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艷華 武星君 權苑
【摘 要】目的:研究精神科護士遭受工作場所暴力與離職傾向性。方法:通過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三個市級精神病醫院遭受過工作場所暴力的護士164名將其設為觀察組,同時通過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未經歷工作場所暴力的護士164名將其設為對照組。經過一年的對比觀察,調查兩組離職傾向性。結果:在觀察組中,精神科護士因工作壓力大而離職的人數為31人,占總人數的18.9%;因不適應倒班制度而離職的人數為16人,占總人數的9.8%;因家庭原因離職的有7人,占總人數的4.3%,辭職人數為54人。在對照組中,精神科護士因工作壓力大而辭職的有7人,占總人數的4.3%;因倒班制度而辭職的人數有9人,占總人數5.5%;因家庭原因而辭職的有2人,占總人數的1.2%,辭職人數為18人。觀察組與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精神科護士遭受工作場所暴力與離職呈正相關,職場暴力會導致精神科護士更大的職場壓力。
【關鍵詞】 精神科護士;職場暴力;離職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050-01
近些年來,醫患矛盾不斷加劇,醫院工作場所發生暴力事件的情況也屢見不鮮。精神病患者需要護理人員投入更多的精力來照顧,當精神病患者照顧不周全時,往往容易引來患方對醫護人員的暴力沖突。當醫患矛盾發生時,而精神科護士首當其沖第一個會遭受到暴力攻擊,這些服務在醫療一線的護士門需要得到我們的關注與重視。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分析精神科護士遭受工作場所暴力與離職相關性,更好的給予精神科護士人文關懷,并提出一定的預防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三個市級精神病院遭受過工作場所暴力的護士164名將其設為觀察組,同時隨機選取未經歷工作場所暴力的護士164名將其設為對照組。分析對比兩組人員一年內的離職情況,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排出標準 納入標準:全日制中等醫學院校以上(含中專)的護理專業畢業生,有護士執業證書的注冊護士;日常工作中需要和患者直接接觸的精神科在職護士;從事精神科護理工作一年以上的護士;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則。
排除標準:調查期間非在崗的護士,包括事假、病假、產假、公休假、外出進修學習的護理人員;工作滿一年,有護士執業證書,但現從事的工作與精神科護理無關的護士,如抽調到行政職能科室的護士。
1.3 暴力的鑒定標準 我們將暴力行為劃分為以下幾個種類:1.口頭辱罵、威脅警告的言語暴力;2.推搡、拉拽、拍打、撕扯的輕微暴力行為;3.踢踹、重擊、捶打以及使用器械毆打的重度暴力行為。對精神科護士影響較大的為重暴力行為,因此本研究所指暴力為嚴重暴力,即輕微的言語暴力以外的暴力形式。
1.4 方法 隨機選取三個市級精神病院遭受過工作場所重暴力的護士164名將其設為觀察組,同時隨機選取未經歷工作場所暴力的護士164名將其設為對照組。然后以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兩組群體的家庭、背景、學歷、婚姻等狀況。了解經歷暴力或者未經歷暴力以后的離職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4.0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百分數表示,經X2檢驗,計量資料平均數±標準差表示,經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觀察組中,精神科護士因工作壓力大而離職的人數為31人,占總人數的18.9%;因不適應倒班制度而離職的人數為16人,占總人數的9.8%;因家庭原因離職的有7人,占總人數的4.3%,總的辭職人數為54人。在對照組中,精神科護士因工作壓力大而辭職的有7人,占總人數的4.3%;因倒班制度而辭職的人數有9人,占總人數5.5%;因家庭原因而辭職的有2人,占總人數的1.2%,總的辭職人數為18人。觀察組與對比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士離職情況及原因詳見下表。
從表格我們可以觀察出,經歷過工作場所重暴力的精神科護士要比未經歷過工作場所暴力的精神科護士離職率要高。此外,我們還可以發現,經歷過工作場所重暴力的精神科護士離職最大的理由是工作壓力過大,而工作場所暴力恰恰是導致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過大的根源。
3 結論
綜上所述,經歷過工作場所重暴力的精神科護士要比未經歷過工作場所暴力的精神科護士離職率要高,也說明遭受工作場所重暴力對離職具有很大影響。因為經過重暴力的精神科護士會對工作產生抵觸心理,感到委屈、氣憤、恐懼,導致工作熱情下降,影響到日常生活,不愿意繼續從事醫院護士的工作,有這種心理后,護士對現在的工作投入就越少,遇到不合理的要求多的患者可能缺乏耐心,不能很好的溝通,患者容易被激惹,從而引發暴力事件,形成惡性循環,導致離職率大幅提高。下面我們就如何減少精神科護士工作場所暴力提出以下應對策略。
首先,我們要提高精神科護士的服務意識,因為精神病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精神和行為方面跟普通患者不一樣,理解力也不同尋常,所以當護士面對患者時,要有更多的關心和同理,耐心解釋,忍讓回避,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尋求同事、領導、家屬的幫助,盡可能滿足患者合理的要求。精神科護士在于與患者溝通時盡量保持安全距離,留出緩沖的空間,行走時背部靠墻,以免背部受攻擊。
其次,院方要積極采取措施預防暴力事件的發生。院方可以對精神科護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加強暴力應對能力,增加保安人員和值班崗位,工作區域保持燈光明亮,病區安裝攝像頭等。同時院方要鼓勵員工上報暴力事件,安排專門的科室來處理員工的工作場所暴力,要維護員工的利益,公平處理。對遭受過暴力的護士要進行心理疏導,最大限度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和不良影響。
最后,社會媒體要有正確導向,倡導尊重醫護工作者,開展宣傳教育,倡導禮讓。同時政府也要針對工作暴力建立完善的立法,保護醫護人員的安全,同時才能保障患者的權益。
參考文獻
[1] 高靜,許冬梅,邵靜.精神科護士面對工作場所暴力的心境分析及心理調適[J].中國護理管理. 2017, 17 (3):301-306
[2] 侯明如,王曉娥,蔣菊芳.精神科護士遭受工作場所暴力體驗的現象學研究[J].上海護理. 2018 (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