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食品檢驗所,吉林 長春 130103)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費觀念在不斷改變,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也不斷增加,對食品質量的關注度也不斷上升。現如今,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存在諸多問題,使食品的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鑒于此,本文對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問題及解決措施進行系統探究。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日益重視食品的安全質量,食品質量安全直接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無論在哪一個國家,來源于食物的疾病一直危害著人類的身體健康。近年來,我國出現了許多食品安全事件,如禽流感、口蹄疫等,該類事件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1]。鑒于此,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監管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使我國的食品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現如今,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標準以及對質量不達標食品企業的處罰都是由政府部門確定,由相關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導致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出現職能交叉、多部門監管的現象[2]。目前,我國采用多個機構對食品質量進行分段監管的模式,這種主體多元化的監管模式增加了監管的部門以及人員,也產生了諸多問題,如部門之間溝通不暢、缺乏有效的協調以及聯動機制、增加了管理成本、各個部門難以合力對食品質量進行監管,各個監管部門權責不明,會出現相互推諉責任的現象,使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監管缺位,進而無法有效保障我國的食品安全。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針對食品質量問題,我國制定了相應的食品衛生管理要求,并且陸續出臺了《食品衛生法》及《產品質量法》,給我國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監管提供了相應的法律依據[3]。經過不斷完善,我國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日趨完善,但目前還沒有可以明確規定食品從生產到流通等每個環節的法律法規,以往的《食品安全法》作用有限,對監管責任的規定不夠明確,在懲罰違法犯罪分子的時候缺乏法律依據,使犯罪分之有機可乘。另外,原有的法律對犯罪分子的處罰力度較小,不能形成有效的威懾力,使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監管工作不能順利開展。
我國現行的《食品安全法》對違反食品衛生質量安全規定的處罰較輕:①在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執法的過程中,對生產劣質食品的廠家處罰力度較低,對違法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生產材料等沒有進行妥善的處理,使犯罪分子可以輕易地“卷土重來”。②違法成本較低,在對違法犯罪分子進行處罰的過程中,處罰金的數額較低,判處的罪行較輕,使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收益大于違法成本,進而使犯罪分子敢于鋌而走險。③部分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人員不負責任,對待工作不認真,態度不端正,甚至存在收受賄賂的行為,使食品安全監管的有效性降低。
為了使我國的食品質量得到有效保障,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是重要基礎[4]。①要明確各個監管部門之間的職責,建立食品安全監管的部門責任制,食品安全監管在哪個監管環節出現問題,要對相關的部門進行責任追究,從而有效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②對食品安全管理部門進行合理分工:針對食品安全監管中出現的職能交叉以及重復工作進行明確分工,交由最為合適的部門負責,多余的部門退出監管;將食品安全監管的盲區進行分工,在充分考慮各個部門的綜合實力之后,進行合理分工。③建立食品生產、消費、食用全過程的溝通機制,使社會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可以參與食品監管工作,使食品監管陽光化、透明化,進而使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監管體系得到完善。
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是進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主要依據,因此,要對其進行完善。①可以借鑒外國的先進經驗。目前,發達國家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較為完善,可以對國外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借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總結出適合我國食品行業發展的法律法規。②增強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綜合性,制定統一的食品安全法,界定食品安全監管的原則,明確規定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明確政府以及消費者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權利,全面推進食品安全政策的開展,細化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使其具體化。
①嚴厲打擊生產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對小型生產企業進行嚴格監管,提高違法成本,提高罰金金額,對情節較為嚴重的違法者延長刑期,使違法成本遠大于生產假冒偽劣食品獲得的效益。建立企業以及個人黑名單,將生產假冒偽劣食品的企業以及人員加入該黑名單,終身不得進入食品市場,進而提高執法的震懾性。②要嚴格監督食品安全監管執法人員,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認識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意義,端正執法態度,進行嚴格執法,提升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效率,使我國的食品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監管對我國人民的健康以及食品行業有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順利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本文提出幾點建議:建立健全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監管體系;完善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監管法律法規體系;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通過開展上述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強化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提高我國的食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