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欣垚 黃學洙
【摘 要】目的:分析羅哌卡因局部麻醉在減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疼痛的臨床效果。方法:以延邊大學附屬醫院2016年12月到2018年7月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114例患者為主要對象,隨機分為兩組,57例/組。對照組不鎮痛,而觀察組用羅哌卡因局部麻醉,比較2組的鎮痛效果。結果:觀察組術后1~24h的疼痛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觀察組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結論:對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用羅哌卡因局部麻醉可獲得較好的鎮痛效果,術后恢復快,值得推廣。
【關鍵詞】 羅哌卡因;局部麻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疼痛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080-02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良性病變的主要方法,因其創傷性小、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特點在膽囊良性病變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手術畢竟會產生創傷,術后疼痛是無法完全避免的,羅哌卡因是一種新型的局部麻醉藥物,效能強、作用時間長,鎮痛效果顯著[1-2]。本研究旨在評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鎮痛中羅哌卡因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是2016年12月到2018年7月在延邊大學附屬醫院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114例患者,隨機分組,57例/組。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從22歲到76歲不等,平均為(45.16±2.32)歲。觀察組中包括33例男性患者和24例女性患者;年齡最大77歲,最小23歲,平均為(45.23±2.15)歲。經統計分析,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組有可比性。
所有研究對象均符合如下納入標準[3]:(1)均診斷為膽囊良性病變,接受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2)患者術前肝功能、血糖、凝血功能均正常;(3)無既往腹部手術史。在符合上述納入標準的同時,將具備如下特征的患者排除[4]:(1)合并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2)合并腹部惡性腫瘤。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不鎮痛,而觀察組在手術結束前,于腹壁切口處用1.0%羅哌卡因(揚子江藥業集團南京海陵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446,10ml:23.8mg)進行浸潤阻滯麻醉。
1.3 評價標準及觀察指標 運用視覺模擬量表(VAS)分別于術后1h、6h、12h、24h對2組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評分范圍為0~10分,得分越低則表示疼痛程度越輕。
統計兩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并對兩組的時間指標進行統計學處理。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分析處理中的數據均納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13.0中,計量和計數指標分別為平均數±標準差(x±s)、例數/百分率(n/%)的形式表示,檢驗方法分別為t和卡方,P<0.05,則表示組間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比較2組患者術后各時間點的疼痛評分 術后1h:觀察組為(1.35±0.52)分,對照組為(2.78±0.69)分,t=12.495,P=0.000<0.05,有顯著差異。
術后6h:觀察組為(2.21±0.74)分,對照組為(4.15±0.36)分,t=17.798,P=0.000<0.05,有顯著差異。
術后12h:觀察組為(2.56±0.77)分,對照組為(3.63±0.89)分,t=6.864,P=0.000<0.05,有顯著差異。
術后24h:觀察組為(1.67±0.47)分,對照組為(3.06±0.65)分,t=13.083,P=0.000<0.05,有顯著差異。
2.2 比較2組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 肛門排氣時間:觀察組為(22.13±2.05)h,對照組為(25.81±2.32)h,t=8.974,P=0.000<0.05,有顯著差異。
下床活動時間:觀察組為(8.23±1.17)h,對照組為(9.69±1.15)h,t=6.718,P=0.000<0.05,有顯著差異。
3 討論
雖然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良性病變的理想方法,但術后疼痛依然是影響患者康復的主要因素。羅哌卡因作為一種新型長效肌松藥,可通過穿透作用對胸神經根起到阻滯性作用,區域阻滯時間可達到2~6h,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加速局部麻醉藥物的吸收[5]。
本研究旨在評估用羅哌卡因局部麻醉與不鎮痛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疼痛防控中的作用,經研究發現,采用羅哌卡因局部麻醉可起到較好的鎮痛效果,患者術后1~24h的疼痛程度相對較輕。并且,用羅哌卡因局部麻醉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相對較短,這說明用羅哌卡因進行局部麻醉有利于患者術后身體的恢復,預后佳。本結果與以往報道結果相似[6],說明此次研究結果具備科學性和可信性。
綜上所述,采用羅哌卡因對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進行局部麻醉更有利于緩解患者術后的疼痛程度,同時有利于患者術后的身體恢復,肛門排氣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短,能夠減輕患者、家屬的壓力和負擔,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白潔,孟瑋,黃生輝.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不同濃度羅哌卡因腹橫肌平面阻滯鎮痛效果的隨機對照研究[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7,39(7):696-700.
[2] 高興旺.羅哌卡因聯合地塞米松腹腔內噴灑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疼痛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9):108-109.
[3] 劉樹旺,張麗芬,劉林森,等.羅哌卡因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術區不同位置鎮痛效果的研究[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7,22(6):440-443.
[4] 郭飛,宋杰.雙側腹橫肌平面羅哌卡因阻滯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術后呼吸功能和疼痛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6,42(13):1496-1498.
[5] 孫金春.應用羅哌卡因局部浸潤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鎮痛作用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7,7(9):239-241.
[6] 胡益挺,洪春英,方哲平,等.羅哌卡因局部浸潤法改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疼痛的臨床觀察[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6,28(6):51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