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瑩 周民鋒 朱月芳 徐恒省 孫欣陽



摘? 要:目的:建立廢氣中6種丙烯酸酯類的氣相色譜法的測定方法。結果:6種丙烯酸酯類在0.5~20mg/k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均大于0.995,方法檢出限為0.6~2.0μg/m3。各組分平均空白加標回收率范圍為87.8%~127%,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為3.0%~7.3%(n=6)。結論:該方法樣品處理簡單,精密度與準確度高,檢出限低,抗干擾。
關鍵詞:丙烯酸酯類;氣相色譜法;環境空氣
中圖分類號 X832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23-0112-03
Abstact:Object:Desorption 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to determination of acrylic esters in waste air was developed.Result:Six compounds show good Linear regression in range from 0.5 to 20mg/kg. Method:Detection Limit ranged from 0.6~2.0μg·m 3.The recovery rate of spiked sample ranges from 87.8% to 127% and RSD is 3.0~7.3%(n=6). Conclusion. The proposed method is of good accuracy,high repeatability,precision and Less interferences from impurities,which is benefit for expanding.
Key words:Acrylic esters;Gas chromatography;Waste air
丙烯酸酯類一般為無色透明液體,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主要用作有機中間體及合成高分子的單體。丙烯酸酯類物質一般具有易揮發性,有特殊性氣味(或臭味)等特點,近年來廣泛應用于樹脂、涂料、膠黏劑、紡織和纖維、造紙、塑料、皮革和橡膠等諸多領域。由于其使用廣泛,且具有一定的惡臭性質和毒性,環境中丙烯酸酯類的污染日益受到重視,其中,丙烯酸甲酯屬于全身性毒物,并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丙烯酸乙酯被國際腫瘤研究機構定為2B類致癌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空氣中能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臭氧[1,2]。因此,制定環境空氣和廢氣中的丙烯酸酯類測定方法,準確測定其含量,為環境管理部門提供技術依據,對環境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近年來對丙烯酸酯類也有一些研究[3-5],但對廢氣中丙烯酸酯類化合物的研究較少,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活性炭吸附-溶劑解析、氣相色譜法檢測。在實際監測中,由于廢氣中含水量較大,導致活性碳吸附效果降低,使丙烯酸酯類化合物的回收率較低。為此,本實驗建立了氣袋采集-直接進樣氣相色譜法測定廢氣中丙烯酸酯類化合物的方法,具有樣品處理簡單、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7890A):美國安捷倫公司;色譜柱:DB-624 60m-0.32mm*1.8μm;動態稀釋系統;真空箱;氣袋:聚氟乙烯(PVF)。
1.2 標準物質和試劑 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6種氣體標準使用高壓罐儲存的氣體標準,符合國家標準或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的標準且在有效期內使用。
1.3 樣品的采集與保存 將氣袋與采樣裝置相連,檢查采樣系統的氣密性,通過采樣裝置采集2L氣體左右。采樣結束后,取下氣袋,放入避光的容器內保存。按照實驗條件進行分析[6]。
1.4 氣相色譜條件 載氣:氮氣;載氣流速:2.6mL/min(恒流模式);柱溫:50℃(3min),10℃/min升溫到160℃(0min),15℃/min升溫到200℃保留5min;氣化室溫度:200℃;檢測器(FID)溫度:250℃;進樣方式:分流進樣;分流比:1∶1;氫氣流量:40mL/min;空氣流量:400mL/min;尾吹氣:氮氣,尾吹氣流量:30mL/min。進樣量:1.0μL。
2 結果與分析
2.1 色譜條件優化 針對丙烯酸酯類的分離,篩選了多種常見的色譜柱。使用中等極性DB-624柱時,6種丙烯酸酯類物質分離效果理想且峰型最佳,但是30m的DB-624柱不能與苯系物完全分離。故選擇DB-624(60m×0.32mm×1.8μm)為測定的色譜柱。
2.2 氣袋的保存試驗 實驗室采用測定裝有10.0 μmol/mol標準氣的氣袋保存8h、16h和24h后的回收率,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1。樣品應在采樣后24h以內進行分析。
2.3 校準曲線的繪制 實驗室使用氣體稀釋系統配置了6個濃度水平的混合標準氣體系列:0.50、1.00、2.00、5.00、10.0和20.0μmol/mol。分別取1.0mL氣體注入氣相色譜,以目標化合物濃度(μmol/mol)為橫坐標,對應的響應值為縱坐標,繪制校準曲線。由表2可知,丙烯酸酯類各化合物的相關系數均大于0.995,線性良好。
2.4 精密度和準確度試驗 實驗室內分別對低、中和高3種濃度的空白加標樣品進行6次平行測定,考察方法精密度和準確度。實驗室內各組分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6.0%~7.3%、5.7%~6.3%和3.0%~5.3%;加標回收率分別為87.8%~127%、99%~103%和101%~106%(表3)。
2.5 檢出限和測定下限 制備7份加標量為0.500 μmol/mol的空氣加標樣品并進行分析。計算7次平行測定的標準偏差和方法檢出限。按公式MDL=t(n?1,0.99)×S計算檢出限。6種目標物的方法檢出限和測定下限見表4。
2.6 實際樣品的測定 某公司生產丙烯酸類樹脂,主要原材料中包含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尾氣經冷凝收集、堿洗和活性炭吸附后排放。在該公司采集了有組織廢氣進行分析,并進行加標,加標濃度為6.67μmol/mol,結果見表5。
3 結論
本實驗建立了氣袋采集-直接進樣氣相色譜法測定廢氣中丙烯酸酯類化合物的方法,可同時測定環境空氣中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6種丙烯酸酯化合物。經過精密度、回收率和檢出限測試,均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該檢測方法前處理簡單、精密度高、檢出限滿足環保部門監測管理需求,適合于環境監測部門對廢氣中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分析工作。
參考文獻
[1]顧海東,史永松.氣相色譜法測定大氣中的丙烯酸及其酯類化合物[J]. 化學分析計量,2002,11(1):28-29.
[2]周民鋒,朱月芳,秦宏兵等氣相色譜法測定環境空氣中的丙烯酸酯類[J].化學分析計量,2016,25(3):37-38.
[3]吳鵬,繆建洋.氣相色譜法同時測定空氣、廢氣中4中丙烯酸酯[J].化學分析計量,2006,15(3):57-58.
[4]劉峰磊,劉峰,王逸虹.大氣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氣相色譜法[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1996,8(2):24-25.
[5]王美飛,李陽,胡恩宇,等.氣相色譜法測定氣體樣品中丙烯酸甲酯[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5,27(3):56-58.
[6]HJ732-2014 固定污染源廢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 氣袋法[S].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