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財
【摘 要】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金融行業不斷蓬勃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然而,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很大的風險。高杠桿性及其帶來的高風險性,是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兩大特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正常運作和健康發展,制約了對我國金融市場進步發展。本文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并提出了一些風險控制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 金融衍生品 市場 發展 風險控制
前 言
金融衍生品,作為一種金融合約,它包含的類型較多:期權、期貨和遠期合約等等。雖然我國的金融衍生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卻沒有有效的規范整治。一直到21世紀,金融衍生品市場才發展到一定規模,這個過程中,風險與發展并存。因此,為穩定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蓬勃、健康發展,國家應該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控制金融風險。
一、金融衍生市場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面臨的風險
(一)金融市場管理部門權責模糊,缺乏標準的市場規范
由于我國的金融產品在金融市場起步較晚,作為金融創新產物的金融衍生品的發展也更為緩慢。再加上國內金融市場缺乏系統全面的規范準則,內部監管嚴重不足,加劇了金融衍生品的緩慢發展狀態。從體制上看,無論是央行還是證監會或者銀監會,對金融衍生品市場都有一定的權力進行管理,正因為都具備管理權力,反而缺乏對各個監管部門各自明確的監督職責,使得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監管系統漏洞百出,更別說形成標準的市場規范。
(二)金融衍生品市場無法依靠市場力量達到均衡價格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產品派生而來的,其派生性決定了衍生品市場離不開成熟的現貨市場。然而,由于目前我國的金融市場仍處于極其脆弱的初級階段,金融衍生品的實際價格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均衡價格之間存在較大誤差,無法依靠市場的力量使價格處于均衡水平。因而,目前我國金融產品的價格是在國家政策的調控和監督、監管下進行制定的。同時,在當下金融衍生品資本項目中,人民幣無法自由地進行兌換交易,這必將阻礙衍生品市場決定均衡價格,最終導致金融風險加大。
(三)金融衍生產品“照搬”“復制”,缺乏創新
設計不合理是目前我國金融衍生品的一大不足,這導致無法通過自身轉移風險;再加上盲目地套用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沒有認真分析是否適合我國金融衍生品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大了衍生品市場風險,本想降低風險卻事與愿違。另外,同質性高是目前較大的不足之處。很多時候,僅僅是照搬國外的金融衍生品形式、模式、理念,直接“復制”成我國的金融衍生產品。嚴重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劇了金融風險。
(四)信息有效披露難度巨大
不可否認的是,金融衍生品相關交易信息在金融市場上對金融投資者具備較大的意義。然而,目前我國的信息披露制度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不管是信息的透明性還是獨立性,在信息披露過程中均缺失。這導致了信息的不完整、不完全和不對稱,進一步加劇了金融衍生品投資者的風險。由于當下我國主要采取國家政府批準的形式,因此銀行的各種金融衍生產品基本無信息披露,金融投資者們理所當然無法了解到相關產品的基本情況。同時,金融衍生品本身也是極其復雜的,基于此,各大金融機構都將其產品的設計或者創新理念視為商業機密。因此,哪怕是相關專業領域的衍生品投資者,也無法獲取完整信息并將其進行解讀。最終使得無法做到真實有效的信息披露。
二、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風險防控策略
綜上分析,本文認為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風險防控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督體系;加強市場管理者及市場內部的風險控制,提高金融衍生品投資者的風險管理水平及投資素質;將金融衍生品市場和現貨市場有機融合起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證交易公開、透明、平等;推進金融衍生品市場立法進程;完善市場基礎設施的建設;創造一個良好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環境。
(一)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督體系
金融衍生品市場是一個專業、復雜、高風險的市場,加上本身的監督體系并不能有效發揮其轉移風險的作用,導致金融風險大范圍蔓延。因此,為有效防控市場風險,首先必須建立一個健全的市場監督體系。具體如下:(1)通過加強對市場參與者準入的嚴格審核,從源頭上把控風險,保證市場主體的規范;(2)嚴格控制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杠桿比例,通過科學地管理資金杠桿和產品杠桿進行風險防控,激勵套期保值,一定程度限制投機,實行較高的保證金機制。還要結合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問題,從而做出調整,才能更好地降低風險。
(二)加強市場管理者及市場內部的風險控制,提高金融衍生品投資者的風險管理水平及投資素質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風險,在某種程度上說,受市場管理者的影響較大,再加上內部風險控制體系尚未健全,導致風險管理水平較低,難以有效實行風險防范及控制,對整個市場管控來說,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提高管理者素質及能力、加強市場內部風控,是當前重要的內容之一。例如可以向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風險衡量標準、風險管理模式,結合我國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設計開發相應的風險控制辦法。另外,由于金融衍生品投資者的專業素質也在某種程度上對該市場的風險產生影響,因此,可以通過重復的金融衍生品風險教育等途徑,幫助投資者了解其所參與的金融市場的具體情況,來提高投資者的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進而幫助投資者進行科學、理性的投資,對于最終實現風險的控制及降低的目的來說,具有重要作用及意義。
(三)將金融衍生品市場和現貨市場有機融合起來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離不開現貨市場的發展,兩者密不可分。因此,保證現貨市場的穩定發展,有助于金融衍生品市場通過擴大市場規模、豐富衍生品品種等方式發揮自身功能,最終達到降低金融衍生品市場風險的目的。金融衍生品市場和現貨市場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缺一不可。將金融衍生品市場和現貨市場有機結合起來,協同發展,實現共贏。
(四)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證交易公開、透明、平等
對比發達國家較為成熟的金融市場發展經驗,我們可以看到其政策發布、信息披露均有較為嚴格的制度進行規范和限制,交易過程和交易結果更加公開、透明。為促進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成熟發展,國家應綜合反欺詐條例,從制度上完善信息披露政策。具體如下:(1)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使市場交易行為透明、陽光;(2)不斷強化現行的市場披露制度,保證交易的透明性;(3)相關監管部門可以采取針對性的方法方式促使機構信息披露面更廣泛更全面,提供產品相關的交易量、交易價格和收益情況等信息,幫助投資者進一步掌握交易信息,確保信息的公開性和透明性;(4)嚴格打擊財務報表作假、隱瞞重要信息的情況,嚴懲用虛假信息欺騙投資者的行為。
(五)推進金融衍生品市場立法進程
就目前來說,我國對于金融衍生品市場相關的法律法規仍然有所欠缺,除了《證券法》、《經濟法》等之外,詳細、具體的法律法規需要進一步制定,以此來規范相關的交易行為。同時,由于金融衍生品的種類較多,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強化各產品之間的可操作性,使得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有法可依,進而降低交易風險。
(六)完善市場基礎設施的建設
在金融衍生品市場中,基礎設施建設是其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對市場的長遠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可以通過完善市場基礎設施的建設來降低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風險。具體措施如下:(1)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培養專業管理人才;(2)借鑒成功案例、優秀產品設計及風險管理經驗,學習專業知識;(3)舉辦專業座談會、演講等,加強相關領域專家進行經驗分享,在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范圍普及金融知識、風險管理知識。
(七)創造一個良好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環境
完善的法律體系,健全的監管制度,可以為金融衍生品市場創造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同時也是有效降低金融衍生品市場交易風險的重要保證。為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1)促進金融衍生品市場靠自身力量達到均衡價格;(2)推進利率、匯率往市場化方向走;(3)做好各金融衍生品的風險評估。
三、小結
現階段,我國的金融衍生品市場還處于緩慢發展的初級階段,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風險,這就要求我們應該從具體問題出發,制定相應的策略來降低金融風險,保證金融衍生品市場得以健康、穩定發展。就我國來說,實現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目標,最終在于實現中國的實際問題,提高綜合國力,從而推進國際化進程。因此,我們務必立足于當下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特點與特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經營和風控模式,實事求是地探索適合我國發展的特色道路,嚴格把控金融市場風險,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長期、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玉杰.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治理效應研究——基于對沖風險與經營績效的視角[J].華東經濟管理,2017,31(07):150-157.
[2] 楊雅琴,楊秀玲,朱婧,李月秋,馬騰宇.金融風險管理課程中模擬風險控制的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