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祎
(許昌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河南 許昌 461000)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點,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吃飽,而是將關注點更多地放在食品安全上。近幾年爆出的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多,三鹿奶粉、瘦肉精、地溝油等問題的出現,導致人們最常吃的水果、蔬菜等都會被懷疑有沒有農藥超標問題,這些食品問題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提高食品檢測能力,對食品檢測結果嚴格控制,對食品檢測體系不斷完善,保證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已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任務。
食品檢測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需要專業人員通過科學、專業、高效的專業能力對食品質量進行檢測,食品檢驗結果的真實性與科學性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安全,不僅如此,科學有效的食品檢測是促進食品生產企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將最準確真實的結論反饋給食品單位,才能讓他們及時改進生產過程,提高產品質量。把好食品安全這一關,是我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保障,只有保證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發揮出巨大的潛力,促進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
食品檢測是保障食品健康安全的基石,只有保證食品檢測過程的科學、有效,才能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安心。然而目前我國食品檢測方面還存在很多弊端。
在一個區域或相對集中的地區會出現多家功能類似、職責權利相同的檢測機構,這些檢測機構擁有相同的檢測儀器設施,對同一食品重復檢測,多次檢測卻沒有得到有效的檢測效果,同時還造成政府公共資源浪費,相關部門不能合理有效地配合,因此,政府或者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對各部門的任務進行合理分配,加強部門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我國建立的食品檢測標準是以國家為主體,各地方、行業之間相互補充的食品檢測體系。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相關的法律體系也在不斷健全,但是食品檢測涉及的領域范圍廣、部門多,很多法律法規不能涉及每一個部門,而且相關法律實施的行業標準并非國家標準,造成了食品檢測沒有統一的檢測標準,因此,必須制定統一的檢測標準,由各部門強制執行,對檢測環境做出統一規范。
目前,我國的食品檢測技術雖然較以前有所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技術上的不足,不論是在抽樣過程方面還是食品檢測的過程控制,我國都存在技術水平不到位、檢測方法過于傳統、結果質量控制不夠嚴格等問題。要解決此類問題,政府必須加大食品檢測的資金投入,引進新技術、新科技,提高食品檢測水平。
抽樣是食品檢測過程的第一道工序,抽樣結果是否有代表性直接關系到檢測結果的有效性,如果抽樣沒有代表性,不論檢測過程多完善,檢測結果都是不可信的。抽樣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在抽樣之前,應根據不同的產品制訂不同的抽樣計劃,明確抽樣時間、地點、數量等,至少選取兩名抽樣人員進行抽樣,抽樣人員應展示自己的工作證件,填寫有關的抽樣單,選定抽樣單位以后,檢測方與被抽樣方應該簽訂相關協議,并簽字蓋章。②加強抽樣人員的道德素質,保證抽樣人員在抽樣過程中嚴格執法,不弄虛作假,保證抽樣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③抽樣過程要保證隨機性,但在隨機選中的產品中最好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保證每個級別的樣品都能被抽中,特別要注意的是采取的樣品必須是不受污染的,完好無損的。④抽樣人員與檢測人員是不同的人,做到抽檢分離[1],達到最大程度的公正公平。
檢測過程控制是食品檢測過程中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食品檢測控制涉及很多方面,做好每一個細節,才能達到有效食品檢測的目的。
3.2.1 指定具有專業技術的人員進行檢測
檢測人員應該經過專業的培訓,熟悉食品檢測標準和相應的檢驗方法;檢測過程中需要做平行試驗[2],必要時重新檢測,以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同時還要做相應的空白試驗。對微生物產品檢驗時,檢測人員應保證整個過程的無菌化。
3.2.2 檢測樣本實行盲樣
檢測人員應該盲驗樣本,產品應該具有唯一標識,不同的產品要區別開,不能混淆。檢驗固體樣品時應將樣品碎化,檢驗液態樣品時要將樣品混合均勻,保證結果的準確性。
3.2.3 保證檢驗方法的有效性
檢樣人員應采用檢驗標準規定的檢驗方法進行檢驗,并隨時更新最新的方法;有兩種以上檢驗方法時,采用第一種方法。
3.2.4 儀器設備要求
購買的儀器設備必須符合檢驗食品檢測標準,并且設備使用一定時間后應該更換新設備。
3.2.5 檢驗食品試劑的要求
對食品進行檢驗時,檢驗食品試劑純度必須符合要求,且在規定的保質期內,標準物質要有合格證明。
3.2.6 檢測環境要求
在食品檢測時,環境會對檢測結果構成影響,如溫度、濕度、風力等都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只有當環境條件符合檢測環境標準時才能對食品進行檢測,以保證檢測結果的真實性。
3.2.7 檢驗流程合理
食品檢驗符合“收取樣品→登記編號(加貼唯一性標識、狀態標識)→下達檢驗計劃→領取樣品→樣品制備二次編號(盲樣)→樣品前處理(按檢驗項目不同分別處理,微生物除外)→按項目分別進行分析實驗(理化分析、儀器分析、微生物檢驗)→數據處理→提交原始記錄→匯總→編制檢驗報告→按規定審批、蓋章→發放報告”的流程。
一般采用準確度來衡量檢驗結果的好壞,準確度即檢驗結果與真實值之間的誤差大小,誤差越大,準確度越小,誤差越小,準確度越大,準確度超過規定誤差的范圍即認為是不合格產品。
食品安全監測是保證國家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徑,是對一個國家食品安全的監督,目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能否做好食品安全監測工作,是一個國家監督能力的體現,食品藥監局等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從以下3個方面提高監督能力:①從制度上提高檢測標準,嚴格制定食品檢測的法律法規,各部門統一管理,嚴格執行。②食品檢測過程要保證科學、合理、有效。③對檢測結果要及時匯報,對不符合檢測標準的食品要及時處理,敲響相關部門、社會、消費者食品安全的警鐘。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造成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恐慌。食品安全是保證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內容,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引起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而食品檢測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徑,為嚴格把握食品檢測過程的科學、有效、合理性,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國家必須出臺統一的食品檢測標準,對食品檢測過程不完善、不合理的部門進行整改,從體制上引起重視,完善食品檢測最重要的是食品監督部門要加強食品檢測能力,從技術、人員、設備等方面全方位提高我國的食品檢測水平,完善檢測流程中的各個步驟,確保最終出具的食品檢測結果的可靠新及準確性,創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給消費者建立健康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