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業鴻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質與量的飛躍,民營企業得到迅猛發展,但我國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隨之暴露,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民營企業中的股權結構問題,股權結構不僅與企業的管理架構與管理模式息息相關,更是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效益。基于此,本文通過對我國民營企業股權結構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意見與建議,以期為民營企業股權結構的改善提供思路。
【關鍵詞】 民營企業 股權結構 對策建議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質與量發生質的變化,民營企業得到迅速發展,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盡管我國的民營企業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后已經取得較好的成績,但是受其自身發展及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民營企業治理結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尤其是股權結構問題。我國大多數民營企業的股權結構呈現出濃厚的家族化特征,這種特征的股權結構在特定的時期有利于企業的發展,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與轉變,這種特征的股權結構已不是我國民營企業的理性選擇。股權結構會影響到企業的治理結構與治理模式,對企業發展影響較大,合理的股權結構有利于明晰企業的產權,更好的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合理的股權結構會阻礙企業的發展,優化股權結構是民營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民營企業的股權結構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優化民營企業股權結構已成為進一步推進民營企業向前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我國民營企業股權結構現狀
股權結構是指不同股東之間股東資產的分布以及構成情況,換言之就是指在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和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而股權是指基于股東地位而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從所有權集中程度角度分析,股權結構分為分散型股權結構和集中型股權結構。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這會影響到企業的行為和企業的績效。據有關調查顯示,我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僅3.7年,我國的民營企業數量很多,但是規模較小,而且存續時間很短,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民營企業的股權結構不合理。盡管近年來民營企業不斷優化股權結構,但大多數民營企業的股權結構仍然呈現濃厚的家族式特征。即股權集中度較高,企業的股權由家族成員控制,外部人員參與較少。
這在特定的時期有利于企業的穩定和快速發展,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形式的股權結構會出現許多弊端,制約民營企業的持續發展。
三、我國民營企業股權結構存在的問題
(一)股權呈現過度集中的問題
從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歷史看,大多數民營企業最初都是由一個或者幾個人共同創立,經過共同的奮斗而不斷發展壯大。創始人之間多是親戚或者朋友關系,這種形式在發展的初期有利于企業的穩定,促進企業的快速成長,但是與此同時也造成了股權集中在一個人或者幾個人手中,股權的集中度較高,社會化程度較低,股權很少向外部人員開放。當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時,股權高度集中的形式就會導致許多問題的出現。一方面,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資金支持,而對于股權高度集中的企業的來說,畢竟家族內部的資金是有限的,這就可能出現發展資金不足的現象,導致企業資本結構的不合理,進而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另一方面,由于股權集中在家族內部不對家族外部成員開放,難以對企業的高層次人才形成有效的激勵,如果家族式企業沒有完善的激勵機制,就可能使得外部人員感到不公平,無法更好的融人企業,出現人才流失的現象。綜上所述,股權集中度較高是我國民營股權結構中所存在的重要問題。
(二)企業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未分離的問題
在我國的許多民營企業中,創始人同時掌握所有權與經營權,所有權與經營權尚未分離,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在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數量較多,這些企業規模小,資金需求小,企業的所有者會直接參與企業的管理,這就使得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統一問題的出現。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多數企業的創始人會直接參與企業的管理,并且不信任外來的人員,這也同樣導致所有權與經營權統一問題的出現。在民營企業的發展初期,所有權與經營權統一有利于企業內部穩定,能夠促進企業快速成長,這是其優點。但是企業所有者的知識水平及管理水平畢竟有限,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問題,企業所有者的能力便可能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從而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尤其在經濟高速發展、知識與人才極其重要的今天,這一問題是非常嚴重的,民營企業家需要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同時所有權與經營權尚未分離這也是造成我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短的重要原因。
(三)民營企業創始人產權界定不清的問題
我國的民營企業有很多是由親戚和朋友共同創立,親屬朋友間的信任、家文化的影響使得許多民營企業在創立之初并沒有把產權問題界定清晰。另外一些通過集體單位支持而建立的民營企業由于自身缺乏獨立性,也尚未界定產權。這一現象所導致的問題在企業發展的初期并不明顯,企業創辦初期,所有人的關注點基本集中在如何提高效益,使企業快速成長上。但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產權界定不清所導致的問題日益凸顯。首先,產權界定不清不利于民營企業轉型,阻礙企業的長遠發展。其次,到了企業的發展階段,企業創始人之間受利益的影響容易內部出現產權紛爭問題,這對企業的危害非常大,而這種現象也是很常見的。例如真功夫集團,創始人蔡達標和妻子潘敏峰的婚姻出現問題導致該企業內部出現產權爭奪問題,影響到企業的聲譽,甚至影響到真功夫的上市計劃。
四、我國民營企業股權結構的優化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規
民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法律環境,因此國家應不斷改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為民營企業完善股權結構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目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經濟活動較為活躍,經濟關系錯綜復雜,需要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約束和制約經濟活動。首先,應鼓勵民營企業家們樹立依法治企的觀念。依法治企的觀念不僅是民營企業優化股權結構的思想基礎,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受家文化的影響,民營企業管理模式的特征呈現多元化,因此民營企業家應樹立依法治企的觀念,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明晰產權結構,用法來治企,拋棄過去根據親緣來治企的落后觀念,促進企業向現代化企業轉型。政府應提供相應平臺來引導民營企業家提高法律意識,讓他們認識到依法治企的重要性,全面提升民營企業家依法治企的觀念。其次,國家應健全相應的法律環境,為民營企業優化股權結構提供法律保障。國家應進一步加強對優化民營企業股權結構的制度安排,同時進一步完善外部法制環境為民營企業優化股權結構提供制度支持。
(二)多元化的股權結構設置
股權高度集中是我國民營企業股權結構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這一問題對民營企業的發展危害較大,因此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促進股權結構的多元化就變得至關重要。首先,民營企業可以通過股權激勵優化股權結構,促進股權結構的多元化。我國民營企業中有許多企業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優化企業的股權結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對員工產生激勵作用。例如美的集團通過對企業的中高級管理人員和業務技術骨干人員的持股激勵來優化股權結構,形成了企業實際控制人、投資者和中高級管理者共同持股的多元化股權結構,進一步完善了企業的股權結構,這有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其次,民營企業可通過與其他企業相互持股或者與外部企業合資等措施來構建一個機構投資者參與、企業大股東占一定主要位置的多元化股權結構。此外,民營企業也可通過增資控股的措施,通過發行公司股票,吸引外來資金,通過稀釋大股東們的股權來促進股權結構的多元化。
(三)企業控制權適度分散,變絕對控股為相對控股
民營企業中“一股獨大”的現象非常普遍,股權集中度偏高,持股比例過高,這一現象是非常不合理的,嚴重阻礙我國民營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民營企業應適當增加其他法人股份甚至個人在公司中所占的股份比重,以實現股權分散。這樣一方面可實現該企業由絕對控股轉變為相對控股,另一方面也可增強股權的流動性,以實現股權結構的不斷優化。
(四)嘗試建立員工持股計劃
我國民營企業可通過推行員工持股計劃來改善企業的股權結構。通過員工持股計劃一方面有利于分散股權、改善企業股權治理結構,另一方面有利于對員工產生激勵作用,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促進企業的發展。員工通過持有公司股份進而與股東成為利益共同體,有利于促進員工努力工作,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
【參考文獻】
[1] 彭真軍.民營企業治理結構的創新與完善[J].求索,2005,(09):94-96.
[2] 丁義貴.民營企業公司結構治理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