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紅
【摘 要】目的:觀察早期康復聯合中藥熏蒸對髖關節置換術后ADL的影響。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單獨進行早期康復訓練,觀察組聯合給予中藥熏蒸。結果:觀察組干預后Harris(86.49±1.23)分、ADL(90.65±1.45)分、并發癥發生率4.65%、住院時間(4.18±1.20)d、生活質量(92.58±1.77)分。對照組干預后Harris(70.52±2.85)分、ADL(78.49±2.44)分、并發癥發生率13.95%、住院時間(8.49±1.69)d、生活質量(80.52±2.50)分。結論:將早期康復聯合中藥熏蒸應用到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的干預過程中,能夠有效改善髖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早期康復;中藥熏蒸;髖關節置換術;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109-02
前言
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常伴有肢體功能障礙,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低。加強術后早期康復訓練,可有效促進病情康復,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有研究指出,在早期康復訓練的基礎上,聯合給予中藥熏蒸,可進一步促進病情康復。本文于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隨機選取86例作為樣本,闡述了早期康復訓練及中藥熏蒸的方法,并觀察了干預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性別:男/女=24/19,年齡(58.71±20.06)歲。對照組性別:男/女=25/18,年齡(58.87±20.13)歲。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單獨進行早期康復訓練,觀察組聯合給予中藥熏蒸:
1.2.1 早期康復訓練方法 (1)術后:髖關節置換術后,應輔助患者將髖關節外展10°-20°,屈曲10°-15°。可于患者膝關節下墊軟墊,將三角枕放置于兩腿間,確保體位能夠有效保持。(2)術后1d:術后1d,應幫助患者按摩雙下肢,10min/次,2h按摩1次。此外,還應輔助患者進行踝關節被動運動。(3)術后2d:在此階段,應協助患者進行肌肉等長收縮練習,5-10次/h。(4)術后3d:在此階段,應輔助患者進行坐位水平轉移訓練。向患肢移動的過程中,應囑患者首先移動患肢,繼而利用雙手支撐病床,移動臀部與健肢。當患者能夠自行坐起時,應將患者床頭抬高30°,逐漸協助患者下床行走,逐漸增加行走時間與距離,使患者的下肢功能得以盡快恢復。(5)日常生活訓練:當患者可自行行走時,應指導患者自行如廁、穿衣、上下樓梯,增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1.2.2 中藥熏蒸方法 術后,應每日采用活血通絡方熏蒸患側髖部,促進病情康復。活血通絡方方劑由紅花10g、當歸10g、透骨草20g、牛膝15g、伸筋草20g等構成。上述藥物需置入熱水中,以40℃的溫度予以熏蒸,30min/次,1次/d,促進病情康復。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處理數據,計數與計量資料分別采用x2及t檢驗,p<0.05視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髖關節功能與ADL評分 觀察組干預后Harris(86.49±1.23)分、ADL(90.65±1.45)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預后情況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4.65%、住院時間(4.18±1.20)d、生活質量(92.58±1.77)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疼痛往往較為嚴重,且下肢活動受限[1]。在此期間,如未對患者予以干預,患者極容易因長期臥床而發生壓瘡或下肢深靜脈血栓,影響患者的預后。術后早期,從按摩、被動運動、坐位訓練、行走訓練等方面,加強對患者的康復訓練,能夠有效改善關節活動度,預防壓瘡等并發癥。且能夠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促進下肢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2]。本文研究發現,采用常規方法干預后,本組患者Harris(70.52±2.85)分、ADL(78.49±2.44)分。與干預前相比,髖關節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明顯提高。進一步觀察發現,本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13.95%、住院時間(8.49±1.69)d、生活質量(80.52±2.50)分。中藥熏蒸為中醫干預方法的一種,要求將中藥置入熱水中,將水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對人體局部皮膚進行熏蒸。將其應用到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的干預過程中,能夠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緩解痙攣,消腫止痛,清熱涼血,進一步促進病情康復。本文研究發現,將早期康復聯合中藥熏蒸應用到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干預過程中后,本組患者Harris(86.49±1.23)分、ADL(90.65±1.45)分。與單獨進行康復訓練相比,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升幅度更大。進一步觀察發現,本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4.65%、住院時間(4.18±1.20)d、生活質量(92.58±1.77)分。與單獨進行康復訓練相比,優勢顯著。
綜上所述,將早期康復聯合中藥熏蒸應用到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的干預過程中,能夠有效改善髖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園園,陳曉青,柏赟.穴位貼敷配合中醫定向透藥在預防髖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應用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8,27(09):1603-1605.
[2] 王瑩,李春敏.中醫辨證施護結合西醫常規護理在股骨頭壞死患者行髖關節置換術后中的應用[J].四川中醫,2018,36(03):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