練,并讓學生上傳自己習練的小視頻,教師可以在線指導,從生理、解剖及運動醫學的角度去指導學生科學的習練,這樣在課堂上在加以引導,讓學生的興趣逐漸提高,爭取讓學生在校學習的兩年半時間里能養成習練習慣,從而使他們終身受益。
中國的體育項目很多,筆者通過調查研究,選取了中華武術作為傳承傳統文化的切入點。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武術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播的載體。大連是聞名全國的通背拳之鄉,自上世紀20年代修劍癡大師來連傳拳以來,已經歷了近百年的傳承,武術這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大連已經生根發芽,現在已長成參天大樹。如大連群眾武術健身的三大活動:萬人太極拳展演、大連國際武術文化節和老拳師拳藝表演開展的紅紅火火。但現在大連的中等職業學校開設武術課的學校越來越少,在全社會都在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的今天,讓學生重新習練我們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國粹”,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通過這一項目提升自己的健康指數,另一方面還可以為傳承這一傳統體育項目做出自己的貢獻,并且能進一步激發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筆者對傳承中華武術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我們利用互聯網,讓學生先自己查找相關的中華武術的資料,并由教師將相關的資料做成微課,引導沒有基礎的學生循序漸進地從基本功開始訓練,對有基礎并感興趣的學生,我們通過微課讓學生學會武術套路的識圖方法,能自覺習練套路。其次,當大家習練一段時間之后,教授學生掌握基本防身的技巧,從而提升學生對中華武術的習練興趣,養成習練習慣,從而讓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
綜上,筆者關于中職體育與健康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主要是將“微運動”和“中華武術”作為切入點,使學生能將這兩項運動作為未來提升自己健康指數的工具,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能經常習練,從而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