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梅 江雪梅
【摘 要】目的:貫徹落實國家衛計委頒布的《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大綱(試行)》及重慶市衛計委出臺的《重慶市護士規范化培訓工作實施方案(試行)》以及我院制定的《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的管理辦法》。方法:根據科室實際情況,制定科室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的流程和實施措施。結果:通過對120名新入護理人員的規范化培訓,大部分達到了培訓要求。結論:新入護理人員的規范化培訓有利于臨床一線對護理人員的需求,但在培訓的過程中有提高和改善的地方
【關鍵詞】 新入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方案與考核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128-01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和護理理念的不斷更新,人們對護理人員的服務能力、技術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新護士規培化培訓是全國衛生技術人員規范化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護理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1-2]。2016年2月,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頒布了《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大綱(試行)》,明確規定了新入職護士的培訓目標、培訓對象、培訓方法、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及要求等七大部分[3]。在這以前,重慶市衛計委出臺了《重慶市護士規范化培訓工作實施方案(試行)》,《重慶市護士規范化培訓標準》。2014年,我們醫院就開始了護理人員的規范化培訓,也制定了《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的管理辦法》。我所在的胃腸外科,作為臨床一線的傳統大科室,收治病人針對常見普通外科疾病,每年都有3-5輪各批次的規范化護士入科輪轉培訓。在國家衛計委大綱的指導下,在醫院管理辦法的框架下,我們根據科室的實際情況,設計了符合我們胃腸外科護士規范化培訓平臺并實施,現將經驗分享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胃腸外科在這4年來先后培養了規范化培訓護士120余人,其中本科規培10人,??埔幣?10人,全部為女生。
1.1 成立病房規培帶教小組 在醫院護理部規培辦法的框架下,我們科室護理小組成立了以護士長負責制的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小組,組長為有充分帶教經驗的護理人員承擔,組員有科室的主管護師,高年資護師,以上人員均需經過科室規培老師的崗位競聘方可擔任。科室其他的護理人員協助完成規培指導工作。
1.2 制定病房規培帶教計劃 根據每一輪規培學員的學歷、輪轉科室、規培年級的不同制定了病房大的規培計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又根據規培護士個體的實際情況、個人接受度的不同,制定了個性化的規培帶教方案。規培護士入科,分階段培訓。
1.2.1 組長統一培訓 學員新輪轉入科,先跟隨規培帶教組長上1-2周的白班,由帶教組長負責或指定老師進行科室的情況介紹、??评碚摵蛯?萍寄艿呐嘤枴?/p>
1.2.2 老師分開帶教 完成1-2周的統一培訓后,組長將所有學員分配給有帶教資格的帶教老師進行帶教。包括理論、操作、中夜班值班。同時我們使用了一對一的帶教模式與交叉帶教模式相結合。
1.2.3 一對一帶教模式 組長統一指導后,學員分散給各帶教老師,學員在科室的整個培訓,都由該老師負責到底。由護士長、教學組長和該帶教老師根據夜班準入考核情況決定是否能夠獨立承擔工作。
1.2.3 交叉帶教模式 組長統一指導后,學員分給各帶教老師,跟隨A帶教老師上一周班后,再跟隨B老師上1周班(包括中夜班),輪流交換兩次。再由護士長、教學組長和A、B帶教老師根據夜班準入考核情況決定是否能夠獨立承擔工作。
1.3 制定專科理論培訓計劃 在過程中檢查了解學員對理論及操作的掌握情況
1.3.1 科室統一完成的授課計劃 在入科的第1周,針對胃腸外科的常見疾病及其護理理論、常見的護理技術操作等,由有規培帶教資格的老師進行理論上的統一培訓,并反復強調實踐中的重點,加深學員的認識及加固學員理論基礎。
1.3.2 學員個人完成的理論學習 除了科室統一的授課計劃外,會安排學員自學相關專科理論知識并由帶教老師抽查自學情況,尤其是在規培的過程中,針對某一學員的具體情況,要求必須完成的理論學習,強化理論指導。
1.4 制定專科技能培訓計劃:
1.4.1 了解各新入規培學員對常見的護理技術操作的掌握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救培訓
1.4.2 ??萍寄艿呐嘤?針對胃腸外科專科護理技能的培訓,比如:造口定位、造口護理、坐浴方法、PICC和CVC護理、腸道準備的方法、動脈血氣標本的采集等。
1.5 出科與考核 書面理論考試與實際技能考核相結合,平時的理論抽問,操作抽查,3-4周后的夜班準入考試及學員出科時的階段結束考試。同時,在出科考核時,有專門針對學員與老師之間的座談會,旨在了解學員的意見建議,老師們也提出自己的看法。由規培帶教組長組織完成,護士長參與。
2 結果
從經過我科規培的120名學員現狀來看,大部分學員規培期間經過最初3-4周的培訓,在老師指導下能承擔科室各個班次的工作。只有兩名學員經過科室的培訓直至結束,考核沒有過關,不能夠獨自承擔科室護理工作。同時對于規培學員的帶教模式,也存在不同的觀點。
2.1 一對一帶教模式 帶教老師從一開始就負責學員的指導,對學員的情況了解,對學員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比較清楚。在對學員的指導上,能夠做到循序漸進、計劃跟進,在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上有好處。但是存在有可能老師自身在某些方面不足而無法彌補或改善的缺陷。
2.2 交叉帶教模式 就是兩個老師一起完成一個學員的帶教。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在帶教中其他老師沒有注意到的知識點可能經過交叉帶教,互相彌補不足,拓寬學員的知識面,改善護患溝通技巧和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它的缺點是老師們對學員的情況不清楚,一周一換,帶教老師互相認為其他老師也有責任,有依賴他人的嫌疑。在對學員知識的指導上,也沒有計劃性與連續性。
2.3 兩種帶教模式的結合 先由A老師帶教2周,再由B老師帶教2周,對每位老師需要完成的計劃事先進行規定。既做到了計劃性、又能夠相互彌補,同時還能增強團隊協作能力,提高臨床思維能力,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3 討論
3.1 制定計劃 在規培護理人員新入科時,制定統一的規培教學計劃。同時根據在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個人計劃。
3.2 注重??评碚?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人員早就不是只完成打針輸液的機器,需要對病人的身心進行綜合的統一的護理,因此每一輪新進學員的??评碚撆嘤柋仨毬涞綄嵦?,也讓學員更好的將理論運用于實踐。
3.3 綜合運用帶教模式 運用一對一帶教模式和交叉帶教模式相結合,彌補教學中的不足。
3.4 考核 重視規培過程中的考核而不僅是在階段規培結束時的考試,隨時了解學員學習動態,抓住薄弱環節實時補足。只有這樣,才能在學員規培結束的考核中達到要求,達到學員和科室雙贏的目的,也才能培養出符合要求的護理人員。
4 小結
護士規范化培訓立足于新畢業護士成長的基礎性階段,貫穿護士職業發展全過程,是促進新護士職業道德形成、培養臨床思維方式、規范并提高護理實踐能力的重要過程[4]。國家關于護理人員的規范化培訓計劃已經頒布幾年,作為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政策的執行者,我們科室的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工作得到了護理部及學員的肯定和好評,但是在很多方面還做的不夠,亟待改善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李小衛,王志穩,李淑迦,等。我國新畢業護士培訓的現狀及思考[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7):487-489。
[2] 姜小鷹,劉敦。臨床護士規范化培訓現狀與需求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50-52。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大綱(試行)[S]。2016.
[4] 王欣然,李淑迦,陳嬿,等。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癥狀護理課程開發與實施[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2):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