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玉
【摘 要】 素質教育是教育者正在討論的一個話題。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學習和學習,探索實施教育的有效方法是值得的。達到預期效果是我們的期望。如何開展這項工作,筆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與大家溝通。
【關鍵詞】 質量 高等職業教育 素質教育
一 是素質與素質教育
什么是質量?對于詞語質量的含義,教育者從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所謂的質量是一種“要素理論”:人的素質由道德,智力和體力等各種因素構成;俗話是“建構理論”:人的品質由先天的身體素質和后天的文化品質組成;第三個見解是“發展理論”:人的素質是由智力,身心發展,個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而發展起來的。開發階段包括;第四種認為質量是動態的,受多種因素及其整體影響的影響,而能力只是質量的外在表現。第五個論點是,在先天才能的基礎上,接受教育和自學所形成的道德,智慧,美學和其他品質的素質和能力的系統整合就是品質。所謂質量,就是說在后天社會因素的影響下,人們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先天優勢,形成一種獨立,相對穩定的人格素質,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質,智力。 ,身心,技能等。素質教育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人的自然優勢,使這些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發展,包括身心,思想,文化,生存技能。要全面協調各種素質的發展,使素質教育的各個方面相互滲透,相互交織,提高教育對象的整體素質。
二 高職院校學生結構現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2010-2020)和國家教育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實行考試錄取制度改革,分類考試,綜合考核,和多次入學。入學考試系統。在招生制度改革的大環境下,許多省份采取“主要參加高考,補充他人”的原則。改革采取“逐步,漸進,小規模試點”的方針。目前,陜西有一個小規模的獨立招生試點。通過這種方式,高職院校的學生有不同類型的學生,如普高生,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高中和技校畢業生。比例因學校而異。普高生經歷了高考,文化理論課程的基礎是好的。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高中,技校畢業生(簡稱三校生)具有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大多數學院主要是普高生,基礎不同,層次不同。有不同需求的學生對學校有不同的教育需求。這將增加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增加其難度。
三 是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學生厭倦了學習。確定學生未來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學校的質量,教師的水平,而是學生的受教育方式。中國的基礎教育是一種應試教育。學生從4歲或5歲開始接受傳統的課堂教育。他們將通過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以及ABC來消滅孩子的本性。當高中和大學真正需要學習知識時,在學習生存技能時,許多學生厭倦了書本和教室,高職院校中有很多學生。有必要點燃每個學生的發展熱情,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努力工作,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可能。它可以發展,這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支付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和教育。高職院校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足和不完善的機制等問題。目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普遍存在著重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問題,忽視了綜合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應將現有的知識和技能教育轉移到人的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軌道上。在進入高職院校之前,補充和改善學生缺乏教育的教育。高職院校很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為一種素質教育,它是一種旨在提高受過教育的人的各方面素質的教育模式。它希望教育者發展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個性發展和身心健康。并且能力和其他方面的發展已經獲得。在考試制度下尋求教育質量教育也是基于當前中國現實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立場。
四 思考實施素質教育
1.調整課程結構,改革評估標準和方法。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結構,分層教學的實施并不一定要求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具有不同教育經歷的學生的課程可以靈活多樣。課程不僅包括課程中列出的教學活動,還包括課程中列出的教學活動。它還應包括學生日常行為的發展,思想道德的提高,生活技能的提高,身體素質的提高等,這些都是課堂外的文化活動所實現的。對于更實用的課程的考試和評估,減少或取消傳統的筆試成分,通過實際操作增加或完全評價,通過實際效果作出判斷,提高學生的成就感,激發學習興趣。
2.促進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增強課堂的樂趣和活動。教師選擇何種教學方法傳授知識,并從學生的角度和觀點選擇教學方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應該適合學生的發展和需求(包括知識,能力,個性,創造力,情感等),并選擇能激發學生潛能的教學方法。學生將積極學習,探索和討論,形成快樂教育和和諧教育的教學氛圍。在課堂上,傳統的“教師 - 教學 - 學生學習”模式發生了變化,學生習慣于以各種方式“生活”。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進行教學討論等活動,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然后嘗試解決問題,探索自己想要的東西。掌握內容,這樣通過自己的勞動成果,學生就會有成就感,也能克服煩惱。
3.完善教師繼續教育體系,提高教師素質。隨著教育的發展,許多現有知識已不能適應當前的教育現實和社會需求。學校有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充電。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樹立教育者應該先受教育的觀點,不斷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使學生的知識不落后于時代的要求。以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需求。
結 語
總之,高職院校學生的素質教育應該是當務之急。應該做什么?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的人需要研究和體驗工作內容。由此,他們將繼續吸收精華,消除糟粕,追求卓越。在培養和塑造他人的同時,他們也將創造一個完美的自我,并提高整個國家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丹麗,田一蕾.素質教育評價與考核辦法的研究[J].機械職業教育,2009,(2).
[2] 姜大源.當代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研究[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3]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對話教育熱點[J].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子課題"構建實踐課程體系提升職業院校學生核心素養的實效性研究"(GJ2017009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