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祺
目前,我國的經濟處于騰飛的狀態(tài),社會發(fā)展迅速,建筑業(yè)也隨之不斷發(fā)展。建筑工程的質量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有些質量達不到標準的建筑工程甚至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建筑工程一定要擁有一套適合自身的高效的質量管理系統(tǒng),以及科學的管理方法,以提高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怎樣提高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對于建設者們來說一直是一個難題。為了能讓土建項目更好的服務于我國現代化建設,同時加入騰飛的經濟發(fā)展。下文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無論什么建設與施工,它的安全性一定不能忽視。同時,建筑結構的安全性也是衡量土建結構工程質量的一個標尺和指標。所以,建筑工程結構的安全十分重要。如果建筑工程質量達到安全標準,整個建筑工程在期限內都可以安全的使用,這也是所有建筑工程質量必須達到的標準。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從一定的角度來說,結構安全與施工水準、結構正確使用、結構設計規(guī)范等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對結構進行針對性的設計,結構的安全性在結構承載能力的安全性、結構整體的牢固性與結構耐久性等幾方面表現出來。目前我國建筑行業(yè)對于結構設計規(guī)范這方面的研究相對來說還是不太多。
規(guī)范規(guī)定結構承受的荷載和規(guī)定規(guī)范的荷載分項系數與材料強度分項系數的大小是構件承載力影響建筑工程結構安全主要兩個方面。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這些所涉及到的用量值系數,都體現結構構件在已經存在荷載作用下所承受大安全度,在設計的時候把這些數據叫做安全系數。于此同時,也體現出了安全儲備的必要性,這些數據應用于設計方法應用中,叫做分項系數。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確定可靠性指標。當安全系數與分項系數越大,就表明安全度越高;反之,則越小。
在建筑建造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建筑結構構件承載力的問題。但是,建筑的整體結構還要將牢固性包含在內,如果這樣的話就算在某一個地點發(fā)生變動,同時也不會對整個建筑結構的整體牢固性造成影響。可以將結構良好的延性作為結構整體牢固性的評判依據,同時也是建筑工程抵御地震、爆炸等災害荷載災難結局所必要的條件,有助于災害損失的減小。
無論什么建設與施工,其安全性總是不容忽視。建筑結構的安全性更是衡量土建結構工程質量的一個標尺和指標。在項目施工的過程中,要特別留意的是各種結構的負荷情況。在一般的情況下,負荷結構都會成為建筑施工施工的重要內容,但往往耐久性占得比重就太少。當鋼筋混凝土受到腐蝕的情況時,會對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造成嚴重的影響,隨之而來的是它的承載力也會慢慢變差。所以,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要高度的重視并及時做出措施。
目前,混凝土是我國大部分土構建筑的原材料,但是混凝土耐久性并不是那么理想。這種情況不單單發(fā)生在我國,然而在我國發(fā)生的現象卻尤為突出。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我國的建筑工程隨之日漸發(fā)展壯大。一直以來,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是令工程師最頭痛的問題,隨著建筑工程的日漸發(fā)展,各部門已經被混凝土的耐久性問題引起了高度重視。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熏陶,在人們心中依舊覺得混凝土是耐久性較好的材料。直到20世紀,在國外對建筑結構的研究上,就發(fā)現原來建造的工程在經歷一些環(huán)境原因之后會提前受到破壞。很多西方國家在研究過程中都發(fā)現許多建筑在竣工后的20~30年,建筑的基礎設施往往質量變差。目前,建筑工程耐久性的問題已經在我國建筑行業(yè)中獲得高度的重視。但是,在一些工程發(fā)現事故的時候,一些建筑工程并不吸收教訓,依舊按照原來的方式進行施工,并沒有應用防治凍融和鹽害的措施。這些看似很小的因素往往會對建筑工程造成大影響,所以建筑工程務必要采取相應的措施。
耐久性,使用壽命,修理、使用階段的檢測與維護三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工程建設完成和使用的時期中,要經常對建筑工程結構進行檢測與維護,以確保建筑工程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使用期間務必進行定期的檢查,有些工程發(fā)生倒塌現象,這和使用期間的定期檢查有著很大的關系。在國外,對結構損壞的建筑物已經采取強制性的定期檢查,甚至包括建筑物的玻璃幕墻,外墻面磚等建筑架構,以避免引發(fā)事故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威脅。我國在建筑工程結構方面有設計規(guī)范與施工規(guī)范等相應的要求。建筑工程結構方面以避免發(fā)生意外情況,要確保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同時還要進行對建筑工程的定期檢查,甚至可以采取強制性法律來確保定期檢查的實行。以確保在工程實施的過程中,將發(fā)生結構安全質量的意外的概率壓縮到最小。最重要的是,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還是要以預防為主,對個別檢測出來的問題進行有效治理。
土建結構工程具有很強的變化,不同的土建結構項目具有不同的特點,所以說土建結構過程的施工不單單是一個簡單重復的施工過程。但是不管項目發(fā)生什樣的變化,技術達到一定的掌握程度,這些都不會成為難題。
現如今,我國的結構項目設計方案和技術的創(chuàng)新上還有一定的不足,這也是和其他國家的最大差距。這和我國慣用的“規(guī)范加計算”有很大的關系,建筑工程師認為“規(guī)范加計算”就是結構設計。很難發(fā)現靈活運用建筑標準和規(guī)范的案例,往往都是趨近于標準和規(guī)范。但是,有些條款或規(guī)定、標準由于建筑業(yè)的發(fā)展落后于當今的建筑業(yè),不能和目前的施工水平相平衡。這對于我國的土建工程結構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同時對我國工程管理人員提高自身水平與能力不利,也會造成與世界先進技術與理念越來越遠的后果。解決我國建筑工程結構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最基本的方法并不是使用技術規(guī)范的執(zhí)行來避免安全事故的產生。對于這種現象,務必要求每一個部門解決各自存在的問題。目前,有一些部門已經采取了行動,他們將建筑結構設計規(guī)范中的一些文段挑選出來,作為強制性完成的條例來進行設計。當設計部門完成項目設計之后,還需要相關的部門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核查。如若在工程的施工中,有過分看重規(guī)范和標準的現象,卻沒有建立健全與執(zhí)行相互配套的標準體系,這種現象會出現問題。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僅僅將設計中涉及的強制性條例作為標準較為輕松。
施工企業(yè)的管理不佳,操作人員水平達不到技術的要求,以及政府職能部門的各項標準不規(guī)范、不完備都是造成我國工程事故的重要因素。然而,這些因素我們沒有辦法在短期內徹底處理。我們格外注重規(guī)范與標準的重要性,但目前沒有與之相應的標準,這會加重企業(yè)的質量目標,還會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職能部門的混亂。因此,有必要制定一系列條款劃分職責,明確標準與規(guī)范,這樣才能有秩序的將施工方、建設方、職能部門以及普通居民高效的結合在一起。
文章對于土建工程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進行了探討,還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總的來說,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越來越重要。隨著建筑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我們要在工程結構設計的過程中進行創(chuàng)新,加強企業(yè)施工的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所以,在工程進行的過程中要考慮周全,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