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生寶
摘 要:隨著新時代多元化價值取向的價值重構和網絡信息對大學生思想的沖擊影響,對教育系統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三全育人”模式的構建,則可以有效解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做好大學生的意識形態培養工作。
關鍵詞:高校;“三全育人”;構建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背景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擴招,大學生的培養規模不斷擴大。在新時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但當下的大學生群體呈現出的特點,傳統德育工作在新社會多元化價值取向的價值重構中已漸顯弊端,這讓高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也面臨了新的挑戰,因此,如何做好高校大學生的德育工作,是對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對高校現面臨的問題指出了明確的方向。《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司其責、全社會大力支持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全黨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大合力。”這為新時期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三全育人”正是可以有效指導教育系統以此為指導思想和原則進行全面育人。
二、“三全育人”的含義及作用
“三全育人”是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過程育人的總稱。全員育人,是指由學校、家庭、社會、學生組成的“四位一體”的育人機制。學校成員包括輔導員、班主任、黨政管理干部、“兩課”專業教師、圖書館工作人員、后勤服務人員等;家庭主要是指父母親;社會主要是指校外知名人士、優秀校友等;學生主要是指學生中的優秀先進份子。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育人意識,建立育人責任感。
全程育人,是指學生一進校門到畢業,從每個學期開學到結束,從雙休日到寒暑假,學校都精心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始終。這一教育模式貫穿于整個學生的成長生涯之中,從小到大,逐步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
全方位育人,是指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載體,主要包括學生綜合測評和獎學金評比、貧困資助與勤工助學、學生組織建設與管理、校園文化建設、學風建設、誠信教育、社會實踐等,將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學,融匯貫穿,將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相結合,兩者互相促進,從而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因此,“三全育人”這一德育理念,主要強調協同各方面的力量在整個德育教育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確保各方面力量共同協作,多管齊下,為學生構筑一個立體的德育教育體系,創造德育教育合力,確保德育教育充分發揮作用。
首先,“三全育人”的提出,不僅解決了高校教育問題的現實需要,而且推進了教育理論的進一步發展,打破過去德育教育的單一、封閉模式,為其賦予嶄新的含義,使得德育教育可以充分激發并調動各項社會資源,成為一項系統性工程,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實效性。
其次,“三全育人”的提出使得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得到提升。“三全育人”模式則作為一個系統的教育模式,將各項教育資源有效整合,形成教育協作合理,貫穿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個階段,有效補充全通德育工作封閉單一的短板,順應時代要求,完善德育工作機制,最大限度地開發教育資源,從而提升了德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有效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
最后,“三全育人”可以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也需要不斷創新,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養。“三全育人”模式作為系統全面的德育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全員育人的作用,對大學生開展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讓大學生在學習掌握專業文化課程的同時,培養成良好的意識形態和思想品德,從而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三、“三全育人”模式構建舉措
(一)強化師資建設,培育多管齊下的育人隊伍
高校教師隊伍的德育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并決定著高校育人工作的水平。高校教師隊伍是全員育人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德育教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大學生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保障。高校中不同的主體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承擔著不同的角色,黨政領干部、共青團干部、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均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識形態的培養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三全育人”的實施要求各個環節對學生意識形態會產生影響的工作人員,都必須思想政治過硬、水平過人,熱愛本職工作,起好模范帶頭作用,以滿腔的熱情服務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耳濡目染,從而發揮全員育人的作用。
(二)完善“三全育人”制度機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人的行為而言,需要有規則的約束,對于一個系統的運作而言,也需要有制度和機制的約束鞏固。因此,對于德育系統而言,有也需要有一套有序、行之有效的嚴密制度進行規范。因此,“三全育人”體系需要得到保障,就需要建立整合制度,將育人隊伍、育人渠道等育人資源進行整合并形成機制,定期對隊伍開展理論培養與考察,提升隊伍的德育素質;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聯動機制,多渠道結合,形成教育合力。
總而言之,德育工作是貫穿至大學生教育始末的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所有力量相互協作,多渠道配合。因此,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完善“三全育人”的內容模式,創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探究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規律,反復總結,最終形成更加完善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更進一步做好高校學生的意識形態培養工作。
參考文獻
[1] 范小鳳.論新時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運作機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2] 唐艷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淺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