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純
摘 要: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重分數輕體質的觀念較為普遍,因此體育教學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因此,如何構建有效體育課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成為本文論述的中心內容。
關鍵詞:高中體育;快樂體育;終身體育
學校體育是一項有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諸多因素,其中體育教學的好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受當前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忽視體育鍛煉,學校輕視體育教學,家長不重視體育教學的現象十分普遍。新課程理念下,體育教師如何構建有效的體育課堂,讓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興趣,進而實現快樂學習終身受益呢?本人進行了如下的歸納和總結:
一、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強化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標準》要求一切教學以生為主,老師為輔,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體育教學,不單單是跑幾圈,跳幾米的課,也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自主學習的課,我們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相信學生的潛能和創造性。在確保體育教學安全的情況下,放手讓學生組織課堂教學,還“課堂于生”,讓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得到充分施展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及創造性。
為了使高中學生更好地上好體育課,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技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體質,必須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被動的要我學”,變為“主動的我要學”,并且“喜歡學”。在教學實踐中采用設置疑問、多樣化、興趣化、選擇性等多種教學方法去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這樣能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耐心傳授體育文化知識,努力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
興趣是激發和保持學生行為的內部動力,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運動興趣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和體育活動特別重要。由于高中體育的特殊性,它既不影響學習的高考升學,也不影響他們今后工作的就業和生活,許多學生忽視高中體育課,認為少上一節體育課不影響高考,然而少做一套試題可能會影響高考。因此,培養高中生的體育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學生有了興趣和欲望,學生才會自覺主動上好體育課,才能養成堅持鍛煉的好習慣,才能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在教學中,教師要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學生指導做到科學規范、一絲不茍。對于一些膽小的學生,教師要對他們耐心指導,先講解,然后示范,最后鼓勵他們進行練習。幫助他們克服心理上的恐懼感,并借助于群體性體育活動來復習和鞏固課堂上所講的知識。天長日久,學生們就會潛移默化的對體育課程產生興趣,并由此增強主動學習的信心。
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打造快樂體育課
要倡導“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理念,教師要充分把握學情并制訂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如在高二年級選修課上,我發現女生大部分喜歡選羽毛球、乒乓球),男生喜歡選籃球、足球,于是,我把男生的足球、籃球和女生的羽毛球、乒乓球與田徑項目中的“跑”、“跳”、“投”結合起來,充分培養學生的力.速度、耐力、柔韌素質,使它們的運動量相差無幾。總之就是想方設法讓學生在他們感興趣的項目得到定量的鍛煉,讓他們感到體育課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充滿活力的。
課堂上,教學的內容即要豐富,方法也要靈活多樣,爭取用趣味性,游戲性,競賽性等良好的教學方法,有效地傳授知識,使學生在體育課中保持積極高漲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達到較好的效果。教學內容要選擇適當學生水平的教材。長期以來,教師都過于注重對學生身體能力的評判,過多追求成績,致使客觀上的分數與實際能力脫鉤,扼制了學生個性的張揚。因此,在教學難易程度上有較大的變化,一是要將學習的難度降低,要控制運動量,防止負荷過重,以免起了反效果,對分層學習提出了要求。二是對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的科學性、民主性加強,教師的作用與角色發生變化,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
四、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在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單一的練習方法容易使學生的高級神經活動陷入抑制狀態,機體容易產生疲勞,因此這就要求體育工作者教學方法必須多樣化。只要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學習上產生極大的愉快和積極的情感。高中的學生他們有體育鍛煉的基礎,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因此,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要多變,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如立定跳遠比較枯燥,可采用游戲的方法來進行,或用比賽的形式來進行,那么學生的熱情就會高漲起來。又如在游戲障礙賽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復,對每次練習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哪組能遵守規則為勝,第二次加上哪組隊伍排得整齊為勝,第三次加上哪組跑得快為勝,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來吸引學生完成游戲任務。同樣在跳繩、拍皮球、踢毽子等活動中,當學生拿到繩子或球時,多么想自由地活動。教師可以在完成規定的任務后,給學生幾分鐘時間去自由發揮各自的才能(各種各樣的跳法或拍法)。學生正當的欲望得到滿足,就能更好的集中思想和精力學習下一項內容。
總之,體育教學的過程是學生身心活動的過程,只有學生對活動感興趣,才能積極參加,那么在今后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地挖掘體育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再有所提高,從而適應繁重的學習任務,為以后走向社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偉.高中體育有效課堂教學的構建《體育師友》 2013年1期.
[2]謝春華.淺談如何實現高中體育有效課堂《讀書文摘》 2016年4期.
[3]胡征華.談高中體育有效教學策略 《未來英才》 2015年2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