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玲
【摘 要】 我國是一個典型的人口大國,未來工作的開展和部署過程中,必須從多個角度來出發,確保每一項工作的進行,都能夠按照正確的路線、方法來完成。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完善,已經成為了比較重要的探討內容,需要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上,投入較多的方法、手段,減少制度的缺失和疏漏現象。與一般的制度有所不同,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是最為重要的保障制度,如果該制度沒有跟隨時代來發展,則最終造成的挑戰和隱患,根本無法在短期內良好的解決。文章針對我國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完善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勞動 經濟補償 制度 完善
相對而言,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實施過程中,不同時代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現如今的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很多地方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想要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上獲得良好的成績,必須對固有的工作內容有效轉變,逐步的在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上更好的提升。除此之外,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完善過程中,還必須對大眾的觀點、看法等,積極的獲取,要堅持在反饋內容上有效的搜集,促使具體工作的進行,能夠得到預期目標。
一、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重要性
法律時代的來臨,意味著所有勞工的權益都會受到較多的保護,繼續按照老舊的管理手段來開展工作,不僅無法得到理想的成績,還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情況。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提出和應用,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同時其具有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首先,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應用過程中,能夠對很多勞工的權益提供較多的保障。例如,現階段的私企數量不斷增加,同時在就業的壓力上不斷的提升,“臨時工”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上重點探討的內容,通過對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良好的實施,針對薪資發放不全、不及時的現象,都可以按照相關的制度內容來獲取保障,從而促使將來勞工權益更好的維護,對于社會和諧發展,也會產生很大的積極影響。其次,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提出、應用,針對未來工作的進行,可以創造出較高的價值,尤其是在國家的產業調整過程中,以及某些政策的實施上,能夠達到良好的平衡效果,促使勞工的去向和安排,獲得一定的保障。
二、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問題
(一)制度執行力度較低
現階段的國家建設過程中,雖然在全局經濟發展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但是對于未來工作的進行,還有很多的挑戰需要應對、解決,繼續按照老舊的模式來進行,不僅無法得到理想的成績,還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現象。分析認為,執行力度較低,是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重點挑戰。第一,該制度對于很多地方的企業發展,都會產生特別大的影響,但是部分企業完全在意的是自己的私人利益,對于廣大勞工的重視程度較低,所以會在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實施過程中,通過各種理由來推諉和阻礙,以至于地方經濟建設,以及一些社會話題不斷的增加,難以對勞工群體的利益做出較多的保護。第二,制度執行偏差或者是錯誤的情況下,容易對國家造成一定的損失,我國對于各級別、各類別的勞工,都具有較大的需求,如果長期沒有在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執行效果上得到較多的保障,最終造成的潛在性損失,將會是無法彌補的。
(二)制度更新速度較慢
新時代來臨以后,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應用,已經對很多地方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各項工作的落實必須獲得科學的轉變,繼續按照老舊的思維來進行,肯定會遭遇到嚴重的損失。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認為制度更新速度較慢,也是比較重要的內容,需要堅持在處理的過程中,選用正確的方法和手段來完成。第一,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更新過程中,部分區域并沒有對相關的數據、信息開展廣泛的搜集,完全是采用傳統的工作模式來對待,本質上并沒有對勞工的需求高度明確,這種現象的發生,嚴重影響了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有效更新。第二,在制度更新的過程中,部分工作的實施,表現出很大的疏漏現象,甚至是完全從理論的角度來出發,這種情況的出現,導致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表現為形同虛設的現象,而且在很多工作的協調性當中,都沒有得到良好的成績。
三、我國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完善對策
(一)加強制度調研
現如今的國家發展、進步,正進入到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想要在未來工作的實施過程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堅持在工作的多元化手段上做出良好的落實,這樣才能對不同的工作內容,開展良好的應對解決。例如,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完善過程中,應堅持在調研的力度上不斷提升。第一,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調研工作開展,需要對不同區域的制度落實情況、勞工的具體訴求,以及發生的一系列時事熱點等,全部開展整合分析,充分觀察制度的實施,是否能夠得到預期效果,是否需要在下一個階段全面改革,明確目標和方向后,可以促使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進行,不斷的取得更好的成績。第二,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調研工作,要按照持續性的原則來開展,不能出現中斷的情況,否則很容易導致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實施,出現嚴重的損失,屆時的彌補工作難度會大幅度的提升。
(二)保障大齡勞動者
就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本身而言,后續工作的進行,還有很多的挑戰需要應對、解決,不能總是按照老舊的模式來開展,否則會造成極為嚴重的損失現象。大齡勞動者是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重點服務對象,各項工作的實施過程中,必須由此來做出科學的調整,從而為將來工作的落實,提供更多的支持與肯定。對于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期滿正常終止的情況,勞動者在合同終止前就已經完全能預見到合同終止后將面臨的失業風險。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沒有必要承擔這種風險義務。尤其是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嚴峻形勢下,用人單位本身應該被鼓勵去拋開一些不屬于自身過失責任的義務。因此,根據當前國情,關于經濟補償金的立法應該作出相應調整,明確用人單位無需對正常終止的勞動合同支付勞動經濟補償金。從這一點來看,大齡勞動者獲得良好的保障后,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內涵完善效果是比較值得肯定的。
(三)完善竟業限制補償
就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本身而言,竟業限制補償是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產生的影響力較為突出,各項工作的開展應堅持從長遠的角度來出發,對于不同的工作進行合理化的安排,從多個角度來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為將來工作進步,不斷的提供更多的指引,從而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上,能夠創造出較高的價值。比如說,相關立法可以規定用人單位在競業限制期間支付給勞動者經濟補償的最低數額或最低比例,如果在實際操作中用人單位支付的數額低于規定數額或比例,勞動者就毋須再遵守競業限制條款,可以自由擇業,并且對于用人單位已經支付的競業限制補償金,勞動者可以不予退還。而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如果可以將用人單位每年競業限制經濟補償的最低數額規定在勞動者合同終止前十二個月勞動報酬總和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對于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和平衡用人單位的經濟負擔與利益兩方面都是最為合適的。
(四)加強相關部門監督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完善過程中,除了要在上述的幾項工作中投入較多的努力,還必須對相關部門監督保持高度關注,這樣才能促使各項工作的進行,獲得較多的支持。例如,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完善手段,必須在最新的執行層面上,觀察一些典型城市的勞工權益轉變情況,通過明察暗訪的手段來完成,對于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完善效果,以及具體執行的反饋,都要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確保每一項工作的進行,能夠按照正確的路線和方法來操作,對于工作的綜合挑戰、解決等,都可以提供較多的指引。值得注意的是,在相關部門的監督過程中,對于某些犯錯誤的企業,必須樹立反面典型,并且在懲處力度上不斷提升。
總 結
對于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而言,完善工作的開展是持續性的內容,要堅持結合時代的需求,以及勞工群體的轉變來完成,針對不同的工作開展,按照正確的方法來應對。與此同時,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創新,還可以適當對國際上的標準做出借鑒,從而對于國內工作的不足,開展合理的彌補。
【參考文獻】
[1] 林志方.我國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完善路徑[J].現代經濟信息,2017(14):284.
[2] 扶廷鳳.我國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完善路徑[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5):7-8.
[3] 王學信.我國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完善[J].現代經濟信息,2013(10):287+289.
[4] 黨增民.淺談我國勞動經濟補償金制度的完善[J].科技資訊,2013(13):233.
[5] 郭鳳麗.略論我國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金制度之完善[J].理論導刊,2012(08):88-90.
[6] 齊愛華.試析我國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制度的不足及完善[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3(03):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