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鶴
摘 要:城市的發展需要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設與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其完善程度作為體現城市綜合發展能力與現代化水平的標志,公共交通的發展對城市建設與社會發展起到不容小覷的作用。因此,文中通過介紹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重要性,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出了管理措施。
關鍵詞: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管理
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作為國民經濟先導性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之一,做好即可積攢能量,加大后勁,做不好就可能會成為限制經濟發展的因素。根據交通實踐表明,提高客運效率,使用有限的道路資源承擔更多的出行率,成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必經之路。
一、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政府為群眾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城市運轉的基礎性民生工程,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根本途徑,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方略。現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是現代城市的重要標志,是展示城市形象面貌的窗口名片,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內容。為此,應把構建現代化城市公交體系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推動公交服務保障能力取得突破性進展和階段性跨越,通過公交優先、公交優秀來努力吸引廣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二、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城市公共交通點位優化難度大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原有的城市公共交通點位規劃已經難以滿足現在的交通現狀。老城區道路規劃狹窄,導致部分公交車輛只能在較狹窄的公共道路臨時停車,極易造成交通堵塞。而汽車保有量的逐年增長、部分公交站點設置過密或者不符合規范,也為地面交通通行帶來巨大壓力。
(二)公交線網設置不科學
城市現有公交線網布局是歷史形成的,隨著近年來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張和生產力空間布局的優化,公交線網結構調整嚴重滯后。主要表現在主城區線路過度重疊,城市外圍和郊區線網缺乏統籌配置,尚存在公交盲點。
(三)公交快速通達能力不強
由于汽車保有量激增與城市道路資源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侵占公交專用道的現象比較普遍,公交專用道建設與管理力度不夠,公交路權優先政策落實的不到位,公交快速通達優勢沒有顯現出來。
(四)公交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城市仍沿用傳統的面對面管理手段,公交智能化、信息化建設才剛剛開始,包括常規公交、出租汽車、軌道交通在內的公共交通智能系統還沒有建立起來。還沒有建立統一的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平臺,公交集團、輕軌公司各有一套IC卡系統,給市民乘車帶來不便,嚴重滯后于信息化時代和數字城市對公共交通的發展需求。
三、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管理措施
(一)加快公交場站建設
公交場站主要任務包括公交首末站、中途站點、公交樞紐站和停車場、保養場、修理廠六種。按照公交發展的總體布局,要分層次來推進公交場站建設。公交首末站建設要按照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分工建設的原則,在公交線路、客流密集區域,規劃建設公交綜合調度中心,實現區域線路集中統一調度;按功能需求和區位環境相協調原則,結合環衛、治安巡邏等城市建管需求,統一規劃流動式公交首末站,切實改善市民候車條件和司乘人員工作條件。按照同城市立體停車場建設相結合,以商業綜合體建設為依托,緊緊依靠政策支持的原則,規劃建設公交停車場(庫),滿足公交車停泊、保潔、修理、冬季暖車等基本需求。對全市公交候車亭、站牌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按照實用性、美觀性相統一的要求,重點打造公交站務設施樣板示范街路。
(二)合理利用現有公共交通資源
充分利用有限的公共交通資源,最大程度緩解交通堵塞是發展公共交通的重要一環。結合城市道路新、改建工程,在具備條件的道路建設公交港灣式停靠站;加快對常規公交線網的科學布局,打造公交客運走廊,開辟短接駁、微循環公交線路;合并過密站點,建設集合式公交站牌,進一步節約交通資源。
(三)全面實施公交提速工程
要解決公交路權及信號優先問題,在具備條件的城市道路上全部設置公交專用道,加大對違法侵占公交專用道車輛的監管力度;在公交客流量較大且有條件的主干道、重要節點進行公交優先通行信號配置;以早晚高峰等特殊時段的實際情況科學設置交通信號燈放行、等待時間,進一步提升公交通行效率。
(四)大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要加快建設城市公交智能化管理平臺,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效率與管理水平;開通城市“公交一卡通”,努力構建常規公交、軌道交通、出租汽車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統一結算平臺;積極發展慢行交通,引導市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車+公交”的出行方式來緩解擁堵、減少汽車尾氣污染;加大綠色能源公交車投放力度,優化公交車輛結構,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為了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與其他運輸方式的協調發展,就一定要根據適度超前的原則,對多種運輸方式的發展進行統籌,建立起安全高效的綜合運輸體系。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管理中更要注重發展的前瞻性,積極利用“互聯網+”提升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管理水平,解決交通“痛點”,優化交通運行能力,提高服務效率,助力智慧交通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雨果,李玥.淺談我國道路交通設施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四川建材,2018,44(06):186-188.
[2] 韓仲奇.大數據在公路基礎設施全壽命周期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7,13(08):293-295.
[3] 劉穎.淺談三亞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交通企業管理,2013,28(04):8-10.
[4] 陸志淳.交通基礎設施的公共產品屬性探析[J].經濟與管理,2013,27(03):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